首页 > 女生小说 > 造反,从忠臣开始 > 第 32 章

第 32 章(1/2)

目录

第32章

秦琬先前其实有过请建元帝在高阳郡免税一年的打算,但那时她想的是按照此时的惯例,只免去田税,余下的赋役杂税照旧缴纳。

说她圣母也好天真也好,目睹了霍关百姓突逢战火之后的惨状,她自然不满足于只免去田税,最好连带着口赋与杂税也一同免去,但这样以来操作难度便直线上升。

她的第一反应是找窦显商议,但在此之前,她得先把这一季的麦子收上来,再将大豆的种植布置下去。

去年她从贾氏手里得来了半座铁矿出产的铁矿石,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,煤矿上的炼焦炉建成后,她给贾氏提供了不少次品炭,委托贾氏替她锻造农具。

即使是次品炭,那也是炼焦产生的次品炭,比之贾氏先前冶铁时使用的木炭好上许多。

炉温提高对于铁制品的质量影响显而易见,秦琬今年发到百姓手中的农具上的铁,其质量已经接近了钢,比之先前沉重且易卷曲的铁来说,耐用程度上升了一大截。

在秦琬委托贾氏锻造的农具里,有一种造型相对奇特,是一个单侧开刃的薄长条,如果不是厚度不对,贾氏甚至以为高阳郡主要私下锻造兵器。

出于某种担忧,贾樘特意跑来高阳,准备看看这种农具的用途,然后他就看到百姓手里那个加装了开刃铁条的簸箕。

“此物名为掠,收麦的效率比镰刀高,还不费腰。”

负责接待贾樘的是窦显,他从秦琬与郑平处学了不少新东西,此时说起农事也头头是道。

“健妇使掠,收麦的速度比男子用镰还快,一日便可收三亩,最适合用于抢收。”

贾樘看着地里的妇人挥掠,只一下便割倒一大片麦子,而后将麦子倒在地旁,家中半大的儿女将麦子抱上车,没一会便高高堆起,不觉有些意动。

掠的结构简单,最值钱就是上边的刀片,高阳郡主既然将其教给高阳县的百姓,想必不介意别人学走,但贾樘还是询问过窦显后才带走一个掠作为样本。

百姓们用掠来收麦,是为了提高效率。秦琬则反其道而行之,为了确保不浪费一粒麦子,她采用了更细致的镰刀,反正坞中人多,不用担心收不完。

郑平与几个副手分散在实验田各处,分散记录着每亩地的产量,虽然坞中百姓知道高阳郡主不靠这点田地养他们,但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麦子,不免也关心起最后的结果来。

“我觉着至少要高五成。”

因为年纪大被安排到一边看孩子的老农伸出五根手指,引来一阵惊呼。

“这还不止,我瞧着郡主这麦子极好养。那边种在高处的麦子,既没有施底肥,也没有追肥,除了除草,连水都没浇过,竟也能照常结穗,只是比外边那些精心伺弄的麦穗小了点。”

老农说得是秦琬特意设下的模拟干旱条件下生长状况的实验组。

当然,这里的干旱不是指旱灾,毕竟旱灾时连草都能枯死,更不要说粮食,秦琬模拟的是因为各种人为因素,导致无法为庄稼浇水,继而使土壤墒情不合格的情况。

这也是这个时代农民经常面临的困境。

虽然各国都默认秋收后才是打仗的时间,但总有那么些人挑着农作物的生长期进攻敌国,干扰敌国的粮食生产,人为在敌国内部制造饥荒,使其无法休养生息,从而保持自身的国力优势。

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小麦分开脱粒清理晾晒后,秦琬得到了最终的结果。

“两斛!”

郑平激动地报出一个数字,不施肥不浇水的情况下,居然还能有下田的产量,这简直是神迹!

而隔壁正常施肥浇水的对照组也陆续出了结果。

“八斛!”

“十斛!”

“九斛半!”

“十一斛!”

随着一个个数字被大声报出,一路看着麦子成熟的百姓又哭又笑,连特意回来看秋收的张明月也忍不住揉了揉眼睛。

“若是当年……我何至于被卖给豪强为奴。”

秦琬瞧见这一幕,悄悄给张明月的小女儿打了个手势,女孩十分机灵地凑过去给母亲擦眼泪,秦琬掏出一个装订十分眼熟的册子交给郑平,叮嘱他:“这批麦子不要磨,我要用它选种。收麦十日后种黍,如今日子也近了,伯安先紧着地里,将这批麦子的记录送到我那里,我先替你梳理一遍,你等到黍种下之后再来寻我,我有事同你商议。”

郑平接过一看,各类常见农作物的选种育种,内部还绘有异常精美的图画,内部字体横细竖粗、方正严谨,不像是手写的,倒像是刻出来的。

他忍不住看向秦琬,殿下您以前还会拿个抄本来糊弄人,现在干脆连遮掩都不遮掩了吗?

秦琬拍拍郑平手臂:“从前我初来乍到,难免心有防备。到了今日,我难道还信不过自己的手足吗?”

这都是领导对你的器重啊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