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造反,从忠臣开始 > 第 43 章

第 43 章(1/2)

目录

第43章

秦琬将“臣”字咬得格外重。

建元帝终于注意到了秦琬一直以来的自称,她私下或以名自称,或以“我”自称,给他的奏书辞表更是一成不变得用“臣清河郡主琬”开头,从来没听她用“妾”、“奴”一类的词句来代指自己。

他原以为是秦琬年纪小不清楚礼制,身边又都是男子,才有样学样,现在看来,她哪是不懂,分明是太懂!

秦琬在顺着他预设的路线走,有些许偏离但无碍大局,建元帝反而高兴不起来,他语气复杂:“朕时常觉得,你该是个男子才对。”

“矢志报国亦非男子事。”秦琬从容道,“臣以为天生男女,譬如阴阳,并无贵贱之别。”

建元帝反驳她:“但有职所之分。”

谁家的男女分工不同是男尊女卑啊?

秦琬心中不快,却并未表露出来,而是换了个角度:“女子亦需服役缴税。”她擡头看向建元帝,“陛下为万民君父,既然受子女奉养,便不该偏私才是。”

自董生提出君权神授,君主逐渐神圣化,在伦常中与君主处在同一生态位的父权也同样加强,忠与孝不再需要前提,既然忠孝不需要前提,那么父母与君主的责任自然也变得模糊起来,只强调权力不强调责任,暗中顺应了皇帝强化君权的内在需求。

随着宋室多年的宣传,虽然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,这套理论却渐入人心。

而今经过多年战乱,君权神授的神话已然被打破,儒生却无法拿出新的理论来取代这一套过时的逻辑,也导致了如今思想混乱的局面,各类宗教纷纷趁虚而入。

秦琬则推翻了这套逻辑,借着父母说君主,强调君主对民众的责任,内里则杂糅了社会契约论,将君权天授改为君权民授。

建元帝从小耳濡目染,敏锐地意识到了秦琬这话的底层逻辑,且瞬间想到了此举的利弊,若依此法,岂不是人人都有借口推翻皇帝?

除此之外,他还想到了另一层,他打着诛杀暴君的名义登基,本已经得罪了高祖一脉的宗亲,而后又借着太后的名义赐死了并无过错的清河王,宗室内部对他的不满越发强烈,如果秦琬说的这一套真能行,他亦能摆脱以臣弑君的污名,并借此稳固皇位。

如此明显的利弊,即使他一向喜欢听取不同意见,以达到兼采各家所长的目的,也不免有些沉默,周围的侍臣更是捏了一把汗,高阳郡主怎么什么都敢说?就算陛下脾气好,也不代表听了高阳郡主这近乎倒反天罡的话不会生气啊!

石常侍在建元帝身后拼命向秦琬使眼色,秦琬摸清了建元帝重视名声的性子,她打量着建元帝的神色,劝他:“陛下天纵之资,若仍尊奉旧儒礼制,来日饮马江湖,见了宋帝,难道还要称臣不成?”

被秦琬隐晦地捧了一下,屋中凝滞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,建元帝放松身体,倚在凭几上轻斥道:“你倒是敢想。”

周国现在连张定都吃不下,秦琬居然已经在考虑吞并宋国,也不知道是真有成算还是狂妄自大。

暗含审视与思量的目光停在秦琬身上,要不要用一个遮羞布一样的天命外衣来换取对宋国的法理优势,这确实是个难题。

案上的博山炉散尽最后一缕烟,建元帝终于下定决心。

“你们先出去,我与高阳郡主有要事商谈,莫要让人来打搅。”

石常侍担忧地看了秦琬一眼,垂首退到门外,随着最后一丝光线被挡住,屋中陷入一片昏沉,秦琬起身自箱中取出一根蜡烛点上。

建元帝看着秦琬手中的蜡烛,又是个没见过的新鲜玩意,突然道:“自你那次病重醒来,便如同换了一个人。”

“生死关头走了一遭,想起了一些事罢了。”秦琬将蜡烛固定在烛台上,行动自若不见丝毫异色,“不知叔父还要问我什么?佛奴如今脾气越来越大,到了晚间见不到人便要闹,早些问完,我还要陪佛奴用晚膳。”

建元帝嗯了一声,也不知信了还是没信:“你应当知道,百姓皆以宋室为正朔,即使勉强从我,也不过是迫于兵势,若我一朝显露颓势,他们便会弃我而去。故而高祖初入邵西时便受宋帝册封,以收拢人心,来日我若对上宋国,若只争一城一地还好,若要倾力灭国,只怕连宗室之中都会有人反对。”

“民者,万世之本也[1],叔父以为,何为民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