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造反,从忠臣开始 > 第 46 章

第 46 章(2/2)

目录

“当真是祥瑞。”薛族长长叹一声,合上盖子对贾谧道,“高阳郡主特意让你来,想必不单单是提醒我们防患于未然吧?”

成了!

贾谧心中一喜,脸上便不自觉地带出来了一点,薛族长无奈地提醒他:“喜怒不形色,难怪高阳郡主只让你做一治书。”

“蝗灾一事,不是谶纬?”薛族长再次向他确认。

贾谧:“历来只有编造谶纬给自己揽好处的,哪有编造谶纬往外送钱的。”

薛族长沉吟不语,片刻后道:“我带你往柳家走一趟,蝗灾一事莫要轻易宣之于口,可不是人人都同我一样不敬天地神灵。”

时人对于蝗虫的态度从名字里就能看出来,蝗者,虫中之皇,让人既恨且畏,又因其上天降罚于百姓而警示君主需施以德政的神秘色彩,使百姓面对蝗虫时,甚至生不出来反抗的心思,唯有设坛祭祀蝗神,试图获得神明的垂怜[2]。

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,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,薛族长不会试图挑战,秦琬却不介意借此机会透出点风声,给皇权祛魅。

瀛水水位下降导致的蝗虫滋生遍布上下游,虽然下游晋王治下瀛水下切严重,并未如中上游的冲积平原一样有大块河床裸露在外,但为防不测,秦琬还是通知了晋王。

至于朝廷,她在那日密谈时已经向建元帝汇报过了,建元帝特意给她留了一封便宜行事的手诏,余下的官僚却不必让他们知道了,她自己先斩后奏至多需要劝服僚属与国中百姓,要是拿到朝堂上讨论,吵到明年也吵不出结果。

晋王显然也是这个意思,并不打算惊动朝廷,他知道秦琬不会无的放矢,但朝中总有人不信,况且此时应对蝗灾的手段全部都是事后补救,现在朝廷府库空虚,事后的应对也难尽人意,哪里比得上辛归有理有据的逐步预防法。

一方只会拖后腿,一方反而能提供助力,选择哪边不是显而易见的是吗?

虽然得了自己治下春蝗不会严重的推测,但晋王还是从秦琬处要来了新的豆种,预备将明年开春后军屯的粟换成豆,反正豆也是人马都能吃,马比人还要更需要豆,如果秦琬的豆种真有那么高产,往后一直种豆也不是不行。

晋王正在筹谋春耕,秦琬却顶着刺骨的寒风,立在了河道边上,今年冬天确如她担忧的那样是个暖冬,只入冬时下了一场雪便在没有降雪。

但暖冬也是冬,地面冻得结结实实,为了挖掘虫卵,秦琬征调了贾氏的部曲,又发动郡中百姓轮班做工,为了取暖,沿着河岸设了暖棚,半个时辰换一次班,暖棚中则备有姜茶驱寒。

守着煤矿,秦琬并不缺燃料,因此暖棚中的炭盆烧得格外旺,还在等着轮值的青壮围在炭火边上,或捧着热茶暖手闲谈,或抽空做些纳鞋底之类不需要太精细的女红,还有人捧着秦琬发下去的册子苦背。

“你说郡主这是要做什么?”一个年轻男子看着河滩上热火朝天的场景,问身边的亲戚。

此时已经开工了半月,滩涂上生长的芦苇杂草被尽数除去,而后按照焚烧稭秆的方法逐次焚烧,除去草中的虫卵,而后便是下死力了,按照垦田的方式,将地翻一遍,蝗虫产卵时产卵器能够深入地下10厘米,按照这个深度下锄再重新烧过一遍,足以杀死大部分虫卵。

在此过程中免不了有在草丛中搭巢的鸟雀和冬眠的蛇类被殃及无辜,但在秦琬借着炭火烤了几个鸟蛋和一条蛇之后,他们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再不觉得蛇类可怖。

“郡主自有郡主的道理,管那么多作甚。”

被他搭话的亲戚并不是很想搭理他,重重翻了下册子示意对方自己在学习,然而这人本就是看他在看册子才上前搭话,怎么会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冷脸就放弃。

他神神秘秘地凑近:“我听人说,郡主是为了治蝗。”

这在做工的青壮里不是什么新鲜消息。

但被他拉住的人却因为学习进度较慢,没赶上明年的免税,好在秦琬背册子免一年税的政策常年有效,他正想着冬天多学点,等到明年秋天通过了测试,便也能少交点税,因此错过了一大波八卦。

闻言半是惊讶半是惶恐地看向他:“这是哪来的谣言?”

“非是谣言,大伙都这么说。”

尚州历来多蝗灾,民间对蝗神有一套完整的祭祀流程,因此初听到他们掘地是灭杀蝗虫,那人的第一反应便是:“凡人岂可违逆天意?”

继而又探头看向不远处岸边练箭的高阳郡主,照旧活蹦乱跳的,没有半分要遭天谴的模样。

便缩回脑袋警告那人:“不要乱传些胡话,当心祸从口出。”

万一上天真有所感,降罪于高阳郡主怎么办?

小孩子本来就容易夭折,高阳郡主要是出了事,再来一个杨浦那样的官员他们可没处哭去。

那人浑不在意,甚至搓手露出了一个迷之微笑:“你没听过先前关于郡主的传闻吗?”

秦琬在高阳郡中的传闻有许多,或关于身世,或关于性情,前些时候永和县那场骇人听闻的公审也在百姓间悄然流传,有的是她主动散播出去的,有的则是百姓自己根据所见所闻编造的,但不论那种传言,在长久的传播中,都会流向百姓最熟悉的天人鬼神之说。

这人此时说的正是最初的传言,“郡主乃神鸟临凡,我们私下议论着,这蝗神虽然是神,却依旧是虫类。”

话到此处,已经不必在过多解释了。

鸟吃虫子,天经地义!

他还有证据:“若非天性难改,郡主怎么会如此熟悉蝗虫习性。”

有理有据,令人信服!

发现两人交头接耳,害怕有人趁机串联图谋不轨,特意赶来查看的云岁嘴角抽搐,把脑袋上的风帽往下压了压,只装作没听见,带着人悄然离去。

还真别说,鲜卑人不愧久居苦寒之地,这风帽冬日戴着正合宜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