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造反,从忠臣开始 > 第 48 章

第 48 章(1/2)

目录

第48章

燕国目前没什么反应。

正如西县侯忧心消息传递太慢发生变故所以加紧行军一样,同样的定律在燕国身上也有效。

高阳以有心算无心,等到平原与上源两郡弄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,瀛阳易主一事已经尘埃落定。

西县侯与梁华亲自坐镇瀛阳,保持足够威慑力的同时也并未继续向北方施压,因此两郡的部落除了最初的如临大敌,很快便恢复如常,继续争论起投燕亦或是投代的事。

“他们还没吵出来结果呢?”前来押送粮草的秦琬好奇地向西县侯打听。

“没呢。”

西县侯说起这个便有些无语,敌人这么废柴,总有种他们在对着空气输出的感觉,虽然狮子搏兔亦需全力,但架不住对方连兔子都不如啊。

“他们各推了一个盟主出来,我估摸着,怕是要打上一场才能决出结果。”

秦琬眼睛不觉瞪大,大敌当前先内斗,这什么奇葩?

西县侯看出秦琬的意思,笑着道:“要不怎么说晋王这样的宗亲难得呢?前头赵国最后一个皇帝,都被各方势力围在京城了,也得把自己侄儿杀了过把当皇帝的瘾。换到平原与上源二郡亦是如此,这两地的部落互相通婚多年,早已不便你我,此时争斗起来,必然是不死不休的下场。”

秦琬点头表示受教,难怪建元帝根本不在乎晋王的冷淡态度,原来这年头对宗亲的要求已经低到只要别随便造反就行了的地步吗?

这么一看,晋王虽然嘴上对建元帝骂骂咧咧,实际上建元帝交给他的事他却照办不误,竟然也称得上国之懿亲。

不过此时不是纠结时人道德观念的时候,关于晋王的想法只在秦琬脑子里打了个转便被丢到一旁。

她说得是另一件事:“有赖去年冬日发掘虫卵,今年的春蝗只是零星可见。然瀛阳世族暗中打探北方的消息,已经有草场被蝗虫啃噬一空,今年秋冬之交,必然要有大蝗起自两郡,叔父若不介意,我可将辛归借调到瀛阳一段时间。”

西县侯问:“就是那个在高阳主持灭蝗的辛大农?”

见秦琬颔首,西县侯喜不自胜:“这分明是求不来的好事,先前郑伯安亦是如此,大谷关的军屯多收了不少粮食,可惜全便宜了你。”

大谷关的驻军如今已经换成了秦琬麾下的士卒,夏收后粮食自然成了他们的军粮,但西县侯也不亏,这些时日她的粮草秦琬供给了大半,可比大谷关那点屯田收上来的粮食多多了。

知道西县侯对熟人开玩笑一向没顾忌,秦琬对此只是一笑而过:“北地蝗虫南下,瀛阳首当其冲,叔父务必小心应对。若是百姓惧怕天罚不敢捕蝗,叔父大可……”

秦琬正要说可以推到自己头上,却听西县侯接过话头:“我为瀛阳长官,上面又有州牧与陛下,天塌下来也有高个顶着。”

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董生天人之说,着实害人不浅。”

西县侯拍了拍秦琬肩膀,他修习老庄,并不认为天该是人格化的形象,因此从未接受蝗虫是天罚一说:“主上不仁本就是百姓遭殃,上天降罪天子,竟也是百姓受罚,未免太不讲理了些。”

秦琬很是赞同地点头,果然西县侯这样的才是正常人,“我听大兴传来的消息,今年邵西大部皆受旱情影响,陛下征发邵西各家豪强僮仆三万人开凿水渠,又驰山泽之禁,让百姓自入山泽求活。”

这类征调往往由豪强自掏腰包解决家中僮仆的吃饭问题,堪比抢钱的举动极易招致豪强的不满,与建元帝一开始对豪强拉一派打一派的态度并不相符,可见建元帝被窘迫的财政逼到了什么地步。

“朝廷府库空虚成这样,若是此番应对不当,只怕也难以从朝廷手中要来粮食贴补地方,三郡百姓的生计,可都担在叔父肩上。”

瀛阳是此番抗蝗的第一道防线,能诱杀多少蝗虫关系到高阳与晋王治下今年的收成,因此秦琬这话并不是故意给西县侯施加压力。

“晋王叔已经传信,若瀛阳百姓因为捕蝗耽误了农事,他可负担瀛阳上下,从现在至明年秋收之前所需的粮食。”

晋王财大气粗,秦琬治下虽然人口不丰比不得晋王粮食多,但靠着做生意从行商处赚来的粮帛也不少,拿出部分粮食接济瀛阳并不勉强。

“我虽比不得晋王叔,但有高阳百姓一口饭吃,便不会饿着瀛阳百姓。”

西县侯笑道:“有你与晋王这话,我再无忧虑之处。”

送走秦琬,瀛阳各处立刻在辛归的指导下布置起除蝗事宜。

除了在已经收获的麦田里轮种大豆保收,他们又于空地上立起草庐,预备着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将其诱入火中。

最重要的是,辛归指点着各县暂时截断了各处水渠,在干涸的水渠中撒上成熟的粟米一样能诱使蝗虫降落在水渠中,再利用翻车提前于高处蓄水,一旦蝗虫积攒到一定数量,便掘开拦水堤,将蓄好的水灌入水渠,便可将蝗虫活埋。

高阳郡虽然在瀛阳郡南侧,但同样做好了应对之策,县中百姓被秦琬发动起来编网,以网捕蝗同样是古人常用的手段,由于到达高阳的飞蝗必然是成虫,因而许多应对幼虫的方法并不能用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