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50 章(2/2)
“阿苏今年七岁。”知道秦琬不太可能让个半分农事都不通的孩子直接去辛归手下学艺,王琦只用韦苏开了个头便转而向秦琬推销自己的表兄,“我那表兄出身京兆韦氏,名建字建业,通习历朝宪章,是州郡有名的处士。”
处士就是有才德却隐居不仕的人。
鉴于此时世家之间互相给对方做脸面经营名声的潜规则,秦琬在这个韦建的真实水平后面打了个问号,但王琦了解她的脾气,自己也颇有才干,应当不至于看上什么歪瓜裂枣。
这些念头只瞬间便在脑海中过了一遍,秦琬笑着应下:“韦娘子要来我自然欢迎,只是辛大农公务繁忙,只怕没空带孩子,若是韦郎君不嫌弃,不妨在高阳住些日子,我也好带着韦娘子四处看看,若是韦娘子真在农事上有天赋,我倒可以请辛大农之女帮忙教导。”
“只是可惜,韦郎君有箕山之操,我若贸然登门,唯恐唐突君子。”秦琬朝王琦眨眨眼,露出一个暧昧的笑,“若是韦郎君有心出仕,您可一定要替我说几句好话。”
从秦琬处得了准话,王琦悬着的心彻底放下,虽然她有八成的把握秦琬不会反对此事,但秦琬一向重视佛奴,万一因为佛奴的缘故不许呢?再者,她们到底是亲眷,常住在一处,比起远在邵西的王虎还要亲近些,她这样的身份,再嫁是不可能了,若能得到亲朋的祝福,亦是好意头。
王琦笑道:“表兄性情温和,我还想着等他来了高阳,便请他给佛奴启蒙。”
“韦郎君精研律法,竟还会教导孩童?”秦琬惊讶道。
教孩子和教大人可不是一回事,何况韦建钻研的优势律法典章这样艰涩的内容,听起来与性情温和会带孩子并不搭边。
王琦颇有信心:“等建业来了你就知道了。”
秦琬夹起一块冻豆腐吹凉放到佛奴碗里,玩笑道:“那我便在高阳恭候韦郎君大驾。”
“对了。”
王琦刚把丸子放进碗里,突然想起最近时常来拜访她的冉明彻。
“张家最近是有什么事吗?怎么冉娘子时常往我这里递拜帖,来了又只是喝茶,问她话也吞吞吐吐,莫不是遇上了什么难事?”
秦琬被冻豆腐里吸得汤汁烫了一下,龇牙咧嘴地回复:“我改日让人问问。”
冉明彻出面举告张定叛国,本是有功之人,建元帝又没有株连的习惯,因此她的两个儿子都在西县侯亲军中,并不缺少立功的机会,勉强称得上前途光明,冉定光也担任了瀛阳郡都尉一职,家中的晚辈又分别与薛柳两家定亲,如今在瀛阳世族豪强之中颇有面子。
按理说应该没什么事需要冉明彻亲自出面求到她面前才是。
接到高阳郡主府送来的请帖,冉明彻恨不能掩面而走,她同长嫂陈姮道:“我如今算是彻底没脸了。”
陈姮恨铁不成钢地拍着她的手臂:“你如今都当祖母了!这看到美人就走不动道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了!当初你就被张定那张脸迷得五迷三道,他往家里纳妾你也纵着他,如今竟还是这样!”
“食色性也,妹妹这毛病怕是下辈子也改不了。”冉明彻起身给陈姮捶背,讨好道,“提那个晦气东西作甚,阿嫂快帮妹妹想想,我见了郡主到底要怎么说?这往日只见过青年才俊自荐求官,我一个老妇……”
冉明彻话音未落便被陈姮拍了一下,轻斥道:“老什么老,你才四十不到正值壮年,哪就不能求官了?你看周帝的宠臣王景穆,不也是三十好几才出仕,没道理你就不行了。”
陈姮说着又骂了几句张定:“要不是被那混人折腾得狠了,你哪会这么年轻就生出白发,你瞧瞧我。”陈姮指了指自己如云的乌发,“改日我给你个方子,保准不到半年就能把你养回来。届时行于路上,说不定还有年轻郎君到你车前示爱呢。”
冉明彻笑着推了下陈姮骂她老不正经,眉眼间却彻底舒缓开。
“阿嫂快帮我看看,到时我穿什么衣裳去见殿下。是不是该庄重些?还是往年轻处打扮?我瞧着殿下日常行动都穿胡服男装,我若也照着打扮会不会太刻意了?”
冉明彻说了半天不见陈姮回应,回头一看,却见陈姮倚在榻上,眉眼含笑地瞧着她,甚是慈祥。
见冉明彻回头看自己,陈姮不觉慨叹:“自从你出嫁,这都多少年没见你这幅样子,只看你如今高兴的样子,便不枉我当时说动郎君投向周国。”
“阿嫂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