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造反,从忠臣开始 > 第 66 章

第 66 章(1/2)

目录

第66章

贾谧与赵融不欢而散。

赵融出了营帐便到秦琬面前辞行,言语间尽是不满:“融敬佩殿下德行,方才勉强与贾治书一谈,却不想贾治书半分诚意也无。”

“贱婢安敢颠倒黑白!”

“玄深慎言!”

贾谧气得几乎要当场打人,但秦琬已经出言警告,他只能强压下火气,怒气冲冲向秦琬行礼告状:“这些贼人聚众谋叛,竟还要殿下入城亲自给他们发放户籍,臣焉能为了家人将殿下至于险地!如今赵氏兄妹聚乌合之众困守安平,臣请殿下莫要顾惜臣之家人,以除贼为先!”

“玄深……”

秦琬感动地握住贾谧手臂:“玄深的心意我已知晓,可我怎么忍心让玄深担上不孝的污名呢?”

说着不顾贾谧与窦显的阻拦,点头同意了赵融的条件:“入城主持放籍一事我允了,只是诸位要求的田产,不可能安置在安平县,地点也得按照我的法子来,我能保证,给你们的不是下田。”

赵融不满:“贾氏的田地俱是熟地,殿下将我等安置在他处,岂不是还要我等费力开荒?”

“那边按照安置流民的法子,前三年不收税。”秦琬爽快地给出了自己的条件。

赵融还要再争,秦琬语气微冷,“我已经让步至此,赵卿莫要贪得无厌。”

“殿下这是哪里的话。”赵融瞪了贾谧一眼,当即改口,“融只是为殿下不值罢了,贾氏事涉谋逆,殿下竟还要耗费国财保全贾氏,贾玄深这样的臣子……”

赵融不屑的哼笑一声,行礼告辞。

贾谧被赵融讥讽了一通,脸涨得通红:“此番本是臣父治家不严招来的祸事,高阳国中荒地亦非殿下所有,臣愿将家中田地献于殿下。”

秦琬似乎十分为难,犹豫了半晌才道:“玄深要给我,我是不能收的,但此番兴师动众,若是没有个交代,只怕将士不依。具体事宜便由玄深与吕将军商议吧。”

听到还有自己的事,吕直当即看向秦琬,见秦琬袖中露出文书一角,赫然是赵融狮子大开口提条件的文书。

他当即会意,附和道:“正是如此,近日军中流言纷纷,将士辛劳数日,既无军功也无所获,玄深若不出面替贾氏平息流言,只怕将来要难做。”

毕竟秦琬再怎么约束士卒,这些尽是高阳本地人的士卒想要给贾氏找点麻烦时,也只是从明目张胆变成偷偷摸摸的区别。

因此即使知道要大出血,贾谧也只能对秦琬表示感谢。

吕直拉着贾谧下去敲诈勒索去了,窦显在一旁看着,笑道:“殿下这样的手段,将来不会也要用到臣家中吧?”

“君明不舍得?”秦琬戏谑道,“上了我的贼船,现在才想起来后悔可晚了。”

“殿下这是什么话。”

窦显颇不赞同地看了秦琬一眼,秦琬知道他想问什么,直言不讳道:“如今正值用人之际,陛下不会将邵西豪强得罪狠了。至多就是在律法上将佃客也纳为民户,或许还会清查国中田亩,将按户收税改为按田亩收税。”

“这比之清查隐户又差在何处?”

不都是从豪强嘴里抢钱吗?

窦显倒不至于舍不得家财,何况窦氏的族产他又继承不到,而秦琬在高阳推行的签十年长契,将自己家侍奉的人固定下来,其实与从前相比也不差什么,只是相较于打死奴仆,打死良民的罪名会更重,但哪家家风清正的人家会无缘无故打死人啊?

他更担心秦琬的是秦琬将人得罪狠了,成为朝臣公敌。

“殿下入朝,可否许臣随行,臣也能从旁参详一二。”

“如今国中太平,正是改革之机,这些年陛下以宽仁治国,不知道养肥了多少人的胃口,再不狠下心,迟早要步燕国后尘,因此陛下变革之志格外坚定。”

秦琬并未正面回应窦显的问题,而是说了建元帝的态度,推行改革最重要的是支持,只要建元帝心志坚定,她自然不怕得罪人。

“殿下若是忧心高阳事务,如今从周亦能独当一面,何必一定要将臣留在高阳?”

窦显还想再争取,秦琬却道:“非是将你留在高阳,是将你留在尚州,我有一桩要事要托付给君明。”

秦琬示意窦显附耳过来,她轻声道:“替我盯着点晋王。”

窦显瞳孔一震,下意识直起身子看向秦琬,压着声音道:“殿下是收到了什么消息?”

“只是猜测,高祖诸子渐壮,晋王又是高祖嫡子,若非年纪不够,当年早被群臣拥立为储,国中若有异动,绕不开晋王。”

而秦琬与晋王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斩不断的,晋王倒了对她并无益处。

窦显想得则更深一点,同宗长辈的存在,对于秦琬这样的在室t女来说是个极好用的挡箭牌,关键时候还可以为秦琬提供宗法上的支持,这么一看,他留在尚州就极有必要了。

这样想着,窦显终于放弃了和秦琬一起去大兴的想法,至于他要怎么盯着晋王,以秦琬和晋王的关系,只需要秦琬开口将他举荐给晋王即可。

了却一桩心事,窦显转而说起眼前事:“殿下明日入城,需要带何人?”

“将云户曹找来,君明也随我一起去。至于护卫,”秦琬琢磨了一下,“贾氏族中多女眷,长庆也得去。再带上仲稷吧,与赵氏兄妹的事一直是他在操持。”

待到傍晚,城中传出消息,赵氏兄妹已经说服众人,秦琬明日便可带人入城。

秦琬既然是去现场办公,那自然不可能一个人去,贾氏的隐户在豪强之中根本排不上号,但也有四百余户,再加上世代在贾氏为奴的奴婢,整个安平县都在围绕着贾氏坞堡转动。

为示诚意,吕直将大部分军队都撤回了高阳大营,只留下二百甲士在城外策应。

赵氏兄妹则开了城门,将贾氏妇孺放了出去,看着面色惊慌的众人,秦琬转头吩咐张兴:“长庆不必随我进城了,你留在外边安抚妇孺。”

张兴头疼的应下,秦琬则带着人进了安平县。

由于需要在一天内解决五百户人家的安置问题,云岁单是僚属便带了十几个,至于授田的地点,秦琬这些年为了接纳流民,早就划出了大量的规整荒地,只等着对号入座便是。

但这些人有抱团反抗的前情在,为了防止他们到了地方继续抱团欺压乡邻,必须要控制好他们在一地的规模,因此这五百户人家会被分散到三个县。而避开安平县,则是因为贾氏是当地的大族,族人众多,哪怕秦琬真将贾氏的田地割出来分给他们,他们也不一定能守得住,还不如搬到其他地方安安生生过日子。

但贾氏也讨不了好,除去抚军的费用,贾谧将贾氏谋逆的罪名换成了贪污,便少不得要破财消灾,这两层刮下来,贾氏再想维持往日不事生产的清贵日子是不可能了,但也算不得伤及根本。

“殿下不去休息吗?”一个女童跑到秦琬跟前,奶声奶气的问她。

“我要等队伍中的人走干净了再去休息。”秦琬蹲下身问她,“小娘子叫什么名字?”

女童答道:“我叫小妹。”

秦琬从随身的香囊里掏出一块饴糖递给小妹:“你家大人呢?”

“就是阿姊让我过来的。”

女童往后一指,秦琬擡头看过去,见赵融提着食盒走过来,身后还跟着一个行动利落的女子。

秦琬揉了揉女童的脑袋站起身,只听赵融道:“正午日头烈,殿下怎么不到屋里休息?”

女童被赵融打发去玩,赵融身后的女子支起矮桌,又将胡床摆好,赵融将食盒放到桌上:“融不知殿下口味,便简单做了几道菜,殿下不要嫌弃。”

秦琬简单看了下菜,一道凉菜,一荤一素两个热菜,还有一份汤,再看户曹那边,也有人送了饭过来,她不禁笑道:“赵娘子费心了,不妨留下来一道用膳?”说着便去户曹那边又取了两副碗筷,分递给赵融与刘溪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