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魔法 > 话本无我 > 预知书(二)

预知书(二)(1/2)

目录

预知书(二)

话说傅霁的消息也够灵通,果真如他所言,魏明夷的官复原职只是差一个契机。

不过,这样的契机,魏明夷宁愿不要,锦衣卫春试军政考已经是够耗费心血了,可也不过是秋试擢拔考的九牛一毛。

今年,不仅加试女子,还多了几个考项,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是耗费精气神的事儿,结果今上只提前半月说,皇家真是拿人当牛马来用。

于是半月以来,饶阿菩近乎是没寻到魏明夷的半分身影,她晓得他忙,可却不知他在忙些什么,每日东一趟西一趟,甚至连晚上都抓不着他。

魏府解了封,魏明夷也只教萧铎和魏樽来帮阿菩搬家,顺便带了话,叫饶丞和提子一遭过去,一家人住在一起。

饶丞本想拒绝,可耐不住魏樽磨人,想了一想,还是回屋收拾东西。

萧铎向南镇抚司赁了两辆车,一趟就把家搬了个空,他与阿菩坐在前头那辆,闲着无事便唠了一会儿闲。

“你与袅儿婚期定了哪日?”阿菩从包里翻出颗果脯,顺手递给驾车的萧铎,见他不要,便扔嘴t里自个含着。

提起此事,萧铎脸上的笑就没掉过,乐呵呵回道:“腊月初二。”

“腊月啊。”阿菩想了想,却没再说下去,腊月冷,又马上临近新年,这个时候出嫁,怕是袅儿在娘家过不了年。

萧铎见她没了声,回头看了眼,猜到可能是寻思到那事,于是笑道:“也不打紧,我俩家离得近,袅儿想回去便回去,主要是我兄长一家明年要南下,怕是赶不上,索性今年办了。”

“是这个理。”阿菩舔舔唇上沾的甜味,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可真快。

回到魏府,简单收拾下天色便暗了下来,明日阿菩还得去北镇抚司,早早就安歇了。

彼时魏明夷依旧埋头办公,尽管哈欠连连,却还是打起精神书写。

*

秋试倒数第三天

汴京陆陆续续开始有考生进京,一时间各大客栈人满为患,紧接着街市也热闹起来。

一到考试季,就能瞧见那小摊上买着什么锦鲤画扇、魁星笔、绣着文昌帝君字样的汗巾,各种各样层出不穷,简直叫人开了眼。

考生不管信与不信,见是别人有了,自己自是不甘其后,可怕是因了这个玩意儿落了名次。

饶阿菩也买了只笔,本想等着鸢娘回了汴京,送与她的,可等到考试那日也没等来她。

她心下犯了嘀咕,按理说,这场秋试对于鸢娘来说尤为重要,她怎会耽搁,如今考生依次进了考场,若再不赶来,怕是会错过这次考试了。

莫说阿菩急,北镇抚司上下也都跟着急,其中李渡舟为首,他掐着本书,在院里兜兜转转,傅霁眼珠子随他左一下右一下,最后实在懒得看了,擡头望天道:“大人慌什么?”

“你不慌?那七处千户所的事你来做?”

这一噎,傅霁登时没了话讲,朱鸢娘确是有一身好本事,身上功夫也不错,这次拔擢考,说不准还能拿上个女试第一。

不过……她怎这会还没来。

傅霁盯着考生渐渐寂寥的门庭,心头忽然冒出点急切来,若是错过这次……

监考的毕竟不是镇抚司中人,见时候差不多了,便率人合上府门,李渡舟从中插科打诨的一阵儿,却还是没拖来他期盼的身影。

大门缓缓合上,正当众人已不抱希望之时,那熟悉而又纤瘦的身影气喘吁吁的见缝插针,从门缝里溜进来,她身上东挂一个背包,西背着一大行囊,脖子上挂一个文昌帝君保佑符,腰间别了条锦鲤汗巾,手上还拿着一根魁星笔。

“哎呀我的老天爷。”考官愣了下,而后回头对李渡舟惊道,“还真有娘子愿意来你们这儿。”

李渡舟苦笑一下,手一摆,命几名锦衣卫前去卸去朱鸢娘身上的武装,又唤傅霁的妹子蓁蓁领人去内殿检查。

考官目送她离去后,悄咪咪地凑过来:“是之前女扮男装那个?”

李渡舟应是。

见此,那考官不由点头:“是个有魄力的。”说着他又扫向李渡舟等人,颇为感叹:“也是遇上了些贵人呐。”

另一边刚和朱鸢娘在城门口打过照面的饶阿菩匆匆赶到北镇抚司,见门口由众锦衣卫层层把守起来,心中不由紧张万分。

锦衣卫的考试通常一天便可以了事,上午文试,下午武试,虽多了女试,但时间上大差不差。

中饭由镇抚司提供,饭后有半个时辰的休息,有专门的房供考生休息,以备下午的武试。

饶阿菩随一些个妇人在外头待了一会,便被寻来的辛符羸给拉走了,虽天凉了些,可日头还是足的,于是辛符羸忽悠着阿菩去琼鼎楼点了两碗凉面。

凉面清爽酸甜,一碗下去,嘴里尝了滋味,身上暑气也散了大半。

因这考生进京,一些个不差钱的家里,连带着七大姑八大姨的,都来汴京游玩一圈,以至琼鼎楼上至掌柜,下至跑腿,终日不得闲。

这不小蓉刚给阿菩这里上了两碗大麦茶,还没等说上两句话,就被邻桌唤去催食儿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