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风轻(1/2)
晚风轻
沈云降与邬斯衡面对面坐着。
而武安侯夫妇让他们来的目的也很明显。
问起究竟为何要喝酒,沈云降想起那个混乱的夜。
她抿唇不答,悄悄瞥邬斯衡。
这一幕落在李琡与邬谌眼中,俨然是另外一个意思。
邬斯衡平日里有小酌的习惯,但他总不会因为喝点酒就耽误事,因此李琡虽管,也没有管得太严。
毕竟男子日后少不得饮酒议事。
可向来乖巧的沈云降怎么会饮酒?一定是被邬斯衡给带坏的。
李琡叹了口气,道:“长聿,阿娘不想约束你,但你要知道,云儿是你的妹妹,你要尽到兄长的义务。”
沈云降咬了咬唇,头埋的更低了些。
从小到大,邬斯衡都能算作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兄长,保护她,为她出头,教她习字。她像只雀鸟,依偎着他长大。
也是因为自己的毫无防备,两人才会在那夜酿下大错。
而邬斯衡却没有像她如此不安,很大方的便承认了去,“下次不会了。”
当追究到究竟是何时的事时,邬斯衡说了那晚的时辰,只不过内容变成了“两人在一起聊天,因着好奇心,沈云降只喝了一小口”。
他说的一本正经,若不是沈云降知道真相,恐怕也会被哄骗了去。
武安侯夫妇也没多怀疑,警告了几句,看见沈云降似乎因此不太开心,便提议让邬斯衡抽出空来带沈云降去哪玩玩。
邬斯衡还没正式入仕,空闲时间比较多,而且经过他孜孜不倦的努力,对于他和何思琼的婚事,圣上那边也松动了些。
因着是东宫上奏,尚未牵连到武安侯府,邬斯衡这事办的当真漂亮。
邬谌夸奖一番后,突然问道:“长聿也到了成家的年纪,若真对何思琼无意,那长聿可有意中人啊?”
这句家常问话却让沈云降狠狠一颤,心中百感交杂,一时间择不出来最主要的那份。
邬斯衡或早或晚,都会成家。
就在这个院子里,张灯结彩,喜字高悬,他的身边会多出一个美人。
从此他所有的温柔都会分给她,眼中也只会有她一人。
或许会和那人做,和那晚一样的事。
无人注意到的角落,少女的细眉紧蹙,像是打了个死结。
邬斯衡沉默不言,看见魂不守舍的沈云降后,慢慢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至于知道了什么,他没多说。
翌日,邬斯衡依着武安侯夫妇,带沈云降出一趟门。
其实也不仅仅是为了散心。如今春闱才至,关林羽作为翰林院学士批审答卷,少不了要上门来。他们心知肚明,关林羽极有可能发现沈云降的身份。
三年前长乐郡一案中,沈云降的父亲沈寄山贸然带兵包围上京,意图谋反一事,三年都没能查出有何冤情,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罪名。
据朝廷记载,沈氏一家四口,皆已伏诛。
关林羽其人,曾靠着沈寄山的提拔得入翰林院,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上奏要求彻查,最后险些被贬。
邬谌也是看在他有情有义的份上愿意与他深交,但沈云降这件事多说无益。
后几日,武安侯夫妇曾找沈云降谈过这件事,并让她尽可能远离关家。
她明白他们的苦心,越来越觉得自己之前的冲动是有多么自私荒唐。
数万万因她阿爹而死去的百姓都没能允许她放下心结,她怎么能就这样沉溺到一个美梦中去。
她应该为父亲赎罪,清醒而痛苦地活着。
*
沈云降与邬斯衡即将出发前,邬施琅也起了心思说要去。
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梁县,离上京很近,武安侯夫妇曾在那处置办了一个庄子,正好花朝节渐近,梁县热闹,是个好去处。
而圣上也终于松口,收回了之前那道赐婚的圣旨。
全家上下都松了一口气。
何思琼上门来过,没表露出丝毫异样,照从前与家人一一问过好,便要离去。
沈云降极不自在的敷衍两句,垂眼便看到了她手里提着的山楂糕。
而后便听见她说:“太后娘娘喜爱山楂,让我每次入宫看她时多带点。”
话语间并无不妥,但沈云降总觉得她有那么一点点得意。
但她不应该得意才是。
因为何苏觅刚兴致勃勃地说过,失去了攀上武安侯府的筹码,何思琼母女俩在何府的处境一日不如一日。
莫不是邬斯衡对何思琼还是有意的?
沈云降像个小偷一样注意两人之间的互动。
何思琼献殷勤,给邬斯衡拿了一块山楂糕喂到嘴边,邬斯衡擡手推开,两人的手碰到了一起。
而何思琼好像并不生气。
但很快,到了他们出行的日子,沈云降也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了,一心想着去玩还有些期待。
毕竟除了三年前去过长乐郡外,她一直待在上京。
天边翻起鱼肚白,三人启程,沈云降在颠簸的马车上昏昏欲睡。
邬施琅坐在她身边,邬斯衡在对面。
邬施琅怕这一天的路程太过无聊,带了一堆话本子来,挨个看,遇到精彩的部分还要念出来。
其中包括了邬斯衡很早之前听到的什么“娘子”、“官人”之类的,邬斯衡已经听得无感了,但沈云降头一次听,直脸红。
“哇,这段好看!”邬施琅捧着书道,“我给你们念念。”
沈云降偏过头看窗外,顺手拉开了珠帘吹风。
不知怎么,她听见那些情啊爱啊的字眼总会脸热,只能吹吹风缓解一下。
邬斯衡倒是无所谓,手里攥着一卷晦涩难懂的书,一目十行的往后看。
“他们情投意合,谈婚论嫁,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!但是在大婚那日,一个惊天噩耗笼罩了他们……”
邬施琅神秘兮兮道,“你们猜是什么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