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(1/2)
第六章
显然,肖老师似乎觉得自己受了怠慢。林林忙说:“肖老师,这有龙井、铁观音、红茶……”肖老师不待她说完,便插话道:“我这多少年没出来,估计都没人认识我了吧。”志闯解围道:“怎么会呢肖老师,您的那部《生命河》,我读了八遍。”
“说说。”肖若华来兴趣了。难得有个知音。
“您小说里展现的那种生命意识、旷野意识是当代作家中很少看到的,跟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有几分神似,您小说中那段对草原河流的景色描写,我都能背下来。”
轮到肖老师惊讶了。得,遇到“粉丝”了。铁铁地。
还没等肖老师邀请,陈志闯果然背诵了起来,声音悠扬一个字儿不落,跟大电台的广播员似的,声情并茂,整个一活演广播剧。林林当场看愣。
这小子有备而来!
林林侧目,肖老师欣欣然端坐着,万分受用。作家,名作家,你就得吹!就得捧!受教,受教。当编辑,光会看稿子可不行,你还得有一张能把人说死,也能把人说活的巧嘴,外带一双能把人捧上天的妙手。嗨,林林暗想,要是真会这些,还做编辑干吗,早发大财去!
“林林!”志闯轻呵。李林林意识到不能走神,得集中精力,她连忙小跑着去茶水间,也不叫服务员,自己动手,把西湖龙井沏上,小心翼翼端到肖老师跟前,再甜甜地说上一句,“肖老师,请用茶”。
肖若华嘴唇刚碰上茶杯边缘,门口就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——熊总,熊慧敏女士率领大部队到了。人还没靠近,熊总先说了七八个抱歉,又道:“上午都是会,招待不周,您这老神仙下凡,我们得多烧几炷香。”
靠近了。熊总和肖老师抱在一块,好得跟一个人似的。熊总让座,等肖老师坐下,众人才好意思落座。
肖若华道:“跟做梦似的,熊总那时候去找我,还是个小姑娘。”
熊慧敏接话,“现在是老太太啦。”
“还是小姑娘。”
“都快退啦,以后都看年轻人的啦。”说着,熊总把目光转向吴冠。吴冠立刻一脸惶恐,赔笑。
“现如今,熊总是兵强马壮。”肖若华手持茶盏。
熊慧敏笑不露齿。菜还没上来,空白的时间需要填满。她顺势道:“老肖,这都是我们这的新人,估计你都不认识,”随即点点吴冠、耿双华那边,“这些都认识吧,吴冠、双华、艳玲。”
陈尔拾起话道:“三十岁以下的,自我介绍。”
林林、志闯、吕薇有点不好意思。
吴冠道:“从林林开始吧。”
于是乎,林林只好迅速捋了捋衣服,清清嗓子。
吴冠又说:“站起来介绍。”
林林连忙站起来,刚说两个字。吴冠又让她声音大点。林林被迫扩大音量,道:“我叫李林林,江苏南通人,毕业于西部大学,是刚加入星火的。”说完坐下。志闯旱地拔葱似的蹬楞一下起立,众人轰然一笑,志闯丝毫不感到难为情,朗声道:“我叫陈志闯,来自河北易县,毕业于东大,我也是新加入星火的。我当编辑的心愿是,有朝一日,能为肖老师这样的大作家服务,推出能够传诸后世的大作品。”
哎呦,林林心一沉,瞧瞧人家志闯,她干巴巴两句,人志闯就会编辑加工。煽情。
肖若华果然更加受用,道:“这个小编辑,会背诵《生命河》的片段。”这下连领导们都惊讶了。于是乎,陈志闯又得了个机会,把刚才背诵过的那段,又声情并茂地背了一遍。等于在领导面前也表现了一番。
志闯“表演”完毕,吕薇简单介绍了一下。
菜上来了,熊陈二总先让肖若华吃了几口菜,然后进入喝酒环节。这个环节,大展拳脚的是姜艳玲。肖某好酒,艳玲就投其所好。
酒过三巡,肖若华一声长叹,“真快。”
气氛陡然伤感。
熊慧敏附和,“是啊,二十多年了吧。”
肖若华对众人,“你们熊总第一次去苏州出差,找我约稿,我还没稿子给她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