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(1/2)
第五十一章
年终总结大会,大川又犯了个错误。
他自我批评得有点过分,说自己一年来没什么进步,没做出成绩。司社很不高兴。员工没进步,不正说明他领导无方吗?平时可以批评与自我批评,到年底了,还是应该讲成绩,烘托气氛,怎么能说这些不中听的,和社内主流格格不入。
大会刚结束,吴冠就把大川叫过去了。大川的发言,等于也打了他的脸。吴冠喝道:“你要觉得不合适,别做编辑了,换个岗位。”
林林倒按部就班念了。这一年来,她虽然算不上收获颇丰,但取得的成绩,也足以“傲视群雄”。文学小丛书和郑木文集双峰并峙,份量在那摆着。对着稿子一读出来,编辑们都肃然起敬,连胡明月都说,“李林林将来会是个角色。”
吴冠对林林说,“再努力努力,明年评副高。”
年终总结一结束,出版社基本进入放假状态。来是要来,但氛围上很轻松。
儿子被婆婆接回老家,提前过年了。老邱去迪拜出差,林林一个人过活,百无聊赖。有个出版同仁群要聚会,吃饭,胡明月也在里头,拉着林林报名。若在平时,这种局,李林林是肯定不参加的,可眼下家里社里都没事,胡明月又反复强调,“心态要打开,多接触人,积累点人脉没坏处,”她还是那句话,“编辑就是请客吃饭”。
勉为其难,林林报名了,叫了份子钱。聚会当天,一到饭桌上,却发现陈志闯也赫然在座。林林有点尴尬,想走,胡明月却摁住她,说不吃白不吃。志闯却一派自然,好像完全不认识林林和明月似的,高谈阔论,胡吃海塞,毫无顾忌,俨然行业老油条。
有女编辑开始撤了。
林林紧随,一擡头,却看见虞国光站在她面前。“李林林。”虞总还是那个口气,还是那种节奏,一字一顿。
林林叫声虞老师。
虞国光道:“没什么事了吧。”林林说就要走。虞国光转身从包里拿了一张请柬,递到林林手里。林林没看清楚是什么。虞国光便说:“一定要来,有不少人物。”原来,江州出版集团地处边陲,每年都会由北方分布牵头,办一场答谢会,拉近和媒体、学者以及作者的距离。今年是整年份、大年,从请柬背面的介绍看,来宾阵容特别强大。人脉是个好东西,得拓展,林林有点动心,打算去凑凑热闹。
活动当天,林林准时去了,位置不错,前排,现场也确实来了几个“巨头”,但拥拥簇簇地,根本近不得身,更别说交流了。至于同行,多半是竞争关系,林林连名片都不想递。这种场合递名片,显得有点low。
虞国光满场飞,直到茶歇,才过来跟林林打招呼。
“怎么样?”国光问。
林林夸赞,“很棒!”两句话后,虞国光又被人叫过去,约莫十五分钟,虞国光说人手不够,想请林林在外面看着,免得媒体和观众乱抽书。林林满口答应,尽职尽责,老老实实看到最后。
活动结束后第三天,虞国光打电话来,说要请林林吃饭,表示感谢。林林说一点小忙,不用客气。
虞国光又道:“干吗,怕吴冠。”
“那倒没有。”
“也给我点机会近尽地主之谊。”
“以后有机会。”
“要不这样,你来我们这参观参观。”
虞大社长盛情邀请,林林不好再推脱了。毕竟业内大佬,总得给点面子。只是,林林本能觉得,这从头到尾,虞某人像设了个局。一上来就让她去参观公司,难道又是跟陆艳芬那样,想请她过去上班?想到这儿,林林又不禁自嘲,李林林呀李林林,你何德何能,值得你争我抢,去一下又何妨呢。
是日,林林稍加打扮,果然去了虞国光那儿。虞国光果然跟陆艳芬一样,有点想挖角的意思。只不过,他的说法,比陆更恳切,聊得也更深,“首先你放心,我不是因为吴冠,才故意说找你、挖你,吴冠那人多了,陈志闯我怎么不要,分人的,都是缘分。”
林林笑说受宠若惊。
虞国光又说:“你走的路,我都走过,你是个好编辑,在那儿,浪费了。我可以摸着良心告诉你,那地方,你待不了一辈子。”
林林有点不服气,故意呛呛,“我没什么野心,就是想做两本书。”
虞国光道:“是,看着是做两本书,但你要知道,这两本书,是人家同意你,你才能做,在他们看来,是赏赐给你做的,”顿一下,继续,“既然是赏赐,你要不要报答呢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