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(1/2)
第九十八章
车缓缓驶进工业园大院,门岗的大爷手里握着个棒儿指挥倒车。这对林林可是个重大考验。她的车技实在不怎么样,院里车稠地满,上班第一天要是就刮到同事的车,可不是什么好兆头。李林林不得不打起精神,仔细应对。
好不容易,车停稳了。
她下了车,拎着包,脸上的墨镜还没取下来。趁着停车的当儿,她发现这个院里竟停了不少豪车。编辑们叫穷是常态,宋雁也说了,来这儿工作,就别想着要求待遇。因此,此时此刻,李林林依旧不清楚文艺社的编辑,究竟一个月能发多少钱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用这点微薄的薪水是买不起豪车的。那么,车从哪儿来的呢?这就有意思了。
呵呵,说白了,能来这儿上班的,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。不是有家底,就是有背景,换句话说就是,你不是来挣钱的,而是,有了钱,才能来上班。上班是身份的确认,精神的享受。搞文艺,一文不名你也配?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
当然,文艺社编辑也有发财的。有几个名声在外的编辑,纯靠书发了财。不过这种发财,多少有点中彩票的意味。撞到个大畅销书,一卖十多年,再瘦的猪,也被养肥了。
林林款款往大楼方向去。稍稍擡头,却发现上方窗口竟有不少双眼睛盯着她。李林林浑身发毛,打了个冷颤,步子加快。她才不要当斗兽场里被人围观的兽。
站到房间门口了。
两张古旧的办公桌头对头摆着。林林发现了自己的桌子。已经打扫过,摆着一部台式机。跟个大电视机似的,起码是十年前的老旧款。
对桌的女孩瘦瘦的,戴着个眼镜。林林上回在宋雁房间门口跟她有过一面之缘。
见林林走进来,那女孩连忙站起来,“林林姐吧。”林林轻声承认了。女孩又帮忙林林收拾工位。她叫沈幼。跟林林一个部门,硕士毕业,但年纪比宋雁和林林就小多了。
林林道:“听主任提到你了,说你特能干。”
沈幼怕是不习惯被夸,讪讪笑着。
说话间,屋里头走出个人。是位中年大姐,长头发,穿着波西米亚风的印花长裙。林林不知道叫她什么,只好站起来支支吾吾表示敬意。那女的端着茶杯,脚步都没停留,但眼神在林林身上停了一秒。一句话没说。走了。林林心里打鼓,还以为自己说话声音大吵到了人家。愁闷之间,里头又走出个女人。满面热情,跟适才那位的冷若冰霜形成鲜明对比。她个子不高,短头发。“你是李林林吧。”
林林连忙说是。
女人又道:“刚才那位是喻老师,比喻的喻,喻晓兰。”
沈幼连忙对林林,“这是殷老师。”
女人自我介绍:“殷翠梅,殷切的殷,翠绿的翠,梅花的梅。”林林赶忙招呼。
三个人又站着说了几句客套。无非是问问林林从哪里来,做了多少年编辑等等。林林据实相告。因为处于过渡时期,社里办公室紧张,所以不同编辑室的人混坐。林林这儿,就是一间大屋隔成两段,她跟沈幼靠门,坐外头。喻晓兰和殷翠梅坐里头。
简单拾掇好。去找宋雁报到。宋雁正忙着接打电话,凑空,她问林林稿子看得怎么样。
“看完了。”林林交差。
宋雁说:“拿给宫老师复审。”一头雾水。林林对不上号。宋雁明白过来,又说:“你给沈幼,让她递过去。”林林得了指示,暂时先退出来。不打扰主任工作。她把稿子给了沈幼。沈幼拿着出门,一会就回来了。
林林问:“我们编辑室有几个人。”
“连主任,连你,七个,”沈幼道,“最大的编室。”
林林没再细问。人员的配备,等宋雁得空介绍就清楚了。中午吃饭,林林自然跟沈幼一起。社内有个小食堂,外包的。中午这顿免费。平日里跟沈幼搭伙的还有二编室的唐嫚儿。林林来了,三个人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小组。进食堂,找了个靠边的座位。林林能感觉到,已经有目光在她周身扫描了。
唐嫚儿比沈幼健谈。一顿饭的工夫,林林就从她这儿了解到了不少人物关系。
比如,唐嫚儿是二编室的。主任师爽。林林见过,她办公室就在宋雁旁侧。二编室还有个男生,叫穆博。他们室目前总共就这三人。
三编室,主任徐金豆,年纪和宋雁、师爽相仿。旗下两名编辑喻晓兰、殷翠梅都是大姐。跟林林、沈幼同屋。
四编室主任朱跃,全社唯一的男主任。手下有两个编辑:康采文和刘凤棋,也是老人员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