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一纸千金 > 第九十八章

第九十八章(2/2)

目录

当然,最兵强马壮的,当属宋雁统领的一编室。

老编辑有三名:史念芹、宫彩、崔笛韵。史老师属于退休返聘人员。宫彩即将退休。崔笛韵年纪稍轻,离退休还有几年。再往下走,少壮派,有李林林和牛彤两人。年轻人就是沈幼,刚硕士毕业一年。

至于社里的其他构成。跟星火社差不多。这无非包括总编室、出版部、设计部、发行部,人事部。不同的是,文艺社依旧保留大发行。

最上层是社长冉兴修,党委书记郭茂才。两个分管领导柳馥、仲玲玲。一人主抓两个编辑室。社长助理由发行部主任兼任。摸清了社内基本构成,林林大致知道了宋雁的处境。老邱真神机妙算。如此算来,宋雁竟一个能用的人没有。三个老编辑自然不听她的,也支使不动。沈幼羽翼未丰,经验不足。牛彤只顾自己出名。宋雁招她李林林来,招的就是“左膀右臂”。而且,因为都做文艺类图书,编辑室之间竞争激烈。宋雁跟其他主任,也存在竞争关系。她执掌着最大的部门,压力可想而知。

玩得转,未来都是你的,玩不转,一着不慎,保不齐被打回原形。

林林擡头扫视食堂里的众人。跟星火和北方分社比,这里的员工似乎内敛朴素些。或者说,这里的员工,因为多年与外界相对隔绝,而很有些老文人的姿态。这一点是林林喜欢的。文化需要时间沉淀。

吃完饭,林林跟沈幼、唐嫚儿出去溜达消食,顺带熟悉周边环境。唐嫚儿冷不丁一句朝林林,“你刚来半天,就出名了。”

林林诧然。沈幼也一脸懵。

唐嫚儿这才道:“你那车,最新款的吧,还是个大红的。”咯咯笑,继续道:“都说社里又来了个奶奶。”

林林柔软反驳,“才多大,就成奶奶了。”

唐嫚儿解释:“此奶奶非彼奶奶,你不觉得我们这儿像大观园么,各房的奶奶领着各自的丫鬟。”

哦。原来是这种奶奶。

林林笑道:“我是来当丫鬟的,奶奶可没戏。”

唐嫚儿揶揄:“那也是通房大丫鬟。”

此言一出。沈幼噗嗤笑了。

说真的。奶奶也好丫鬟也罢。林林可不想因为车出名,她要做的,是靠书,靠业绩站稳脚跟,打出名气。在这一切未能发生之前,她必须低调低调再低调。这种老单位,水深不可测,她必须经谨言慎行,不多行一步路,不多说一句话。

周一例会。李林林正式亮相。这天,她既没开车,服装也相对朴素。不过跟星火和北方分社都不同,文艺社第一编辑室的例会定在周一下午两点召开。因为有些老编辑中午才来。像史念芹,是直接来吃饭。吃完午饭,才展开办公。宫彩可能饭后还要去健身房做瑜伽。崔笛韵不是天天来。她的大量时间,要花在社交上。拉稿子、陪作者。她看稿子一般在晚上。遇到重要的稿子不排除通宵。因此,早上需要睡个懒觉。

光一个开会时间,林林就体会到宋雁的难处了。她是领导,也是晚辈。不得不尊重社里的“传统”。太严了,老人员怨声载道,不配合,大家脸上都没光。她只好尊重诸位的工作习惯。下午两点,会议倒是在社小办公室准时召开了。部门总计七人,实到五人。史老师、宫老师缺席。宋雁先介绍了一下林林,“我们的新同事。”

牛彤微微一笑,透着点诡异,嘴角和颧骨挤在一块。沈幼轻轻鼓掌表示欢迎,但见没人跟上,掌声只好淡出了。

崔笛韵道:“知道,见过。”

林林微微笑着。算作回应。

宋雁又说:“这段儿有什么困难、问题,可以提出来。选题月底之前得上系统。”

沈幼没有选题。她还在做某学者的补贴书。林林出来乍到,还在观望,熟悉系统、流程,因此也没提选题。牛彤报了个台湾作家的散文。宋雁道:“先报上去,看看社里的意见。”这就等于编辑室给通过了。

大家的目光落在崔笛韵身上。崔也不客气,直接把她要报的选题给亮出来了。嚯!那叫一个壮观!霍明达的新作。顾青云的旧作。还有一位成名已久的官场小说作者的中短篇集。以及一位网络上人气很高的女作家的两本旧作。这一团重器,随便拎出一个,都是重量级作品。

牛彤啧啧。

沈幼嘴巴微微张开。

林林瞳孔地震。

就连宋雁似乎脸上都有点挂不住。她作为主任,选题稀疏,可崔老师却跟哆啦A梦似的,口袋里随便一掏都是法宝。牢牢掌控各种资源。这才叫“大”社的“大”编辑。还没等宋雁宣布会议结束。崔笛韵屁股已经悬空了,“可以了吧。”宋雁讪讪地说差不多了。话音未落,崔笛韵就已经先行离开了小会议室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