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德(1/2)
缺德
第47章
苏锦书记得当初在官道上分别时,公主还是一副病得很重样子。
如今看她活蹦乱跳,应当是大好了。
昭明公主追着她解释:“你爹爹和我爹爹是亲兄弟,你比我早生一个半月,我们自然是堂姊妹的关系。”
苏锦书问道:“你爹爹是谁?”
公主道:“是皇上。”
苏锦书又问:“我爹爹是谁?”
公主回答:“是毓王啊。”
苏锦书脑袋里当的一下,像落下一口钟,把她砸得晕头转向。
她有些无助地望着公主,却见她的神色中也暗藏着一丝怜悯。
原来她也并不如表面上那般率真。
苏锦书已经明白了,面前的人是公主,她所处的地方是皇宫,那么之前见到的那位受人跪拜的男子……是皇上?
她总不能在这事上犯糊涂,所以即便想不通,也不能逃避。
苏锦书试探着说道:“我出生在莲沼镇。”
公主连连摆手:“不对不对,你出生在东海,你母亲死后,毓王的亲卫把你带到了莲沼镇。”
苏锦书道:“我爹姓苏,是做棺材生意的。”
公主摇头:“你爹是毓王府的亲卫,你娘是毓王府的仵作,他们为了逃避追杀,才给你隐姓埋名的。”
苏锦书道:“我爹娘都死了,没有人能证明我是你堂姐。”
公主当即道:“有啊,你出生时,是王妃的乳母宣婆子接的生,你在莲沼镇生活的这么多年,毓王府典军唐将军之后唐九一直守在你身边,他们如今都到京城了,都是证人。毓王妃临终前留有遗书一封,宣婆子已将其呈进了宫里,你随身所佩的半枚玉扳指乃是信物,另外半枚守在父皇手中,正好能合成一对。”
宣婆,唐九……熟悉的脸在眼前一闪而过。
苏锦书坚持道:“我觉得,还是你们弄错了。”
公主望着她的眼睛:“不会错的,清平司手下从无错案,人证物证俱全,你就是我毓王叔的女儿。”
出生至今十六年,苏锦书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身世。
父母在世时,她被浸在蜜罐子里长大。她记得父亲沉默可靠,将她顶在肩上挂花灯的样子。她也记得娘亲在厨房亲手揉面蒸点心的样子。
也许面容已经记不清楚了,但身影仍不会忘。
他们在暗室中供奉着毓王夫妻的灵位,藏着毓王妃的遗骨。
他们在平静了多年后被人害死在一片火海中。
其实是能说得通的。
苏锦书的心里忽然被难过填满了,那种悲伤的情感像是喷涌出来的,一发而不可收拾,很快就冲破了她故作坚强的城防。
她并非不能接受真相。
她只是觉得,若是爹娘还活着,这样的真相应当由他们亲口告诉她。
当真不是亲生的话,幼年时的那些疼爱更显得尤为珍重。
她忽然有好多好多话想问、想说,然而逝者长眠,她孤零零的回首,再也见不到他们了。
细水流长的思念在这一刻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人活在世上,会慢慢失去一切最重要的人和事,然后在失去中淬炼出不可摧毁的防卫。
可她这一辈子t,在降生之前,就已失去了最重要的人。
小小的手握住一把流沙,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消散,什么也留不住。
既然已经失去了,何必要再拿回来?
她眼里有泪,却露出了极释然笑。
昭明公主被这一言不发的浓烈情绪吓到了,她立刻上前抓住了苏锦书的手,问道:“你在想什么?”
苏锦书迟疑了一下:“我……”
她在想,她的终点竟然真的是京城,她此生注定是要来走这一遭的。
苏锦书用力摇了摇头,问道:“是陆锡把我带回来的吧?他人呢?”
公主一听他的名字,当即脸色就不好了:“我正要说这事呢,你啊,少和他一起玩吧,可别让他骗了,他不是什么好人!”
苏锦书听了这话,心里有种淡淡的不悦,忍不住为他辩解道:“他挺好的一人呀……”
昭明公主环视四周,将侍立的宫女赶得远远的,凑近她的耳朵,悄悄说:“今天太晚了,等明日,我带你出宫找他,好让你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德行。”
苏锦书顿时胆战心惊。
听公主这意思,好像他是个什么人面兽心的玩意儿似的。
苏锦书没法相信,隐约有点抗拒。
公主定然是不会说他半个好字的。
苏锦书想探个究竟:“他到底怎么了?”
公主细数他的缺德事:“他从小就是个坏胚,我才五六岁的时候,长得还没个门槛高,他就能把我绑在大风筝上,放上天……你说他坏不坏?”
苏锦书目瞪口呆。
公主起了一阵,最后懒得说他,吩咐人将她带来的礼物一一摆出来。
晚霞彻底隐于夜色中,宫里的小监们开始点灯。
苏锦书靠在门边上,往下望去,沿阶而下,石灯次第亮起,逐渐汇成了一条蜿蜒的长蛇,映着巍峨宫阙。
宫殿中的兽首铜炉燃起了熏香。
公主仍未走,坐在纱帐前,道:“你是不是觉得无聊,宫里确实没什么好玩的,只能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熬。”
苏锦书道:“所以你就离宫出走,跑到了扬州。”
公主道:“我倒不是因为贪玩。”她叹了口气:“当时宫里出了点口舌是非,母妃被气晕了头,我听说扬州有一味名药雪莲花要拍卖,想着母妃今年受了一次暑,又急火攻上心头,病了好些日子,便打起了那朵雪莲花的主意,于是就带着钱奔扬州去了,没想到遇到了歹人,差点遭殃。”
这一夜,公主宿在了朝露台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