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其他小说 > 我们走向康庄大道[九零] > 第084章

第084章(1/2)

目录

第084章

在平浪宫前这么大张旗鼓宣传一番后,至少明清一条街上人尽皆知,知道乡政府要搞什么山歌比赛。只要敢上台就能拿奖品。一时间乡政府大院的报名桌前围满了人。姜崖索性让王学海把桌子搬到了大院外,就在乡上乡下必经之路的交叉口旁设置临时海选舞台,热热闹闹搞了两天后,姜崖让王雪海组织宣传队前往各村宣传。

两辆拖拉机外加乡政府公务车,敲锣打鼓,连喊带叫,每到一处自然村,就会停下来,宣传山歌赛。宣传队遇到的村民大概知道山歌是什么,却几乎都不明白山歌赛是什么,更不愿意张嘴唱他们认为毫无意义的山歌。好在满车的奖品实实在在摆在面前,加上姜崖未雨绸缪将前两日在平浪宫前拍的照片洗出来,拿物证表明真假,这才勉强让人相信这件事是真实的,奖品也是可以拿的。

但凡有人愿意尝试,后继者总会出现。只可惜,会唱山歌的人还是太少,像历桃这样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,大多数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家,之前安庆生还害怕自己会因为报名参赛人漫山遍野而破产,谁知搞了一天这一车猪肉条还剩下许多。

宋香巧有些叹气,“咱们这么搞能行吗?”

这几天总共有一百多人报名,平均年龄40岁,年龄最小者是20岁的历桃。在宋香巧眼里,山歌表演还是需要赏心悦目,要全是老头老太太在台上表演,如果表演还是哥哥妹妹的情爱类型,确实有碍观瞻,没什么吸引力。

姜崖笑起来,“咋不行?咱们既然想把竹坑乡山歌品牌建立起来,山歌赛势在必行。”

哪怕现在唱山歌的人少了,老了,但文化传承永远不怕晚,只要还有星星之火,一定可以燎原。只要有一人还唱,一定能传至子子孙孙。

这次费这么大劲搞山歌赛,除了扩大竹坑乡知名度,趁着山歌赛期间人流量大扩大旅游收益外,姜崖也想趁着这次机会,把竹坑乡的山歌资源摸查一遍。到底还保留多少种山歌曲调?有多少人还会演唱山歌?老袁送他的那本《西和县山歌集》编制时间久远,资料不齐,只能作为基本信息参考。

如果真想把这件事做成做大做好,一定要把自家的家底搞清楚。山歌赛是最好的机会。

姜崖把自己的想法仔细说了一遍,希望大家能站到更高的位置通盘思考山歌赛。宋香巧想了想说:“既然这么说,不能只在咱们乡转悠啊。”

姜崖笑着说是。西和县诸多乡镇,包括省内的邻县甚至省外的邻县,都属于这次宣传的重点。竹坑乡一脚踏三省,虽然从行政角度,各县管辖分开,但从文化角度,相邻的各县同方言同文化,山歌这样的文化分支也大同小异。不管哪个地方的人,只要唱的山歌是一个调,说的词是一个音,都可以参加这次山歌赛。

于是,接下来几日,姜崖让王学海组织了几波人,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撒出去,尽可能找到更多的参赛选手。尤其是有名气的山歌能手一定要请到初赛现场。

与此同时,姜崖带着程宿去找市大剧院,希望能在对方的宣传栏内张贴山歌赛宣传海报。

市大剧院上次应副市长要求,请程宿的梁家洼山歌团在大剧院连演三场,获得了极好的反响,借此机会,姜崖也想让大剧院的影响为山歌赛助推一把。

大剧院负责人倒也好说话,反正只是贴一张宣传海报,又不费事,还能送姜崖一个人情。姜崖说未来还要举行第二届、第三届甚至第N届,到时候可以大剧院一起合作,把比赛现场挪到这里。

负责人打着哈哈,心想现在的年轻人倒是敢想敢干,那也等你把第一届办好再说,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。

姜崖早都习惯旁人怀疑的目光。他反正把话说在前头,明年这时候肯定还要找这位负责人谈,但到时候谈的可就不是今天只贴张宣传海报了。

他带着程宿马不停蹄又跑去市电视台。程宿和里面一个制片主任相熟。说是相熟,也是因为上次副市长对程宿的剧团大加赞扬,安排剧团在市电视台拍摄,在全市范围内播放,以扩大影响。制片主任当然以为程宿虽然来自西河县竹坑乡这个名不见传的乡镇,却和副市长有某种不可说的关系。

所以这次程宿一来找他,便热情出来迎接。

一听他们想在电视台投放广告,这位制片主任说话语气更热络了,立马亲得像亲兄亲弟。

姜崖被迫与制片主任热情握手,“我们乡资金有限,广告费嘛……”

制片主任一听方才还热气腾腾的脸顿时耷拉下来,不过随即道:“看在你们也是想做事的份上,广告费可以打个九八折。”

程宿陪笑道:“还是主任大气。扶持我们乡的事业,这份恩情我们一定记在心里。”

姜崖摇摇头,“主任,我们肯定掏不起收视时段高的广告位。打折也掏不起。”

姜崖这话说得直白,直白到程宿都挂不住脸。

制片主任;“啥意思?”他愣了愣,有点不知道该接什么话。

市电t视台的广告位那可是香饽饽中的香饽饽,作为覆盖全市范围,投放精准的市唯一电视台,好多人为了时段好的广告位,甚至不惜加价。

他基于扶持县乡文化事业发展的想法,不仅主动提供热销时段广告位,还主动提出打折,对面这小子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掏不起。

掏不起跑来电视台干嘛?没事整人玩吗?

眼瞅着制片主任的脸色难看起来,姜崖提了个建议。当前市里十三个县农村发展呈现热火朝天态势。有发展猕猴桃产业的,有发展经济林的,有发展大棚蔬菜的,还有如竹坑乡这样发展乡村旅游的。现在市里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非常重视,这次应副市长要求在市里掀起西河县山歌热潮,就是在基于这样的政策导向的神来之笔。

市电视台作为政府政策发布的窗口平台,可以借此机会制作一档节目。姜崖拿出一份计划书递到制片主任的手中。

制片主任哪能想到面前这个年轻小子竟然试图在他面前下一盘大棋。计划书中姜崖提议的节目叫《乡村大舞台》。通过展示市十三县农村产业发展、乡村生活、乡村趣事、文化演出等内容,展示当代农村发展的历程。

“咱们市是农业大市,第一产业举足轻重,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关注城市,还要关注农村。”姜崖先讲了一番政策上的必要性,而后又说:“现在各个县农村经济发展如火如荼,如果有这么一档节目跟踪报道,不仅在咱们市,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绝少的报道视角。”

再说现在电视台除了必须的本地新闻节目外,大部分时间都在播港台电视剧比如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新白娘子传奇》、《天龙八部》等,最近几年才有一些大陆剧《篱笆女人和狗》《渴望》等火了起来。其中《篱笆女人和狗》这样的农村题材也颇受欢迎。除此之外也就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这样具有一定综艺性质的节目。要说针对农村观众的节目那少只更少。

姜崖说得头头是道,制片主任从方才的轻视,到沉吟,再到最后眉头松动,他抿唇半天道:“你小子挺有想法。”

但是,姜崖再说得天花乱坠,电视台是事业单位,财政支出有限,任何节目制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。

提到流程,姜崖开始头疼。等电视台内部多方论证,即便得出同意制作节目这样的结果,再上报上级单位,怕是黄花菜都凉了。

不过这也是姜崖来之前已经预料的结果,他提议可以借着十月份竹坑乡要举行山歌赛这样的契机,先办一期“先导节目”,作为《乡村大舞台》的实验品,看看播出效果,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直接砍掉,也不费什么成本。如果效果好,可以借此向领导献言,趁热推出后面的正式节目。

制片主任眼前一亮,不过他还是老道,一下子看出姜崖的心思。他忍不住笑起来,“你这是来之前都想好的啊。不管咋说,你都想让利用我们电视台给你们乡的山歌赛做宣传。”

姜崖也笑起来,“互惠互利。我们乡以后还要举办很多届,收视好的话您这边广告费会拿到手软的。再说我们乡现在经济实力弱一点,也有很多乡镇现在发展集体经济实力不错的,大家无非图名图利的,只要您这个《乡村大舞台》节目火起来,赞助费那是水到渠成啊。”

制片主任哈哈笑起来,拍着姜崖的肩膀说:“你小子做个办事员太可惜了。”

不过说到具体的操作,他又忍不住叹气,“即便只做一期节目,这前前后后也需要多方调度,尤其是拍摄资金,不是说有就有。我个人也做不了主,我得跟台长汇报。”

姜崖表示理解,他提议以快速推进为目的,只需要市电视台提供一两名拍摄人员,具体节目策划、人员调配由竹坑乡负责,电视台需要拨出合适的时间段播放节目即可。

制片主任这下明白了,这小子玩得还是空手套白狼啊。前面话说得那么好听,描绘的前景如何美妙,他的直接目的就是想借市电视台这个平台,把他们乡的山歌赛宣传出去。

嘿!真是聪明!话都说到这个份上,他也不好再说什么。总结下来,电视台提供专业的摄像设备和摄像人员,以及珍贵的播出时间,其他的竹坑乡全包。

“当然了,节目策划脚本我们会尽快提供过来供贵台审核。”姜崖笑道。

制片主任点头称好。不过他做事也很小心,让姜崖先把策划脚本提供过来后,他审核无误才会向台长汇报。

从市电视台大楼出来,程宿对姜崖的佩服程度直达最顶峰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