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魔法 > 被敌国世子下情蛊后 > 一溪风月(三)

一溪风月(三)(2/2)

目录

她摊开双手,道:“若是大王真的要处置我,小人也无计可施,忐忑不安又有什么用呢。”

况且,

“国君今日不会处置我的。”

借着昏眛的光线,雪龙静静对上男人的目光,语气平静地说道。

这些日子里,在外界看来,她一直都是个循规蹈矩的王妃,行为举止并无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。

况且,她原先就是替代阿姐嫁给世子爷的,若是此刻再遭遇什么不测,只会将更多人的目光再一次引到这件事儿上。

而大司马和国君此前花了大力气了结此案,显然不乐意看见这样的结果。

片刻之后,蜀君挪开目光,叹了一声:“你胆子很大。”

“不过,你猜的对,孤今日并不打算与你不利。”蜀君道,“单独召见你进宫,是为了一件事——”

雪龙道:“大王请说。”

“孤听说,你不仅习过武功,还通晓音律,尤其擅长琵琶。”

蜀君指了指身旁的架子,雪龙这才注意到架子上搁着一张凤尾紫檀木琵琶。蜀君道:“你就在这里,给孤弹一曲吧。”

雪龙愣了一愣。

她原先以为,国君会盘问她些什么——或许是关于她的父兄,关于葬身于点春江的西泠军,或是关于失踪的阿姐、关于祝扬。

今日进宫的一路上,她都在心底里默默盘算着这场“对峙”可能会出现的诸般场景。

可是国君高拿轻放,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将她请来宫中,却只是为了听她弹一曲琵琶。其中的原因,雪龙一时间猜不明白。

仅是这样,又为什么要让领她来的宫女守口如瓶呢?

她半晌不说话,也不起身去取琵琶,蜀君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雪龙摇摇头,答道:“小人不明白。”

“小人确实粗通音律,却只是从前在家和嫂嫂学过几个音符罢了,大王若是想听琵琶曲,宫中的乐师胜过小人千百倍。”

雪龙慢慢站起身来,走到堂下架前,将琵琶抱在怀里。

琵琶上传来莹润的温度,上嵌花叶云纹雕饰,背面镶嵌宝相花纹,一看便是名贵之物,想必是哪位宫廷乐师所有。

“因为这支曲子,宫中没有其他乐师敢奏。”

蜀君的嗓音从高处传来,“温小娘子,孤今日想听一曲《折荆》。”

-

雪龙缓缓走出春秋代序时,山边传来闷声的惊雷,蒙蒙细雨尚未停歇。她并未急着离去,而是缓缓靠在了殿外的立柱后,长舒了一口气。

潮润的风拂过衣衫,她这才意识到,自己的背后不知何时沁出了薄薄一层冷汗。

雪龙还记得,几个月之前她头一回踏入青河城的大门时,目睹的飞廉卫当众拿人,便是因为这一曲《折荆》。

平心而论,折荆太子当年作的这一曲,音律并不复杂,甚至比雪龙学过的许多曲子都要简单。

当年她在观澜陂跟着宓娘初学琵琶,初学的曲子便是这一曲,弹拨按弦的每一个指法早已烂熟于心。

然而这一遭,《折荆》熟悉的曲调在春秋代序奏响时,雪龙的心绪却前所未有的复杂。

隔着二十年的时光,曲中所描绘的场景,激昂的战场和将士早已成为了点春江边的一掬黄土,谱曲的人也死无葬身之地,甚至连这支曲子都成了被明令禁止的存在。

因而,蜀君要她奏这一曲,此刻就显得有些意味深长了。

雪龙一边拨弦,一边用余光去瞥王座上的国君,心中仍摸不透国君的想法,可唯有一个念头却逐渐明晰——蜀君在暗中敲打她。

还能为了什么?无非是警告她不要再试图去查阿姐的案子罢了。

这些日子,她四处打听月银沙的消息,行事并未遮遮掩掩,想必是有人存了心眼,将她的行踪报到了国君这里。

想到这里,雪龙蓦然心惊,拨弄琴弦的手指微微一顿,手中的琵琶“铮”的一声,刹那间发出了裂帛一般的杂音。

胸口里一颗心快要跳出胸膛,雪龙保持着怀抱琵琶的姿势擡起头来。

一室昏暗中,她对上了高座上那瘦削的男人,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。

“罢了,就弹到这里吧。”

......

雪龙靠在门前的立柱上,望着庭院里雨打树叶,慢慢平复心绪。

片刻之后,早些时候引着自己进宫的宫女悄无声息出现在了庭院的尽头。雪龙休息了片刻,终于直起身来,撑开油纸伞,沿着来路慢慢向回走去。

离开春秋代序之前,她最后回身向后看了一眼。

只见殿宇周遭烟云缭绕,一缕轻烟从屋后缓缓升腾起,极尽风雅。

而此时此刻,春秋代序之内——

黑暗里,蜀君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姿态,坐在王座之上。像是终于抑制不住似的,他低低地咳嗽了两声,然后沙哑着嗓音开口。

“你已经听完了这一整首曲子,现在能确定,那晚灵均带去的女郎是她么?”

话音落下,内间的屏风之后缓缓走出一道身影。

昏暗的光线照在那青年脸上,正是沈行藏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