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客来(三)(1/2)
仙客来(三)
12月,大雪节气彻底拉开了冬季序幕。
古人云:大者,盛也,至此而雪盛也。国内北方各地已经下了好几场雪,而羊城仍像一个不肯穿上棉袄的倔强小孩。
街上熙熙攘攘,珠江波光粼粼,倒映着霓虹灯光和自然星辰,偶尔还能看见结伴觅食的鹭鸟。与直线距离一百多公里外的港城比起来,截然不同的城市风貌。
办完最重要的事,时间慢了下来,两人就地在路旁小店吃了碗云吞面,终于完成了很多天以前的云吞面之约。
从街头慢慢散步回酒店。
“挺不错的,”纪鸣舟提着斋卤味小店买的斋烧鹅,“物价也不高,几蚊鸡就有一大袋。”
斋烧鹅的口感令他惊讶,除了名字,其他同真烧鹅没有一丝丝关系——用鲜腐皮沾上卤水汁油炸。
贝静纯成年前回来过两次,顾着办事,都没出门逛。就算小时候住在这座城,也不记得哪样东西挑味好吃。
“其实一切显而易见,”纪鸣舟臭屁起来,“跟我一起出门才好。追根究底,是我好。”
“系啦,系啦,老纪最好啦。”
“纪太,请问,跟我结婚后,快乐指数是不是得到了显著提高?”
纪鸣舟凑近她,鼻梁几乎到抵到她的,“我看你今日笑容没下来过。”
那是因为还有值得她开心的事。她清晰地看到他深邃眼瞳里自己的面容,这目光似一座令人心安的堡垒。
“老纪,”贝静纯下定决心,认真道,“我想讲一个‘刀下留城’的故事。”
古建筑是历史的活样板,1978年,几位建筑学者在国内调研,目睹许多地方都在大拆,拓宽马路,筑起楼层。建筑学者们忧心如焚,立即找了相关部门建议停止这种破坏性的建设,并主动提出来帮政府做可持续发展规划。
牵头人姓方,在没钱没人的情况下,手绘了大量古建筑,很快做出了一套领先的保护规划方案,使得众多老建筑得到保护修缮,重获新生——守住城市记忆,这套“刀下留城”方案至今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,出现在建筑史的教材里。
后来,从故宫安装避雷设施得到灵感,方修带领学生们设计出了适应不同建筑类型的防雷装置,有效地减少了古建筑遭受雷击而受损的情况。
再后来,古建筑灵官楼火灾,方修替学生挡下了一块落下的沉木,永远地留在了他热爱的事业里。木质结构的建筑物,很快在大火中被烧毁。
时至今日,这份遗憾才得以弥补。
燃烧一场,那些残垣废墟烧成灰烬,又从这灰烬中长出新绿色的芽来。
历时五年,灵官楼的修缮重建圆满完成了。修缮包含山门、二门、东西配殿、三处建筑遗址及整体院落环境——完成这些的人,是方修曾经的同事,他资助的学生,还有贝静纯,还有......
这也是贝秉亮和胡秀美口里的那“十几口人”,贝秉亮知道实情,为应付难缠的胡秀美,编出了方修在羊城还要养另一个家。
何止一个家?贝静纯清楚记得爸爸日记本里的每一个心愿,她接过了接力棒,接过了这位古建筑守护者的泪水与坚守。
今年夏天,方修资助的最后一位学生也顺利考上大学。她的肩膀卸下了重担,可以暂时停下来喘口气了。终于不用每天都来确认一下天气预报:灵官楼再也不惧坏天气。
讲到这里,贝静纯用力抿住唇,心潮汹涌,怕是再多说一个字便要从眼里淌出热流。明明是一件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情。
“我听到的,更像是一个数十年薪火相传的光阴故事。”一只手温柔地落在她头顶,抚了抚,“如果能早点认识你就好了。”
纪鸣舟心疼贝静纯,懂得她的难过和沉默,此刻语言是苍白的,过去数千个日夜里,贝静纯在独行。纪鸣舟不觉得自己是有大理想的人,现在他想填满她的心灵。
贝静纯张口想说点什么,纪芸珍一笔关键的资助是雪中送炭,那天她们坐在天星码头旁的西餐厅里,达成一致。
擡头看到纪鸣舟眸底的一片柔光,清澈透亮。她咽下了要说的话。
初冬,入夜的风带齿,密密地咬人。
贝静纯缩了缩肩,裸露的脖颈处起了一点鸡皮疙瘩。纪鸣舟脱下外套披在她肩头,在她婉拒之前问:“羊城还有什么好吃的宵夜?”
带t着纪鸣舟温度的外套笼罩过来,还来不及说什么就被他带走了思路,贝静纯下意识地拢紧外套,“我们去喝酒吧!去庆祝好事,去遇到更多好事。”
不过......她拧眉思考:一个沾酒就醉,一个负伤在身。
纪鸣舟随即就笑了,像是能把她看穿,“走吧,我请你喝杯果汁。”
“你也不能喝酒。”
“那我也点杯果汁。”
******
纪鸣舟真的把她带到了酒吧——没去沙面的酒吧一条街,就在酒店的行政酒廊。
沙面这一片区,在民国时期聚集了十多个国家的领事馆、数十家银行和洋行,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在此居留。
行政酒廊晚上有钢琴演奏,氛围舒适怡静。客人多是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。
面对满目琳琅的酒瓶子,纪鸣舟先给贝静纯点了一杯鲜橙汁。戴着白手套的调酒师来自波兰,纪鸣舟说了一串外文,乡音亲切,引得调酒师笑声朗朗,没多久跟他递了杯红彤彤的番茄汁。
纪鸣舟仰头,喉咙一滚,淋漓尽致。
贝静纯好奇,指着他的杯子问:“好喝吗?”
“你试试?”男人的声音很低沉,像夜色里淙淙流淌的山泉。
贝静纯举起那酒杯,也学着他动作一饮而尽。辛辣的感觉从舌尖开始一路蹿烧,“咳咳......纪鸣猪!这根本不是果汁。”她剧烈咳嗽起来。
纪鸣舟得逞地笑,伸出手拍她后背,帮她顺一口气,“酒逢知己千杯少,今夜共饮一杯酒,我们也算知己了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