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91 章(1/2)
第91章
顺德帝几乎是落荒而逃。
上一次这般失态,还是在无意间撞见那干明殿后的十三座无名碑。
长明灯经久不灭,烛台纤层不染,焚香缭绕……
是忏悔吗?
还是怕那冤魂来寻?
顺德帝冷笑,可他不怕啊!
他不怕黔宁二王冤魂来缠!
他要这天下权柄尽归他手!
他要告诉天下人,他的皇位来得名正言顺!从不是谁的愧疚!谁的偿还!!!
重金之下,必有勇夫。
伏末时,捷报频频传来上京。
满朝文武大臣,皆松了口气。
上京百姓也欢欣鼓舞,巷子里满是打月饼的香味。
姜芷妤将梁娇娇送来的新茶炒过,待得凉透,往那羊乳里添一点,在放一勺凉饮子里用的芋圆,一同煮沸。
她扭头,没瞧见人,扯着嗓子喊:“姜小二——”
片刻,姜止衡抱着课业过来了,“做甚?”
姜芷妤殷勤的将那碗羊乳茶放到他面前,“尝尝。”
姜止衡:……
麻了。
一日喝三碗,谁遭得住?
姜止衡静默片刻,委婉道:“我也不是那么想长高。”
“好喝的,我尝过了。”姜芷妤满脸真诚道。
姐弟俩对视片刻,姜止衡默默挪开眼,心想:骗人,上次、上上次、上上上次,她都是这样说的,可那东西是苦的,要么就是腥……
姜止衡不情不愿的放下手里的书卷,接过她递来的银匙,苦着脸尝了一小口。
唔?
甜的!
皱巴巴的脸在瞬间放晴,姜芷妤在旁哼声得意,“没骗你吧~”
姜止衡又吃一口,温吞点头,“这次的好吃。”
“你没尝出什么?”姜芷妤拧眉问。
“什么?”姜止衡擡头,面色疑惑。
“这次的羊奶,我还添了些红豆泥。”
姜止衡垂下脑袋瞧,“哦,难怪颜色与先前不一样呢。”
姜芷妤:……
中秋节时,‘勒马听风’上了新茶。
不同于先前的团茶,此次的新茶乃是专门替姑娘、娘子们备的。
以茶做底,添以羊乳,可加芋圆、红豆等物。
茶香不同,羊乳茶自也是不同的。
后院里置了两口锅,特意用来煮羊乳。
‘勒马听风’的热闹又上一层楼,有些不爱琴棋书画的姑娘听闻,也会专门来尝尝这牛乳茶是何滋味。
自古来,猪羊肉难免腥气,羊乳牛乳更甚,只此物温性滋补,许多闺阁贵女虽是不喜,也只能捏着鼻子喝。
而‘勒马听风’的羊乳茶,半分腥味也无,一时间客满盈门,那些个郎君愣是被挤在门外难行。
后院劈柴,煮羊乳的两个堂倌儿都要哭啦!
姜老三来帮忙劈过一日柴,回家时胳膊都擡不起来了。
翌日,姜芷妤便新添置了三口大锅,又雇了两人来劈柴烧火。
如今的生意,当真是应了从前梁娇娇说的那句日进斗金。
姜芷妤却没将方子写下送去金陵。
上月得信儿,梁娇娇信里囫囵写了句,那信好像被人拆开过。
如今官驿送书信,皆会往信口处盖一火戳子,若是拆开再想合上,便要重新盖戳,可那细微处,总是难严丝合缝。
宁可信其有,姜芷妤将那话放在了心上。
不过,这些时日,她也没闲着。
芋圆、芡实,莲子,红豆泥……
“出事了!”
姜芷妤手一抖,木盆里泡着的芡实洒落满地,她木着眼朝外瞧去,日光刺眼,那来人身影虚虚晃晃。
所有的感官在霎时静止,她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,一下接着一下……
“九江之战!我军大败,圣上身中两箭!”
声音由远及近。
姜芷妤缓缓回神,半晌,方才惊觉,面前白衣羽扇之人,她并未识得。
姜芷妤没有一瞬比眼下更庆幸。
是未识之人,不是给她送信的。
是顺德帝,不是沈槐序。
而事实,远比坊间传言更甚,哪里是大败二字可详尽?
黔平二王佯败,引得顺德帝渡江追袭,三万人马只剩的数千,尸骸遍野,蚊虫不散。
顺德帝身中两箭,危在旦夕,被敌军围困百浮山。
王焕接得战报,当即晕倒了。
朝中之事,皆落在了李甫宰手中。
李甫宰当即唤来了郑英,令其带着羽林卫南下百浮山,营救圣上。
郑英都未听其说完,转身就走。
朝中众臣人心惶惶,也没心思听李甫宰发脾气,各自散去。
消息不胫而走,传到坊间,便只剩了这一句。
姜芷妤扯了扯后背被冷汗浸湿的衣裳,眼前发晕的紧。
堂倌儿听着动静,匆匆跑来,“娘子可是身子不适?”
姜芷妤摇摇头,口干舌燥,怔怔然道:“我想回家。”
城东不比城北,还未得信儿。
晴娘今日歇息,正闲来无事替她晒莲子。
听着门外动静响,出来瞧,见着姜芷妤回来,面色微诧,“今日这般早?”
只刚过午时。
寻常,姜芷妤晌午若不回来,定是要等得傍晚时茶楼关门方归。
姜芷妤擡眼,还未言,眼圈先红了,“阿娘……”
半晌,堂屋里,姜芷妤枕着阿娘的腿睡着了,眼睛红着,鼻子也是。
晴娘有一下没一下的打着蒲扇,怔愣许久,终是叹了声气。
往后半旬月,姜老三也无心做生意,每日往城北跑去打探消息,一蹲就是一日。
姜芷妤瘦了些,整日的在后院捣鼓那些茗茶。
入秋时,勒马听风上了新口味的茶饮。
上京的秋日比金陵早。
夏日里的薄裙衫浆洗罢,都叠好放进了箱笼里,等明年再穿。
今日天晴,日光烈。
姜芷妤陪着阿娘去玉带河畔洗衣裳,娘俩端着木盆刚回来,便见姜老三急吼吼的从院子里跑了出来,面色因激动而通红。
姜芷妤心口骤然紧缩,落去的目光有期待,也有紧张。
“你不是出门了?”晴娘问。
“有信儿了!”姜老三神情激动,“沈槐序与宁王世子跑去跟叛军议和了,说是黔平二王已退回封地,大军要回来了!!!”
姜芷妤心口停了一瞬,继而又变得迅猛。
要回来了……
深秋时,南城出现了一座积善堂,据说是那位团茶娘子所筑,请了教书先生来,不问男女,不通年幼,不收束修,皆可来积善堂听学。
十一月初三,顺德帝引军返回上京,群臣在北城门接迎。
街道上,百姓围观,却是鸦雀无声。
‘勒马听风’三楼之高,姜芷妤在那回京队伍中,看见了沈槐序。
似有所觉,他朝这边擡了头。
四目相对的瞬间,眼泪几乎是夺眶而出,姜芷妤想躲,又想多看他一眼。
车马很快驶出街巷,姜芷妤看见了他唇动了动,片刻,擦擦眼泪,瓮声交代堂倌儿几句,出了茶楼回家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