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魔法 > 嫁反臣 >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请命

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请命(2/2)

目录

“当年怀渚被诛之后,上京城中忽然风靡起一本叫《楚地英雄传》的话本,似是以先帝和怀渚为原型,写了先帝的开国称帝之路。然那话本中对怀渚的原型多是溢美之词,对先帝的原型却多有贬义。

怀渚死后,其拥趸者仍是不少,民间隐有传言称先帝诛杀有功之臣,是行不义之举,然当时的先帝对怀渚可谓深恶痛疾,又立佞臣碑警示众人,这话犯了圣怒,遂先帝亲自下诏将之列为禁本,私藏传阅者死。

既得帝令,兵马司的人便全城查抄,凡被当场查出私藏禁书者,就地格杀!朝堂上亦有人利用此机构陷他人,一时满城风雨,护城河内的水都被染成了红色。直到后来先帝觉得事态有些不可控,市面上也再寻不到这禁书,这才召回了兵马,平息此事。”

葛重芳摇头:“不料至建元八年,此禁书又重现民间书肆,各大书肆再次被抄,兵马司抓的人数之众,竟连刑部和京兆衙门的牢房都关不下。那些与禁书直接相关之人被尽数斩首,其余人也服刑数年,那次之后,上京城中书肆数量锐减,不得不由官府重振。”

“可如今竟又出了一本禁书仿本,还是在翰林院中!虽说不知者不罪,可那毕竟是先帝禁令,圣上会如何处置,老臣也实无把握。”

如此看来,当今世上应是鲜有那《楚地英雄传》的原本了。

容姒微微一哂:“虽是先帝禁令,可若是先帝有错,其令也当奉为圭臬么?”

喻良臣倏尔擡眸,双目之间似有锐色一闪而过。然容姒几人未曾注意他的异样,只因葛重芳闻言亦是面色大变,惊道:“殿下慎言!”

容姒却道:“只因一本话本便叫上京城中血流成河,人人自危,难道是明君之举?人言可畏,可若因畏惧人言便要捂住天下人的嘴,又如何叫天下人心悦诚服?”

道理谁人都懂,可有两次文狱为鉴,不可谓不叫人胆寒。

容姒起身行礼道:“容姒有一不情之请,望诸位大人敢为天下先,阻这一场腥风血雨!”

葛重芳怔了怔,看着容姒神色几变。

“翰林院诸位大人皆是天子近臣,亦有谏言之权。若翰林院不够,还有内阁,内阁不够,还有天下读书人。为人臣子,非谨遵上令方为忠君,规帝王言行,为生民计,亦是直臣。此间道理,本宫尚且知晓,何况诸位大人皆饱读诗书,乃天下文人楷模?若重蹈禁书文狱之覆辙,焉知百年之后,父皇与先圣不会为天下人所诟?”

“且当今学子或无有看过《楚地英雄传》之人,可看过《仁兄传》的一定不少。若依先帝禁令尽数杀之,岂非叫天下学子心寒,日后又有谁人敢以科考入仕?”

容姒目色渐深:“法不责众,何况本是无罪之人呢,故容姒以为,书或可禁,人,绝不能杀!”

葛重芳胸中微震,昭明公主素在深宫,都说其性子骄矜,不通文墨,可今日观其言行,分明胸有丘壑,所虑甚远。她一深宫女子在禁卫军前尚有直言不讳的魄力,他们这些翰林老臣却没有上书谏言的勇气么?

“殿下的意思老臣明白,这封谏折,老臣来写。”

另几位学士亦道:“臣亦愿上奏。”

翰林院诸人十之八九都给了回应,就连吕拾也表了态。容姒心下微松,唇角弯了一点弧度,一转头却对上喻良臣的眼。

他那一双眼素来若寒潭静湖,波澜不兴,可此时此刻却似有风云搅弄,墨色正酣。

容姒不懂其间神色,只将笑意一收,撇过了头。

***

夜凉如水,风声自窗棱缝隙间挤入,呜咽着裹挟得小吏掌中的烛台火光摇曳不定。

此间侧室唯有一方长几,一张小榻,小吏引了烛火,又去抱了床被褥来,赧然道:“翰林清苦,这里本是午间给大人暂作休憩之地,委屈殿下了。”

下午柳历新回来之后立时命人好生护送葛大人回府休养,又同诸位翰林士告罪,命禁卫军撤到了翰林院外。虽仍不许众人出入,但也没再提要将修书的官员缉拿,晚间还送了汤饭和被褥,与之前相比,可谓客气周到许多,显然是东宫那位发了话。

唯有容姒,像是被刻意忽略了。

柳、顾二人对她处处敷衍,禁卫军却严防死守,不许她回露华殿,倒是翰林院诸人心有不平,又将人暗骂了一通,却也只能替容姒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,委屈她暂住。

容姒谢过小吏,独自拢了被子,盯着长几上的那盏烛台,过了片刻,竟也隐约有了些睡意。只是这间屋子的窗关不严实,容姒歪在榻上,总觉得有风从头顶拂过。

恍惚间,似闻一侧的窗棂被风吹得轻轻一夹,灯火跳跃了两下复归平静,那头顶阵阵幽凉的夜风也似被什么阻隔,室中一片静谧。

容姒满意地将脸往被褥里埋了埋,心道若是连那似有若无的一点焦味都一并祛除就好了。

焦味?

容姒勉强撑开眼,入目已不是长几上的灯火暖色,而是一截明暗相间的青色袍摆,垂落的袖口至下衣处皆有被火灼烧过的痕迹,焦黄发黑,扭曲了丝线暗纹。

容姒神思回笼,不由骤然一惊支起半身。然小榻细窄,慌乱之间容姒重心一空,竟是径直往外扑去。

预想的疼痛未至,额上却传来一片微凉触感,好似夏日浸在湖水里的青翠菏叶,又似冬日里被暖炉烤化的融融碎雪。

来人竟是伸手,稳稳托住了容姒的头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