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96 章(2/2)
但显然,说了等于没说。
宁映:“......”
好好好,不说就不说。
她才不稀罕。
她不满地抿了抿唇。
气得想回府。
转身走了一步,又转回来。
“记得注意安全。”
“自然,”齐深想起什么,笑了一下,“然后呢?没了?”
宁映茫然:“什么?”
“这次怎么不说收到两个字了。”
“......”宁映想起来,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脸颊,“我那是手冷,冬天太冷了。”
“好了,知道你怕冷。”
“嗯。”
突然吹来的风,吹落了好些树叶,在地上又铺了一层黄。
宁映突然擡头,“你喜欢我吗?”
齐深一顿,“你怎么会这样想?”
宁映盯着他,“你就说有没有?”
齐深侧目,不经意间躲过她的目光,负在身后的手指蜷起,“没有。”
宁映眼睛一亮,松了一口气。
她就说嘛,小时候他们分离的时候,还那么小,又那么多年没见,小孩子哪来的喜欢。
话落,便见她的眉眼一松,齐深轻阖了一下双眼,压下心中的混乱不堪的思绪。
他睁开眼睛,话语平常,“嗯,我得走了。”
“你.....记得好好吃饭,好好睡觉。”他克制地收起想要伸出去的手。
宁映没怎么注意,点了点头,有些不舍,“你也是。”
“我在京城,等你回来。”
......
日子也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。
京城内皇帝不出面,前朝拥立端王登基的声音也越来越。
没多久,从北疆也传来北夷入侵的消息。
如今战事当前,百姓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,只知道他们需要一位国君庇护他们,而这位国君是谁都好,只要是活人。
只要能抵挡北夷之人不南下,护佑他们不被北夷蛮人侵扰。
无论是谁。
梅尚书得了大部分民心,行为和态度越发放肆。
而当事人端王,每日闭门不出,完全像是没有听说过这事一样。
难得有一天贺时停清醒过来,拖着病体上了朝,但以梅尚书为首的一方竟然公然在朝堂上逼宫。
皇帝大怒,扬言要将逼宫之人杖毙。
已经完完全全是一个临终前还舍不得放权的贪婪皇帝模样。
说着真的唤人来要将梅尚书拉下去砍了脑袋。
宁映在纸上绘了些谱子,一边听锦书说她这些天听到的消息。
她听得也来了兴趣,“然后呢?”
“然后,”锦书一脸严肃,“当时不知怎么从哪涌上人,手持刀剑,将上朝的大殿团团围住,剑指陛下。”
“幸好,陛下也安排了人,锦衣卫、禁卫军什么的都来了,这才将梅氏逆贼拿下。”
“剩下的姑娘你也就知道了。”
宁映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“不知道。”
锦书现在情绪十分高涨,“姑娘,那我和你说说。”
“后来,梅尚书被拿下,梅氏一族也被下了狱,就连梅老将军也没能幸免,以及那些与梅尚书牵连的反贼。
当日大殿之上可是血流成河,陛下杀了好多人,听说十分可怕。
梅尚书甚至想拿出先帝留下护佑梅家的遗诏,陛下拿出了好多证据,压得梅尚书根本擡不起头来。
没想到梅家竟如此过分,陷害忠臣、勾结北夷、贪污饷银,刺杀陛下简直无恶不作!如今这般下场也是他应得的。”
“姑娘,我还听说,这次北夷突然进犯,就是因为梅尚书勾结北夷之人,只为此次谋反,而作为交换的便是梅家贪污的那些饷银,那些饷银换做粮草。”
“那些北夷之人反过来吃着我们的粮食还来打我们!”
“不过没想到的是,陛下解决了这个心头大患,连病都好了。”
宁映:“......”
贺时停还真是,连这个都安排好了。
这些事情传的满大街都是。
如今百姓情绪激昂,既处理了一大贪官,北夷也接连败退,那些饷银粮草都归还了回来,甚至还夺下了北夷的几座城池。
宁映看着已经完成了大半的谱子,回屋拿了一把琴试着弹。
琴音断断续续,时不时停下来调整一下。
宁璃老远便听见这边的院子想起了琴音,于是便蹭过来,毫不客气地坐在琴边,双手撑着脑袋看着她弹琴。
“二姐,这是什么曲子?”宁璃凑过去看着谱子,“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?”
宁映感觉有的地方不对劲,就停下来,解释道:“我自己写的一个。”
“哇啊!”宁璃睁大眼睛,“二姐好厉害!”
“好听!”
宁映:“......”
看着自己断断续续还没谱完的曲子,弹起来也不连贯,“你确定?”
宁璃眼睛里闪着星星,“那当然!”
“只要经我姐姐的手弹出来的曲子,必定是天上的仙乐,我现在如听仙乐耳暂明!”
宁映斜斜看了她一眼,“什么明?耳鸣的鸣?”
宁璃:“......”
宁璃听了一会,也就聊起了其他事情,“二姐,你说你婚期还差几日就快要到了,可陛下也不说来提亲,甚至连宫中的喜气也没有。”
宁映随便弹了一个音,“宫中是没有喜气,但是有血气。”
“反正也是大红色,有什么不一样。”
宁璃呆呆地看向她,见她表情没什么,但是说话有一种莫名地阴森,她吸了一口冷气,端着小凳躲远了些。
她迟疑着发言,“二姐你的喜好也蛮独特的。”
聊着聊着,明明是艳阳高照的院子都阴冷起来。
宁璃呆不下去,正要找个借口离开这个阴冷之地。
突然有小厮过来,“姑娘,宫中来旨意了。”
宁璃睁大眼睛,说曹操曹操到,她兴奋,“走走走,接旨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