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(1/2)
第36章
寺僧被安置在别处,一众女眷被安顿在了法堂中,十七八人坐在一道,方才那姑娘缓过劲来了,还绘声绘色说起所见之景,众人是又怕又想听,个个缩成一团竖起耳朵来。
“平白就冒出死人的手来?”有人讶然。
“是啊,我只是去院中看一眼的,那断臂就摆在院子正中的石桌上。”
“天啊,竟有这种事。”
“这有什么的。”围坐中有人开口,只见她压着声道:“这万海寺怪事多着呢。”
“啊?还有何怪事?”
尹姝跪坐中蒲团上,将身子微微侧倾,想要听得更细致些。
常言女人众多之地是非多,她觉着不然,分明就是消息多,她都不知有多少偏门消息是如此探听来的。
“自然。”那妇人继而说道,“我们那皆说万海寺灵验,万事通达,还能去孽障,一个个皆来拜,可你们知晓吗?好些人回不去的。”
“回不去?这是何意?”
“听我家那位说,有人前来万海寺祈愿,可人却再没回去过。听人说,这是佛祖中除孽。”妇人说至此处双手合十朝着佛像拜了拜,其余几人纷纷效仿起来,三拜后又说了起来,“说是佛祖见不得业障深重之人,才严惩来人。”
“哪有这般玄乎,每年我们山东府来万海寺的也总有死在海上的,千里之途,难保一帆风顺的。”
“哟,我的姑奶奶,那是你们罢了,我家于山西府,哪里走的水路。山西至辽东有条官道,平日往来皆是官道贯通,路上这么多双眼睛,人岂会平白无故没了不成?”
有人问道:“人怎么死的?”
“那我岂会知。”妇人接着道:“怪就怪在,再过个一年半载的,尸首就在山上寻到了,不过早已是一堆皮包骨。”妇人作声添了句,“那堆白骨……唯独少了颗头颅。”
众人面色齐齐一变,倒吸一口凉气。
“为何会少了头颅?”问话的已音颤。
“人首乃万恶之源啊,许是被阴曹地府的鬼差收了去吧,传闻那阎王殿不就是头骨堆砌而建吗?”
“快莫要说了,莫要说了。怪骇人的。”已有人被吓得捂了耳,若非法堂有差役守着,恐怕就要只身跑出去了。
“就是就是,莫要在佛祖面前犯了忌讳。”光怪陆离之事听也就听了,万不可再深谈了。
众人噤声,又跪在蒲团上叩拜。
一直未开口的尹姝并不惹眼,此时她也是乖顺地坐在一旁不出t声。脑中尽是方才几人的谈话。
来万海寺后死了……先是凭空消失,后寻回时已是一堆皮包骨。
山上。皮包骨。无头颅。
为何她觉得有些熟悉。
……
对啊!她头一日来盖州验的那具尸不也是如此吗?
那具尸少则六月,多达一年,连时日也能与方才妇人口中的传闻对上,尹姝可不信世上有如此巧的事。
再回想那具尸骨,皮肉并非呈现溃烂之态,而是贴合于骨上。再细想近日几事,似乎也能寻着蛛丝马迹,在盐中腌过的尸体会逼出尸水与尸油,尸肉枯干,不正是皮贴骨的模样吗?
这一切……就都能连上了。
虽说如今她也难断其中真假,可也算是有进展了,是好事一桩。
尹姝沉浸自我良久,待想通了许多事,才将杂乱的思绪抛开,这才后知后觉身侧已乱作一团了,不知是因何而起,几个姑娘新妇的起了抽泣声,闹着要离开。
“何时能回府?我不想再待在此地,往后也不来了。”有年岁小的新妇遭逢今日之事心中忌骇,可又无人诉说,心中郁结。
“待大人查清,不就能回去了。”有人在一旁宽慰,还指了指尹姝,“你瞧瞧,这姑娘瞧模样比你还小呢,从一始起就不哭不闹的,你还这般,多臊得慌啊。”
莫名被夸了的尹姝摸了摸鼻尖。
“我是真的怕,禅院我也不愿回去了。”小妇人低眉啜泣,“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见,夜里总有婴孩的啼哭声,我笼夜笼夜的睡不着。”
“稚儿就是如此的,夜里饿了哭吵是常事。”
身侧另一人辩驳,“哪来的孩子啊,我们不都是来求子的吗,我可没在后院见过孩子。”
她话音刚落下,偌大的法堂一阵寂静,只能听见堂外差役窸窣的动静,一众人面面相觑,开口说话的女子察觉到堂内氛围诡异,她不自然地笑了两声,“应当是貍奴,我在后山见过好几只。”
这才破了堂内的死寂,有人应和了两声,“是啊,是啊,我也见过,更何况这貍奴叫声确是与婴孩啼哭声相像,不必多想。”
越是这般说,越是难以自持不多想,这两番下来,已有人不肯说话了,就连听着旁人说话也不愿,在四角寻了个僻静的边隅躲着去了。
有些人见状,也离离人群自顾自了起来。
尹姝双手托着下巴将一切尽收眼底,真心觉着这一趟没白来。
……
尹姝也不知外头发生了什么,更不知卫骧可是一同被带至佛堂中了,只知午膳有人送来了素面,晚膳又吃了顿素斋。
她们被禁于法堂之中直至日暮途径照壁才被应允回禅院,堂中皆是养尊处优的女子,自是不得在法堂这般简陋之地宿夜的。
几人怨声载道的,可还是不得不往回走,有胆怯的姑娘万不敢一人宿在院中了,与人商议好了同睡一屋。差役也无异议,他们夜里轮值看守,本就人手不足,如此倒也省了不少事。
尹姝加紧步子往回赶,老远便见院中点了灯,檐廊下坐着一道身影,尹姝欣然上前,“大人。”
卫骧早已听到她动静,懒懒转过身,“回来了。”
“蔡大人呢?”如今不能下山,他应当还在院中,可不见他在外与卫骧一同待着属实稀奇。
卫骧语调中有浅浅的倦意,“他睡了。”
“睡了?”这么早,这才吃过晚膳就睡下了,这可不是蔡清的作风。
“他身子不适,先睡下了。”
蔡清病了?“打紧吗?蔡大人可吃过药了?”
她眼底的关切随着灯烛忽明忽暗,卫骧恍惚了一阵,“小毛病,睡一宿便好了。”
尹姝放下心来,正事要紧。她将今日所见所闻一字不落地说予卫骧听。
卫骧就坐在那儿静静听着,天边还有些余亮,不多不少,让尹姝看清他面容足以。他将头抵在柱上,望着天放空,可尹姝知道他将她每个字都听进去了,每每她说话之际,他一贯以静默相待,从不打断,只在她稍有停顿时开口。
“邬大人说,他要去请刘大人来。”
“嗯。”在卫骧意料之内,“他不请,本官也会请。单玉堂从前若真是都司之人,刘豫应当认得,请他来辨认一二。”
“大人,如今整个万海寺也一团乱了,我们还需做什么?”
卫骧看了她一眼,“等。”
“等谁?”
“本官将尸体公之于众,盐缸藏尸自然不是秘事。”天色阴霾,这一刻仿若散去,“总要看看,是谁先坐不住的。”
尹姝觉着,卫骧辗转这些时日,就是为了这个人。
卫骧不急于一时,她自然也舒坦下来了,一日波折,尹姝此时也觉着有些乏了,不自觉揉了揉眼。
卫骧见她眼皮子下沉,起身道:“昨夜受累,今日也未妥善休憩,早些歇息吧,有事明日再说。”
“是。多谢大人。”尹姝正欲转身回屋去看一看蔡清。
“等等。”卫骧喊住她。
“大人?”他可是还要交代什么?
“你身后的是什么?”
身后?
尹姝扭过脸去试图往后背看,可任凭她如何使劲儿,也看不到身后有何异样。
卫骧走了过来,视线凝聚在肩胛骨处的外衫之上,“今日你去过哪儿了?”
“就在法堂呀。”尹姝以为卫骧以为自己又胡乱跑开,匆匆解释道:“一整日都在法堂,邬大人不许我们走动,回来时路上也没耽搁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