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(1/2)
第81章
玉丢了,还恰巧是王明珠死去的几日前,若这玉真被旁人拾走,那人为何要将玉放在王明珠身上?
为了栽赃于薛云筝?似乎不尽然,王明珠之死本就与薛云筝和苏玉珍有关,无需“栽赃”二字。
尹姝揉了揉眉,那她当初是如何察觉薛云筝与王明珠之死有关的?
似乎就是因这块玉……只因薛云筝身上有另一块与此相差无几的玉玦。
若无此玉,亦能查到薛云筝,可定要再多费些时日。可有此玉,便是直指于他。
这玉在王明珠身上并不惹眼,若非赤锦偷取,根本无人在意,甚至于王夫人不会知晓那并非是明珠的玉玦。
赤锦不像是偷玉掩人耳目,倒像是蓄意取玉叫人察觉,告诉众人此玉至关重要,且日众人知晓薛云筝与明珠之死脱不了干系,继而以此往后深查。
既如此,那赤锦背后之人是不是从始至终都知明珠与红湘是如何死的,他是不是都看见了?
那此人又是谁?分明置身其中,在背后策动t万事,却作壁上观让人毫无察觉……
策动万事……作壁上观……
……
似乎真有这么一个人。
他以一只无形之掌推着众人走向各自宿命。
此案环环与他无牵扯,可实则他一直都在。
尹姝匆匆起身燃起火烛,又拿起锦盒之中的九连环。
亭山一日,上山之人众多,城中多半的公子贵女皆在,就连苏云山也赶至,他们皆有谋害明珠的嫌疑,而唯有一人,众人皆忽视之。
只因在世人眼中,他根本不能上山。
薛易之……
她想起那日与青玉的话:
‘青玉,也就是说,那日他并未去亭山?’
‘自然。他十余年都拄着拐,爬山,委实为难他了。’
青玉并未见过他,却一口咬定如此。可见近年来众人对他不良于行已根深蒂固。
那日他可否上山无人知晓,而那时他又在何处?似乎亦无人提及。
薛易之不常与人走动,薛家别苑一宴,她却见到了青玉口中“与王明珠说不上话,面都见不着”的他。
当夜茶楼出事,那间茶楼又偏巧也是他的,以他谨小慎微的心思会不知薛云筝派人在他茶楼中动了手脚?是默许还是这本就是他的安排?
翌日在茶楼之时,他亦早已等候,他是不是早知卫骧会去?更巧的是,又正是那时乔茂尸体被人发觉。
还有那日她去白玉堂,又恰巧在酒肆外遇见他,卫骧与王惟善正要查寻乔茂一事,他便适时奉上名录,而那名录之中偏巧就有苏云山。
不对,不是偏巧,而是有意为之。
若亭山一日他也在场,那他必然知晓是苏云山杀了明珠。那份名录,本就只是为了“苏云山”三个字。他并未想过给苏家活路!他想让苏云山死!
若无名录,卫骧也能查到苏云山,只是需晚上几日罢了,而薛易之似是连这几日都等不得了。
那薛家呢?薛云筝呢?如若那枚玉玦当真是薛易之拾到而放在王明珠身上,那他意欲何为,是想让薛云筝死?可薛云筝是他同胞弟弟啊!
还有那日薛家来府上赔礼,青玉说过也是薛易之的主意,薛母还为此谴怒于他。
难怪啊……
她本就疑惑,薛云筝是不是过于心急了些,才听闻“红湘未死”,他便亟不可待前来府中,还举家前来,这不是上赶着叫人抓住把柄?可若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那便不奇怪了。
而那日,薛易之根本没想让薛云筝再安然无恙回薛家,他早知,来王家薛云筝必死,而苏玉珍亦不可独善其身。
薛云筝、薛怀仁、苏云山及苏玉珍,甚至乔茂与王明珠,原来……这些与盐引息息相关之人都得死。
若背后之人是他,所有事似乎皆能说得通了……
最骇人的便是,到头来杀人的不是他,死的并非是他,偷贩盐引的亦不是他,他置身事外,一罪不染,可其实他就在这千丝万缕之中,从未被剥离出去过。
可尹姝想不明白,他究竟为何如此?所图何物?这其中亦有他的生父他的手足,他为何要将自己至亲算计至其中?
不,他是将自己也算计至其中,丧父失手足,家道中落,基业尽毁他也不足惜,如若他当真如此,简直就是个疯子。
他究竟为了什么?
是不是她多想了……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