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吃货的摆摊日常(美食) > 第039章 金黄蝴蝶虾

第039章 金黄蝴蝶虾(1/2)

目录

第039章金黄蝴蝶虾

两日后的傍晚,宋荔亲手做了抹茶山药糕,里头的馅料填了熟莲子与百合,桂花山药糕则是以红枣泥和花生仁做馅儿,取自百年好合,早生贵子之意。

大周朝的婚嫁风气流行这些吉祥的寓意,又因为梅嫣的愿望是做个贤妻良母,在家相夫教子,宋荔也投其所好,做了这些点心。

又去书坊买来一本书册《长安幻夜》,是宋荔平时喜爱翻阅一本的奇幻故事,其中许多故事根据历史素材,加之作者天方夜谭的构思,无聊时翻阅几页小故事,倒也有趣。

喜帖上的地址,距莲花湖不远,宋荔大老远便瞧见悦来客栈。

因一袋小米,梅嫣被父母卖给了牙婆,脱离苦海后,不愿再去寻亲生父母,便留在客栈待嫁。

寻常人家女子婚嫁,即便家中清贫简陋,起码也会挂上红绸布,贴喜字,装扮得喜气盈门,在一众亲朋好友的祝福下,热热闹闹送嫁。

梅嫣的客房冷冷清清,只有个喜婆婆替她整理妆发。

宋荔见了,到楼下寻掌柜买来几张喜纸,借来把剪刀,剪了喜字,贴在窗子上,瞧着有几分喜气。

梅嫣是识字的,宋荔带来的小故事书籍,她瞧着喜欢,还有那些极精致的点心,做得小巧又可爱,在路上的时候可以吃点垫垫肚子,一口一个,不会花了口脂。

宋荔总是这样细心。

很快,客栈楼下传来欢快唢呐声,是迎亲队伍来了。

因为梅嫣没有兄长或弟弟,由新郎背出客栈,一直目送梅嫣入了花轿,迎亲队伍逐渐远去。

宋荔见那渔夫郎常年靠打渔为生,有着古铜肤色,身形健壮,生得浓眉大眼,国字脸,很正派的长相,看着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。

梅嫣得偿所愿,只要两人和和美美,以后过的日子不会差。

*

同郑家打了声招呼,同意她可以搭建面包窑。

这日午后,宋荔拿着完工的图纸找到瓦匠工,询问自己的一些想法是否可行?

那瓦匠工一开始漫不经心,得知她要建个烘焙窑,这种活儿,要不了半天功夫就能干完,难免有点瞧不上,。

等拿到图纸瞅了两眼,面色逐渐凝重,图纸上的这种窑,比时下的烘焙窑的步骤简略了许多。

又听宋荔说到用土陶瓶或是珍珠岩,可以起到隔热保温,在行业里做的时间长了,渐渐也积累到一定常识,珍珠岩的确可以隔热保温,但是用土陶瓶是否可以起到隔热保温,他就不大确定了。

再看宋荔,能画出砖窑图纸,便知她不是外行,瓦匠工给了个公道价。

来时,宋荔也对比过几家,这个价格还算实诚。

这家瓦匠工给郑家修缮过房屋,手艺不错,不偷奸耍滑,给雇主用最少的料,做出最好的效果,郑明珠家的院子修缮得漂亮极了。

宋荔上询问郑家时,顺便问了瓦匠工的地址,才寻摸来。

对方给她拟出一张材料单子,双方约定了时间,宋荔预付十文钱,当做定金。

之后的两日,宋荔一有时间就上市集采买青砖、糯米、珍珠岩等基础建材。

陆陆续续,花费三日时间,终于将单子上需要用到的材料采购完毕。

第三日,宋荔卖完凉皮回家,瓦工匠已按照图纸砌好了底座,铺上珍珠岩,之后用青砖砌成拱圆形的脑袋,留出左右两只耳朵充当烟筒,用木棍固定,收拢窑口,抹上糯米灰浆,点上干柴,直到糯米灰浆被火焰炙烤干水分,就可以投入使用。

宋荔下午出门摆摊时,面包窑上的糯米灰浆还未彻底干透。

现在天气热,等她傍晚收摊回来,宋荔查看面包窑的糯米灰浆,似乎可以投入使用了。

立马按捺不住要尝试一番,她往面粉里添了鸡蛋清,转换成高筋面粉,之后按照面包的做法,用清水和曲粉揉出面团,分成一个个面剂子,揉搓匀称,往铁质模具里刷上一层油脂,送入提前烧好的窑里。

因为第一次制作白吐司,没掌控好烘焙时间,导致烤出来的吐司表面微微焦黑,卖相不佳。

烤糊的吐司,揪掉外皮也可以吃,宋荔留下两个,剩下的扒去焦黑表皮,将吐司切片,放到窑里继续烘烤,烤干掉水分。

之后利用工具研磨,将干干脆脆的吐司肉磨成碎碎的面包渣。

宋荔倒出一部分使用,剩余的存放到干竹筒里。

以葱姜水和佐料浆好的青虾,蘸着一层蛋黄液,裹上面包糠,下锅油炸。

随着滋啦声,锅中热油不停翻滚,升腾的油烟携带着一股奇香。

灶台的温度高,陆承用袖子擦拭掉热汗,从灶膛里擡起头来,见她用漏勺捞出金灿灿的虾。

一贯不怎么注重口腹之欲,此刻他闻见这股油酥香气,也被吸引了注意力。

见宋荔又是烘焙,又是给青虾仁开背,抓出浆,一道菜肴的步骤竟是如此复杂。

陆承回味着方才吃到的吐司,蓬松柔软,有点像馒头,又跟馒头不一样,有一股子好闻的香气,说不上来是什么:“这是什么菜?”

“黄金蝴蝶虾。”宋荔盼着想着做面包糠,此刻终于复刻出了心心念念的炸货,心情颇好。

她一面给蝴蝶虾过滤掉多余油分,一面又用筷子夹来青虾裹着金黄蛋液,面包糠,置于油锅里小火慢炸,再用大火复炸一遍,炸得酥酥脆脆。

院里种植的菜苗苗抽条后,每隔三五日浇一次水,如今已有七八公分高,当初撒下的菜种有些密集,白天木湘湘来家里找她玩耍,提醒着她们间苗。

蔬菜生长密集,会争抢阳光、肥料和空气,及时疏苗,这些蔬菜获得充足养分,才会长势良好。

下午两人间苗,疏出来的菜苗扔掉怪可惜,被宋荔摘掉根系老叶,清洗淘洗后,下锅清炒,便是一道爽口的美味时蔬。

将饭菜端上桌,宋荔去东厢房喊干娘吃饭。

敲开房门,周万春又在做刺绣,宋荔没好气:“咱们家不缺钱,怎么又做针线活儿,这个对眼睛不好。”

“闲来无事,打发时间。”周万春放下手中针线簸箕,收拾着起身到堂屋吃饭。

见桌上又有宋荔新做的菜式,周万春和陆承纷纷尝了,对她给予夸赞。

一碟子黄金蝴蝶虾,不仅色相好,味道更好,外酥里嫩,裹着一层薄薄的香酥炸粉,里头的虾仁嫩而弹牙,口感层次分明,周万春每口都能咬到鲜甜虾肉。

跟白灼青虾的口感不同,白灼虾需配上蘸料汁,吃的就是虾仁原本的天然河鲜甘甜。

宋荔的做的蝴蝶虾,色泽金黄,形似翩翩起舞的蝴蝶,省去了剥虾的繁琐,一口下去酥酥脆脆,口感偏香酥,不如白灼虾天然,却也自有一番巧思,竟是百吃不腻。

三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,一盘子蝴蝶虾很快见了底。

周万春又尝了清炒菠菜,许是自家种出来的,吃着格外香。

吃着自己种的蔬菜,心底生出了许多满足感。

饭后,陆承品着自己带来的茶,宋荔同他说道这几日卖冰粉的所得利润,毕竟他也是合伙人之一。

前几日试营业做了四十余斤冰粉,每日都能卖完,随着积累的顾客越来越多,宋荔不满足现状,又买来只木桶,现在每日能做八十余斤冰粉。

添了冰块、冰水,约莫每碗冰粉七两,一天能卖出两百三十碗不等。

刨去缴纳的商税、冰块、红糖浆和干柴,平均每碗冰粉利润能得2.4文,每日能进账五百五十余文钱。

按照这样算下来,一个月能挣得十六两零五百余钱。

她与陆承的分账不算商税、冰块和红糖浆,这些由宋荔包揽。

按照每碗冰粉三文钱,三七分成,大概他能分到六两零两百多文左右的利润。

从蜀地到凤仙郡的运费,只有陆运比较昂贵,因都是些不值钱的货物,不需要请镖局护送,更无人会打劫这些无人在意的浆籽,运费将近二两银子。

走水路运输的商船更便宜了,因不是贵重物品,雇人将几只麻袋装的浆籽往货舱一扔,一路乘船来到凤仙郡,花几十文,就能在码头雇到一名廉价搬运工,又二十文雇一辆牛车送到城中,运输这些货物,总花费不会超过三两银子,所以陆承还能赚到一些银两。

比他做捕头一个月的月俸还高。

即便陆承不差这点银子,可他在蜀地购置的几座山脉,每年都得花钱雇人清理这些冰粉草,如今挣得的利润,用来雇人,不需要额外花钱。

所以,宋荔认为她们的合作是双赢。

不提现在每日的冰粉不够卖,宋荔还打算多做些去卖。

冰粉是季节性的小吃,趁着现在酷热暑夏,挣上一笔,等秋高气爽,就卖不了了。

陆承认真倾听,丝毫不会因为宋荔的小摊生意,因此看轻她,反而目中带着欣赏。

她很坚韧,一些不起眼的食材,都能被她烹饪出一道惊艳美味。

靠着支摊卖小吃,挣来的一文一厘钱,让她挣脱了枷锁,就像她说的,她们女子也能自立。

她像旷野里不起眼的杂草,拥有着野蛮生长的生命力,不管在哪里,她都会活得很好。

她是生命里的一缕鲜活绿意。

他能奢望抓住这一缕葱郁吗?

“挣到这么多啊,很厉害。”陆承发自内心的夸奖。

他靠着母亲留下的家产铺子,可以过着优渥生活,如果说叫他做生意,肯定不及她。

谁会讨厌被人夸夸啊,宋荔也喜欢听好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