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吃货的摆摊日常(美食) > 第043章 黄油曲奇

第043章 黄油曲奇(2/2)

目录

当黄油曲奇出炉,这股子油酥奶香味儿,满屋飘香,引得冷水铺子的掌柜和他的几位帮手们频频侧目望来。

宋荔将曲奇放在一旁晾凉,开始教郑明珠如何包糯米滋。

郑明珠很聪明,看一遍便学会了,捏着熟糯米面团,包上橙黄的芒果果肉……

给宋荔当帮厨,才叫她混进沈府,郑明珠没忘记自己的职责,手上动作麻利,包得又快又圆。

*

沈府竹园,受邀的宾客大多到场。

沈书兰和何芸玉正在招待宾客,听闻杨安慧的马车到了,立即带人到府门迎接。

沿着廊下穿行,来到竹园。

八月份,正是一年之中最暑热的时候,沈府的竹园栽种了一片茂密青竹,日头晒不进来,凉风习习,空气里携带着湿润泥土,还有竹子的芳香。

杨安慧被请入凉亭,这场诗会正式进入高潮。

摆开琼筵,坐赏名花,沈书兰新得了盆建兰异种,世家公子们便以兰花为题,即兴作诗一首。

那些奔着博杨安慧欢心的公子哥儿,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,有的现场七步成诗,有的一时情急做不出诗句,当即抚琴一曲……

也有不乐衷攀附知府之妹,过来凑个人数的,不做诗,不抚琴,不展示个人才艺,坐到角落里,看这群平时傲得没边的公子哥们,此刻见了杨安慧,像是求偶的公孔雀般。

展示才艺中途,沈府的下人们鱼贯而出,手中捧着托盘,是一些消暑的冰饮和点心。

恰好杨安慧有些口渴,打眼一瞧,点心有碧涧豆儿糕、茶果子、红盐荔枝,水果糯米滋,另有一种看着平平无奇的淡黄色圆形薄脆饼。

水果糯米滋,杨安慧在东兴楼买过几回,皮子有些发硬,图个新鲜,此刻以为是东兴楼的点心,看过一眼,便挪开。

倒是那些形状可爱的茶果子,吸引力她的注意力。

拈起一只栩栩如生的莲蓬茶果子,叫她想起五月份时,她、阿兄和陆大哥一起在莲花湖采摘到的莲蓬,嫩生生的莲子,清甜多汁。

尝了口茶果子,忽而鼻下飘来一抹醇厚的奶香味。

杨安慧嗅了嗅,那股子甜蜜诱人的奶香,似乎是从一碟子圆形薄脆饼子散发出来的。

本来见它平平无奇,忽略了去。

此刻被这股甜香诱惑,勾得她情不自禁拈来一块,等回过神来时,牙齿咬下一角,吃惊:“好酥,油香不腻,浓浓的奶香,有点像桃酥一样酥香,又比桃酥多一些奶香。”

杨安慧忍不住询问宴会的主人:“这是什么点心,怎么之前我从未见过?”

别说杨安慧了,沈书兰也是今天头一次见,后厨房要做的点心,都是提前报备过了,难不成是冯掌柜临时新增的点心?

沈书兰朝身旁的丫鬟看去,对方摇摇头表示不知,小翠却越众而出:“杨小姐,这是我们小姐聘的厨娘做的点心,名为曲奇。”

沈书兰给小翠睇去个赞许的目光,又嫌身边的丫鬟木讷,跟桐油灯盏似的,拨一下亮一下,独独小翠有几分眼力劲儿。

“原来叫曲奇,好奇怪的名字。”杨安慧道了句,忍不住又拿起一块曲奇,小口小口咬着。

它太酥了,酥到掉渣,恨不得入口即化。

浓浓的奶香味儿铺满了舌尖,久久不散,细品间,还能吃到一点点的咸香,口感层次丰富极了。

杨安慧吃了一个又一个,根本停不下来,等回神时,一碟子曲奇全部被她全部吃光了。

一碟子才几片垒着而已,她觉得不够吃。

沈书兰让小翠问后厨还有没有,去取一些,又对杨安慧说:“杨小姐不介意的话,我这碟子里还有些。”

杨安慧被勾起了馋虫,没吃过瘾,便不客气地尝了两块。

此时整个凉亭、竹园,飘荡着属于曲奇的醇厚奶香。

大多数人跟杨安慧一样,是个颜控,第一眼见曲奇不起眼,将它忽略。

又在闻见曲奇的香气时,受到蛊惑般,取来一块品尝,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
卢月琴是见了杨安慧因着一块点心失态,跟着好奇尝了块,一下子因为它酥酥香香的美味口感,沦陷了。

确实有点像桃酥,口感比桃酥还要略蓬松、略酥香几分。

酥酥脆脆,香香甜甜,竟是叫人吃了一块,还想再吃一块。

一眨眼,碟子见了底。

卢月琴此刻的心情同杨安慧一样,感叹沈府真小气,细瓷小圆碟子摆的曲奇,才五六块,根本不够吃啊!

给卢月琴十个胆子,以她主簿之女的身份,哪敢当面刺沈书兰一言半句,官大一级压死人,何况知州和主簿之间,隔着千山万水。

她若敢冒犯沈书兰,不用对方出手,她那主簿爹就能叫她好看。

心里腹议归腹议,在瞧见沈书兰将自己的曲奇献给杨小姐时,卢月琴心中冷笑,这沈书兰平时一脸清高样儿,还不是要巴结讨好知府妹妹!

都是谄媚讨好更上层的官眷家属,谁又比谁高贵?

脑袋里胡思乱想间,沈府的仆役又捧着冷饮送来。

卢月琴的茶几上放置了一盅乌梅渴水、桂花冰雪冷元子、沉香熟水,还有一碗棠梨褐色的冰乳饮,里头添了红豆、仙草冻、花生碎、葡萄干,用勺子搅拌时,里头还有圆柱形的白团。

沉香熟水难得,卢月琴也是喝过的,温良暖胃,对身体很好,有着保健的作用。

人们对于没吃过的东西,往往抱着强烈好奇,卢月琴挖来一勺浸着冰块的乳饮,入口香醇,乳水丝滑,香甜醇厚,回味是清淡雅致的茶香。

只品尝一口,叫卢月琴冷抽一口气:“沈小姐,这是什么冷饮,是哪家铺子里卖的?”

沈书兰看向小翠。

对方不负她的期望,解答了卢月琴的问题:“是方才烹制了曲奇的厨娘做的,她在东市摆摊,似乎没卖过这种小吃,想来是最近研究出来的,许是过不久会售卖也不一定。”

杨安慧原本取来沉香熟水饮了些,养生解渴。

见卢月琴这般模样,于是她也尝试着挖来一勺冰乳饮,入口先是冰冰凉凉,紧接着是一股子浓醇厚重的奶味甜香,末了又是一股子茶叶的清香与回甘。

一素一浓醇,搭配起来,雅致极了。

乳饮久尝不腻,杨安慧咬到里头的圆白色小料,弹弹的,很有嚼劲,能吃到芋头的香甜。

似乎是用香芋做的,又跟粉粉的香芋口感不同,反正瞧着水润晶莹,细腻爽滑,配着冰乳饮,叫杨安慧喜爱不已。

尽管没多久前才吃了午饭,杨安慧完全拒绝不了这碗乳饮,还有里头的香芋小料,每一口都是弹牙的香甜,不知不觉,吃掉了一碗。

等酥山和冰粉被端来时,席上的众人早已吃了个肚饱。

见了从京都传来的酥山,仍是叫众人没忍住尝试一口,毕竟外面冷水铺子的酥山,售价高昂,一份酥山,好几两银子,还需提前预定。

现场所有的官家小姐,也不是日日都会舍得买来吃。

卢月琴也只吃过一回,这次大家都是沾了杨安慧的光,才能吃到这般难得的酥山。

挖来上头的酥,色泽呈淡淡的杏仁黄,酥膏蓬松,入口时绵密,迅速化作一汪香甜的奶液,跟她记忆里吃到的酥山一模一样,美味极了。

卢月琴正感叹酥山的美妙,扫见一旁的冰粉,觉得眼熟,细瞧了瞧,发现是她家车夫常去东市买着吃的低廉小吃。

她咦了一声,吸引来周遭几位小姐的目光,也引来杨安慧的兴致:“怎么了?”

卢月琴不知该不该回答,怕不小心说错话得罪沈书兰:“没,没什么。”

沈书兰见不得她这般欲言又止,直言:“何事这般吞吞吐吐,有话直说。”

得了沈书兰的首肯,卢月琴这才道:“我瞧着这碗冷饮,像是东市卖的一种平民小吃,叫做冰粉,只有一些不入流的贩夫走卒才会买上一碗吃。想起方才吃过的水果糯米滋,又听小翠姑娘说那厨娘是在东市摆摊,不免叫我想起一些传言,沈小姐许是被人哄骗了。”

杨安慧本不爱来这种诗会,看一群男子在她面前搔首弄姿,无趣极了,听闻有辛密,顿时精神抖擞:“哄骗?你说说,何来的哄骗?”

卢月琴下意识看向沈书兰的方向,方才她刻意说出厨娘哄骗,将沈书兰摘出去,希望对方能承她的人情。

哪想沈书兰非但不买账,反而道:“别卖关子了,到底是什么传言,你说说看。”

当事人发话了,卢月琴便直言不讳:“传言说,有个贩子见东兴楼售卖的糯米滋红火,于是偷学了人家的配方,在东市摆摊售卖,很是不要脸。”

沈书兰非但丝毫不怒,反而掩帕轻笑:“怎么我却听那小贩的食客说,小贩卖糯米滋早已有一月之久。不妨,我让人将小贩请来,让她替自个儿分辨分辨。”

说着,便喊小翠将宋荔请来竹园。

小翠来到厨房,直奔宋荔和郑明珠去,冷水铺子的冯掌柜仿佛挨了重重一击,又听闻是闹出了些乌龙,有贵客质疑宋荔,微微舒出一口气。

听了小翠的一番长话短说,宋荔明了,这就是那日沈小姐说的,让她替自己正名。

宋荔瞥了一眼身旁激动得恨不得颤抖的郑明珠,同小翠打商量:“我可以带帮工吗?”

小翠瞄了一眼她身旁的帮手,哪怕布衣钗裙,依旧难掩天生丽质的好颜色。

在厨房见到郑明珠后,小翠曾偷偷知会过自家小姐,今儿这场诗会让杨小姐相看城中世族官家的公子们,可得小心谨慎些,免得出了差错,好处没捞到,惹到一身骚。

小姐倒是大度,当时浑不在意说:“无妨,若是那些公子个个都好颜色,被个美人牵着走,想来杨小姐不屑于这种轻浮俗气的纨绔子弟。”

既是小姐也说了不必在意,小翠便没有拒绝宋荔的请求:“自是可以。”

待小翠转过身去,郑明珠激动得握住宋荔的手。

宋荔拍拍她的手背,要不是见郑明珠做工的时候勤勤恳恳,没有给她撂挑子,才帮着争取了下。

机会帮对方争取了,能不能钓到金龟婿,就看个人缘分了。

远离火炉子似的伙房,来到竹园,凉亭,刚靠近这里,一股凉风拂面而来,驱散了周遭的烦热。

大家都是良籍女子,宋荔不必行礼,由小翠介绍一番,听得东家沈书兰问:“方才事情的前因后果你都听说了,可要替自己辩白?”

宋荔不想陷入自证的怪圈,不论她如何证明,总有人反驳。

所以她直接了当地反问:“与其自证,不如叫那些散播谣言的人,用证据说话。我在东市摆摊一月有余,东市的管事、周围商贩,还有摊上的常客皆可以为我作证,那东兴楼可有人证?”

这话一出,沈书兰对宋荔的目光多了赞扬。

本来见她同为女子,她们又是差不多的年岁,对方生活所迫,摆摊不易,被大酒楼污蔑,于是沈书兰想伸手拉拔一把。

不曾想在一个小贩身上,受益匪浅。

是啊,大家遇到这种事,多半会掉进自证清白的陷阱里。

宋荔跳出了陷阱,让对方举证。

顿了顿,宋荔又说:“方才诸位贵客们吃的曲奇、糯米滋,饮的烧仙草奶茶,还有冰粉,都是我做的,不知贵客觉得这些吃食可否比得上糯米滋呢?我会做这么多点心,何须偷学别人?”

无需解释,在场众人已然明白过来,不要脸的是东兴楼!

席间有人惊呼:“难怪我觉得今天东兴楼的糯米滋似乎不一样,皮子更软糯,更美味了,原来是你做的。”

又有贵客附和:“我也吃过东兴楼的糯米滋,跟今天吃的差远了,自半年前东兴楼的老掌柜去世,他儿子接替后,东兴楼的吃食全都变了味儿,食材也不如从前新鲜,现在竟偷人家市井商贩的食方子,还泼人家脏水,真是不要脸啊!”

原是卢月琴听信了传言,未加求证,此刻只觉得脸颊发红。

可是当她扫见那商贩身边站着的郑明珠,叫郑明珠这个商户之女瞧见自己颜面尽失的一幕,卢月琴羞愤欲死。

哪知这还只是刚开始,接下来杨小姐的一席话,更是叫卢月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。

方才杨安慧全然被辛密勾去全部心思,此刻想到卢月琴一口一个市井小吃,似乎很是看不起冰粉,似乎吃冰粉,是一种让人不耻的行为。

杨安慧喜食冰粉,也想到阿兄每日操劳公务,便是一心为市井百姓们谋福祉,叫百姓们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,便驳斥了卢月琴:“卢小姐,方才你说的冰粉,只有不入流的贩夫走卒才吃……这话说错了,我也吃过这冰粉,似冰非冰,凉爽解渴,我并不觉得因为一碗实惠便宜的冰粉,因此拉低了身份。

正是这一碗实惠的冰粉,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,也给百姓们来去了短暂的幸福感,我们的父兄为官为民,受百姓的纳税供养,自然也要替这些百姓保障民生,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不该目空一切,瞧不起奉养我们的百姓。”

“说得好。”杨习清携夫人,还有沈知州夫妇到时,正好听见自家妹妹的一番为官为民论,感慨自家妹妹真的长大了,懂事了。

宋荔随其他人一同望去,这不是她第一次见到杨知府,杨习清也是生得白面书生的模样,许是今日在下属府上,又有晚辈在场,端的一派沉稳。

她第一次见到杨知府的夫人,瞧着贞静温和,唇角挂着淡淡的笑意,给人一种亲和感。

杨知府夫妇身后跟着一对中年夫妻,宋荔瞧见这对夫妻的眉目,与沈书兰有几分神似,约莫是沈书兰的父母。

旁边还有一人,见宋荔终于看来,冲她眨了眨眼。

宋荔看他一眼,别开脸去。

知府和知州一家都到场了,她们继续呆在这里算怎么回事?

怕惹到权贵,这里不便多呆,宋荔告退一声,拉着郑明珠一同原路返回。

身后,有锦衣公子念叨着:“有美人兮,清扬婉兮。”

陆承冷眼扫来,锦衣公子慌了神:“莫非方才那位杨妃色衣裙的女子,也是陆捕头的心上人?”

“杨妃色?”宋荔旁边那人穿什么颜色,陆承不记得,只记得宋荔穿一身丁香色的衣裙,显得她多了温柔恬静,于是一展眉梢:“无事了,你继续喜欢那个杨妃色的。”

锦衣公子愣神间,见陆承朝美人离去的方向追去。

似乎是认识。

他也想去结识一番,自见到对方后,惊为天人,叫他食不知味,魂不守舍。

以他的家世和才学,知府妹妹必然瞧不上。

刚刚别的公子们逐一比拼才艺,为了攀上知府的高枝,恨不得挤破脑袋。自个儿窝在角落里吃灰,他就是那波来充数的,既没什么才艺,也不想展示才艺,更不想以后娶个家世门第在自己之上的妻子,想一想婚后伏低做小,太憋屈了。

方才着杨妃色的女子,粗布不掩绝色,叫他一见倾心,也不知是哪户人家的女儿?

很想学着陆捕头追过去,人家是杨知府身边的红人,连知州都要给些薄面,自个儿可不敢在知州府生事,回头阿爹要打断他的腿。

*

还没走远,身后有人追来。

他有着天然的身高优势,薄衫裹住宽肩蜂腰,修长的双腿几步迈上前,追赶上两人:“我怕你被人欺负,特意过来帮你,却又见你很争气。”

能在这群世族官家小姐堆里逆风翻盘,扭转口碑,他的宋荔啊,比他想象的更具备力量,内心更强大。

可是在父母宠爱呵护下长大的孩子,不会这样强大啊!

莫名,他有些心疼她。

见陆承骄傲又欣赏,目光怜爱地看向她,宋荔一脸莫名其妙。

她争气,他骄傲个什么劲儿?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