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1章 糖桂花(1/2)
第051章糖桂花
送杨安慧和她的丫鬟出门时,遇到来找宋荔的郑明珠和木湘湘。
木湘湘没见过杨安慧,不知道她的身份,看对方出行乘坐马车,身边跟着丫鬟,必定非富即贵。
宋荔的身份也很神秘,经常有穿着不俗的漂亮丫鬟找她,木湘湘只当又是宋荔的朋友。
见小姐丫鬟的马车驶远,木湘湘见到宋荔和陆捕头,起初一段时间,每每见到这位大恩人大英雄,叫她又紧张又兴奋,后来在宋荔家见得多了,褪去了高不可攀的光环,像是普通的领居大哥哥一样。
见到陆承,木湘湘跟问候左邻右舍一样:“陆捕头,吃完饭了吗?”
“吃过了。”陆承回了句,又对宋荔说:“无事的话,我回去了。”
等陆承走了,郑明珠再也按捺不住:“刚才那位是知府家的杨小姐吧,她来找你做什么?”
那日诗会,郑明珠见过杨安慧一面。
宋荔回:“白天开铺子做买卖,不是来了很多世族公子堵塞了门前的道路?这些都是冲着杨小姐来的,杨小姐知道后,心中不安,特地登门致歉。”
郑明珠喃喃道:“上次诗会,我听杨小姐的一番话,体恤百姓之疾苦,哀民生之艰难,不像那些目下无尘的世族,她哥哥杨知府也是个好官,自从杨知府到了凤仙郡,颁布了不知多少利民政策,减轻赋税。听说其它州府各类繁重赋税,还有杂税,什么过桥税、草鞋睡,还有劳什子鼠雀耗,想法设法从百姓身上收刮,还是咱们凤仙郡好,这两年赋税减轻,许多走商过来做买卖。”
“是啊。”如果不出意外,未来宋荔也打算在凤仙郡长期定居下来。
听着两人谈论,木湘湘听得一头雾水,只抓住了重点:“刚才那位小姐,是知府大人的妹妹啊!老天爷,我竟然见到知府妹妹了,难怪刚才瞧着那么气派。”
木湘湘想的是以后出门,可以跟人显摆见过知府之妹。
郑明珠想的则是杨安慧找上门,刚才观察到对方口脂花掉了,应该是在宋荔家里吃过饭。
吃饭,可以叫拉近两个人的距离。
多个朋友,多条路。
谁会拒绝一个有权有势的朋友呢?
倒不是郑明珠成天想着白白占人便宜,她们这些升斗小民,万一生活中不小心得罪了权贵,到时有个门路求人。
眼见宋荔一点点摆摊的小贩,做到现在有了自己的铺子,做了宋掌柜,身边结交的朋友有知府妹妹、知州之女、陆捕头这些人,见到好友越老越强大,越来越好,郑明珠也很想尽快提升自己,不想被好友抛在身后。
想到方才收到程郎让小厮捎来的信件,让她等待几日,到时他定会让父母同意他们的事。
郑明珠当即回了信,让程文瀚劝说父母之余,不要忘记功课,这才是最重要的,若他考不上童生,连参与科考的资格都没有,哪能帮她实现做官眷夫人的美梦?
“你们来找我打马吊吗?”
听到宋荔的话,拉回了郑明珠的思绪:“我家院子里的几棵桂花树开了,可以做桂花蜜,或是糖桂花,可甜了,我来问问你们要不要摘一些。”
木湘湘忙把手里的菜篮子高高举起,里头垫了块粗布,拿给宋荔瞧:“看,我东西都准备好了,回家做糖渍桂花吃。”
一听有桂花摘,宋荔立马回屋里找干净干净粗布和菜篮子。
这时夕阳下坠,还没有暗透,三人来到郑家的院子。
还未见到桂花树,大老远便闻到属于桂花的甜腻幽香。
经过郑明珠的带领,来到郑家院子的小花园,里头有盛放的一簇簇□□,傲然直立的生长状态,看得出来有人精细伺弄着。
随着郑明珠擡手一指:“喏,那就是桂花了,我家院子里这两棵桂花树都可以摘了去。”
宋荔和木湘湘顺着手指看去,桂花树约有两米左右高度,枝头绿叶葱郁,点缀着一团团金桂,舒展自然。
走得近些,浓郁的桂香扑鼻。
郑明珠道:“这些桂花太香腻了,每日推开窗子飘着桂香,闻得我头晕。”
宋荔揉了揉鼻子,确实太香了。
闻见桂花香,才知秋意浓。
两人在郑明珠的引导下,将粗布铺开,垫在树下,木湘湘取来竹竿,轻轻敲打着桂枝,金色的桂花纷纷扬扬落下,像是下了一场桂花雨。
大半的桂花,落到两人摊开的粗布上,对折一包,放到菜篮子里。
跟郑明珠和木湘湘告别,宋荔回到家,取出粗布摊开,择掉里头夹杂掉落的绿叶、树枝等异物。
这会儿夜色将近,露水湿气较重,周万春从井里打了桶水,给菜园子里秋播发芽的白菜萝卜苗苗,让它们快快生长。
给小苗苗们浇了水,还给干女儿当做宝贝似的番椒苗也浇了。
前不久番椒树挂果,还未成熟的青果被宋荔摘去些,做了泡椒,剩下的青色辣椒陆陆续续转红,再过些日子可以采摘了。
一部分辣椒将要成熟,许是肥料供应及时,主干又分出许多嫩枝,开出乳白色的小花,一茬茬的结果。
从堂屋飘来的桂花香,吸引了周万春的注意,给菜园子浇完水,来到堂屋,见宋荔从桂花里挑去杂物,也过去帮忙。
满室的桂香,一开始闻着挺香,闻久了,有些心烦意乱,好在她们挑的差不多,宋荔将桂花放到木盆里,用清水淘洗几遍,放到簸箕里,盖上一层干净纱布,在阴凉处晾干。
现在天热,晾一个时辰,桂花表面的水分被吹干。
提前洗干净,晾晒后的土陶罐里,一层薄糖,一层桂花,装了大半罐子,最后盖上一块净布,用麻绳封上,涂抹黄泥封口,之后等待时间的酝酿。
吸收了桂花里的水分,糖粒缓缓融化,便作黏稠的糖液,鲜桂花浸在糖液里,花汁与浓香尽数融入到蜜糖里,糖液呈现流动的蜂蜜质感。
做糖桂花,一定要每层多多的桂花,少量薄薄的一层糖,否则会出现蜜糖不易融化的现象。
酿好的糖桂花,挖上一勺,兑着温水喝,芳香甘甜,还有生津润肺的功效。
想到糖桂花的美味,宋荔把小土陶罐放到阴凉处,顺便瞧了瞧旁边一大一小的两只土陶罐。
大的是泡菜罐子,小的的泡椒罐子,揭开瞧了瞧,能闻见发酵的味道,里头的青色朝天椒变了色,呈现嫩黄的颜色。
再忍忍,过几天约莫发酵好了。
一夜好眠,第二天吃过早饭,天气晴朗。
母女俩到店里,干娘搓冰粉,宋荔推着小推车到活鸡市场采买。
昨儿“一点小食”铺子引起的轰动,传遍了整个市集,那鸡贩子以为宋荔今天会多买一些,哪想买了十只嫩鸡,只比昨天多了两只。
昨儿托杨安慧的福,叫宋荔店里的炸货和冰粉全部被哄抢完,还不够卖。
当潮水褪去后,今天的量较平常应该会多一些,昨天路段堵塞的阵仗,肯定会为铺子带来一定的客流量。
哪怕炸鸡腿十几文钱一个,普通百姓偶尔也舍得花钱打打牙祭,宋荔要做的,便是把这部分顾客留下来,转化成回头客。
处理十只嫩鸡,切块、腌制、裹粉的工程量不小,花费几个时辰,终于弄完,这是宋荔深思熟虑过的,再多了,要请帮工了。
现在炸鸡生意不稳定,把人请来没事干,当甩手掌柜,宋荔也心疼钱。
还是再等等看。
九月后,集市上的甜瓜是最后一茬的尾货,个头小,口感差,最近宋荔下架了糯米滋。
葱香饼干需要用到面包窑烘焙,只按斤提前预定。
白天,宋荔大部分时间呆在铺子,没法两头跑,预定了,可以提前烘焙好一起带来铺子。
中午吃饭时,已经有富家小姐差丫鬟来铺子里提前排队,还有妇人带着孩子来铺子里买无骨鸡柳的……
宋荔赶紧扒完碗里的饭,时间差不多到未时,挂上牌子。
周万春忙着给点单的食客称重炸货、舀冰粉,宋荔在厨房起锅烧油,将裹了面包糠的无骨鸡柳下锅油炸,滋拉一声,裹粉的鸡柳由白转黄,捞出滤掉油分,笊篱里一堆金灿灿的炸货,倒在平铺的油纸包,撒上细细的孜然粉。
拿到无骨鸡柳的妇人和女儿又要了两碗冰粉,坐到大堂角落的位置享用着美食。
女童用竹签叉着鸡柳,入口是薄薄一层酥皮,里头是厚实的鸡肉,每口都能吃到香嫩的肉肉:“好吃。”
“阿娘,你也吃。”见阿娘只顾低头吃着冰粉,女儿将吃到的美食跟母亲一起分享。
妇人尝了一口,炸货外酥里嫩,外皮酥香,裹粉感不太明显,里头的鸡肉极嫩,她从未吃过这么嫩的鸡肉,一口咬下,都是货真价实的鸡肉,难怪要卖到六文钱一两。
好像突然明白为何昨天那么多人来这家铺子买吃食,还把道路给堵住了。
妇人听了邻居描述得绘声绘色,又夸这家铺子的冰粉多么美味,炸货如何惊为天人,自家女儿见邻居家小姑娘吃无骨鸡柳,馋得流口水。
好奇这家铺子里的炸货有多么美味,今儿替人家做工,得了十几个铜板,特地带着女儿过来解解馋。
妇人挖着冰粉吃,见女儿叉来鸡柳,她却是摇摇头,不肯再吃了:“我不爱吃,你吃吧!”
母亲含蓄的爱,总想把好吃的,留给孩子。
其他人还等着,角落里的母女俩已经吃上了,孜然的独特芬芳,香气四溢,勾得旁边握着竹制号码牌排队等候的顾客们,频频侧头望来,不停吞咽口水。
福爷家的小厮经常来光顾,一来二去跟周万春混熟了,此刻领了号码牌,等待周万春称重的间隙,抱怨道:“我家爷已经连续好几天来买炸货吃了,他总吃不腻,可苦了我,天天风里来雨里去。”
周万春不善与人打交道,此刻同小厮计算了总价,待对方付了铜板后,拿出两个竹牌,递给小厮一个,另一个放到称好炸货重量的托盘上。
一会儿宋荔出厨房来取,这样不会弄混顾客们餐食。
今天的食客很多,福爷家的小厮碰到另一家富户的小厮,两人唠着嗑,吃着冰粉,抱怨天气太热……
炸好的炸货,被宋荔送出厨房,打量一圈大堂,等待的大半是丫鬟和小厮,炸货的销量,以城中富户为主力军。
也有带自家孩子的妇人和中年男子,不禁让宋荔想起现代在肯爷爷麦门里,也多是大人带着孩子去吃,叽叽喳喳,吵吵闹闹。
不到申时,炸货和冰粉全部销售一空。
晚些时候,宋荔在灶台做饭,又有人敲门,是杨安慧让丫鬟送来些吃食,有烧鹅、鹿脯和辣脚子,都是她们府里聘的厨子做的。
辣脚子,是用芥菜根经过腌制,拌上酱料,制成的酱菜,是一道佐餐小食。
约莫是杨安慧知晓她爱食辣,特意送来。
饭桌上,有宋荔亲手做的菜肴,还有杨安慧送来的,三人吃不完,天热容易放坏,太浪费。
于是开饭前,宋荔提前扒拉出来一些,放到干净盘子里,叫陆承带去府衙给值班的捕快们分一分。
做好这些,她坐回饭桌前,烧鹅在现代吃过不少,不算稀罕物。
鹿脯可不多见,现代吃鹿肉比较少见,最深刻的印象里,大概就是《红楼梦》里的炙鹿肉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