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吃货的摆摊日常(美食) > 第081章 油泼面

第081章 油泼面(1/2)

目录

第081章油泼面

“小姐,夫人午睡醒了,唤你过去。”

“好,马上来。”贵人让身边的大丫鬟跟着牙婆去府衙登记,交代完,便起身去了后院。

眼见几个容貌姣好的同伴,被这户富家小姐买走,二丫打从心眼里自卑难受,她们长得不好看的,从小在村子里不受待见也罢了,连给富户人家做丫鬟,也要看脸。

剩下的十来人被牙婆子关进木质笼子里,二丫觉得还是绣坊好些,那里靠运气抓阄,不看脸。

正走着神,二丫听见牙婆和同行婆子说道:“这家吕姓人家是女商户,靠着一手酿酒技艺,在扬州颇有名气,家财万贯。许是因为咱们凤仙郡商税低,似乎要来凤仙郡开分店了,回头帮她们找商铺,又能赚上一笔。”

二丫心道,难怪方才见那位富家小姐打扮贵气,这些人一定上辈子积了德,这辈子才能投胎托生到这样的好人家。

她们一行人被运回牙婆的院子,被人看守起来,等待几日后,送去城中几处青楼暗娼馆。

二丫摸摸自己晒成小麦色的皮肤,因为常年帮家中做农活,皮肤粗糙,身子壮实,她长得不好看,既没姿色,又没身段,顶多被卖去做粗使丫鬟。

从前总是羡慕小月和她们村里的村花,因为一张漂亮脸蛋,不知受到多少优待,眼见要被卖到那种腌臜地方,二丫却很满意自己这张脸。

像小月那样貌美的,要是被卖到那种地方,不知要受多少磋磨?

小月是第一个没有因为外貌取人,轻视她的。

见她吃不饱,还会将自己的本就不多的馒头,掰下一小块给她,两人仅仅认识几天,二丫将对方当做朋友。

有字纸团,是二丫对朋友的回报。

*

过完月底,来到月初,再过几日,便是芒种。

芒种之后,又是端午节。

宋荔和几位管事初步商定了,端午节这天放假一日,另有若干节礼。

昨晚青芝到铺子取几盅奶油原液和冰鉴时,透露过,算日子,从蜀地运来的冰粉籽,大概会在芒种前抵达码头。

当时宋荔听完舒了一口气,糖水铺子的生意逐渐好转了些,从开业初期,每天剩十来碗糖水,到现在每天剩个四五碗糖水,有了三三两两的回头客。

眼见着曾芳兰铺子里的凉皮、凉面卖得红火,小翠急得嘴上起泡,隔三差五便来问什么时候卖冰粉?

得到准信,这才消停了。

“一间茶饮”铺子的生意一直稳定,随着供应糖水,宋荔有些忙不过来,给厨房又招来位帮工的同时,将泡芙和曲奇下架。

打发黄油奶霜,以及烘焙曲奇费时费力,利润比蛋挞和糖水低。

利润较低的甜点小食陆续下架,自然遭到一小部分喜爱曲奇和泡芙的食客惋惜。

可宋荔开铺子只是为了挣钱,利润低,工艺复杂费事的点心,又不挣钱,费心费力,图什么?

现在厨房里有一位佘婆子,又雇佣了一名中年妇人做帮厨。

佘婆子同宋荔签了三年的长工契书后,渐渐的,她也会教佘婆子做一些简单的汤水,例如双皮奶、芋泥鲜果冰酥酪等。

冰酥酪以牛奶和酒酿按比例混合,添加适量糖,上锅隔水蒸熟,晾凉,可以按照食客的喜好,添加各类小料,例如芋泥、芋圆、芒果丁,甜瓜丁、桃丁、山楂碎、花生仁、葡萄干等等丰富小料。

佘婆子从原本只会按部就班切肉切菜,给乳茶饮里添加各种小料,到现在宋掌柜不在时,也能单独替食客做糖水。

部分核心的乳茶饮和蛋挞等点心配方,仍是被宋荔攥在手里。

吃过午饭,忙了一阵,清闲下来后,照旧去北市的几间铺子巡视一圈。

外面热浪滚滚,她撑着把油纸伞往北市过去。

连续一段时日的免费送鸡蛋,转盘抽满减券等活动,轰动了城中城外百姓,成功为北市引来大批客流量。

让北市各大商铺子跟着沾光,靠跑量小赚一笔。也为背后投资北市的商贾们解决商铺子不好卖的问题,大赚一笔。

眼见商铺卖出大半,商贾们觉得有利可图,剩下一部分放出来卖掉,也囤了些地段较好的铺子到手里,拿来租赁给商户,每年都能挣一笔不菲的租金,跟会下金蛋的母鸡似的。

眼见北市靠着免费送鸡蛋,把东西集市的人流量抢走一半,经过另两方抗议,北市的免费送鸡蛋和转盘抽奖活动只持续了五六天,不得不停下。

没有免费鸡蛋和糙米引流,之后几天,北市的客流量逐渐锐减,第二天,便不用限制人流量。

第三天后,没有当初赶庙会摩肩擦踵的热闹,客流量减少,每天仍旧有一批顾客选择来北市采买生活用品,这批顾客都是北市的回头客。

当宋荔来到市集入口,这会儿正值用餐高峰期,又晒得慌,街道上仅有三三两两的行人。

看过曾姐和小翠后,她直奔绣坊。

刚开业时,宋荔靠着方文静和胡立的关系,结识了几位成衣铺子的掌柜,接到绣点壁挂、手帕、香包等活计,养活了三名绣娘。

好在林小春她们争气,每次做的绣活又快又好,从不误工,也不拖延,成衣铺子的掌柜们满意,又介绍给了铺子里的客人。

老客带新客,渐渐的,金玉绣坊接到的活计越来越多。

宋荔到绣房时,林小春正在给一位客人绣制预定的四扇屏风。

几扇屏风的工期,起码耗时要一两个月,才能完工,同样酬劳也是极丰厚的,付了二十八两银子。

卢月琴跟她算了笔账,布料、丝线,大概要花费七八两银子左右,能挣二十两银子。

在一群绣娘里,林小春的绣艺算是拔尖儿的,干娘也说林小春的绣工好,月初已经给她晋升了一等绣娘,每月工钱一两银子,按照绣品提点,一百文钱,拿一文钱的提成。

等做完屏风,不算每月一两五百文的工钱,光是提成,林小春能拿到二两八十文的提点。

另外两位绣娘通过考核,只拿到三等绣娘的薪酬,佩服林小春一手精湛的绣艺,又羡慕林小春能拿到这样高的工钱。

两个月挣到五两银子,其它绣娘羡慕,林小春面色平静,比她以前在大院里的差多了,以前她做大丫鬟时,月钱也有一两银子,平时清闲体面,给小姐们绣个手帕,都能得半吊子赏钱,一月能挣个三两左右。

不过金玉绣坊的待遇还行,包吃住,没有大院里勾心斗角的糟心事,倒也安稳。

还有一群被买来差点卖给秦楼楚馆的可怜的女子,林小春教她们绣工,每月掌柜还会给她五百文补贴,两个月工钱加在一起,每月也能有三两银子。

尽管比以前做大丫鬟时累些,不用日日担心被大爷揩油,也不用提心吊胆怕被老太太指给做少爷们的通房丫鬟……

有新来的绣娘遇到问题,周副掌柜不在,林小春作为师傅,便起身为她们解疑答难。

这位新来的绣娘,是这批新人里容色最好的,林小春知道对方叫小月,因为长得漂亮,身价挺贵,买她要八两银子呢!

买别的小姑娘,三四两银子足够,小月贵了一半。

好在小月本身有绣技功底,也肯下功夫钻研,等到这个月月底考核,最少能拿个三等绣娘,等攒到赎身银,跟掌柜赎了身,以后就是自由身了。

林小春想着,指点了几处。

等宋荔和卢月琴抵达绣房时,正好看见这一幕和谐友爱,平时各做各的活计,基本没有争斗。

宋荔正是担心这一点,人一多,难免发生摩擦,就怕有些掐尖好强的,爱惹事生非。

见绣坊在卢月琴的管理下,她放下心来,巡视一圈,临走时,敲打了几句:“我这里是正儿八经做绣活的地方,希望大家努力做活,攒到银子替自己赎身。如果有那些不安分的,偷懒惹事,打架扯皮,记过三次,别怪我们金玉绣坊不留情面,将人发卖了。”

宋荔是真心帮助这些同龄女子的同时,帮助她们自立更生,也让绣坊能挣到银子,不会亏本。

她可不是什么大善人,拿自个儿辛辛苦苦挣得铜板,收留一群人,管吃管住。

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丑话说在前面,定了规矩,以后有人赶搞三搞四,被发卖了,也是咎由自取。

底下几个刚买来的绣娘们战战兢兢,前些日子还觉得宋荔看着年纪不大,认为她是个救苦救难的大善人,此刻又觉得宋荔板着脸,看着很吓人,生怕自己被发卖了,哪里敢搞风搞雨?

她们被牙婆买去后,受到了非人的训练,有了奴性,不敢生出一丝反抗,何况自己的卖身契还在宋荔手上。

这其中不包括林小春和另外两位绣娘,她们是自由身,只签了长短工契书,等工作日期到了,不想干了,直接背个小包袱走人。

宋荔立了,打一棒子,再给一甜枣:“这几天赶工辛苦大家了,我让人熬了冰绿豆汤,你们派个人跟我去糖水铺子擡来。”

林小春知道糖水铺子,跟着宋荔去了小翠的汤水铺子,提前熬好的绿豆汤,这会儿晾凉了,加上糖和冰块,挨得近些,凉意袭人,手背上的毛孔也随着舒展。

宋荔跟小翠交代几声,不回绣坊了。

林小春拎着小半桶冰绿豆沙返回绣房,卢月琴取来些干净瓷碗和调羹,提前给周万春舀了碗,送到后院休息室。

恰逢周万春在休息室午睡结束,听说女儿刚刚来过,见她在补觉,没有打扰。

接过卢月琴送来的绿豆汤,她道了句:“我自己来,你也去前院喝点绿豆汤,现在天热,喝点绿豆汤免得中暑。”

卢月琴到前院绣房时,发现她们特意给自己也留了一碗。

手指触碰到粗瓷碗壁,一股令人愉悦的冷气,通过掌心皮肤传达到心坎,叫人迫不及待想要品尝。

用勺子挖来,绿豆汤煮得沙沙的,狠抽,添了冰块和糖,入口微凉清甜,一股凉意从胃里蔓延到四肢,叫人精神一震,清爽又解暑。

夏日吃冰,是一件极奢侈的事情。

宋荔能给她们送冰绿豆汤,真是大方。

等卢月琴离开后,剩下的绣娘们凑到一起咬耳朵:“怪不得那些富户们冬日挖冰窖储冰,夏日吃冰,真是极享受的一件事。”

“是啊,我长这么大,还是头一次吃冰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