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吃货的摆摊日常(美食) > 第084章 南瓜子

第084章 南瓜子(2/2)

目录

这些并非机密,陆承一一如实回答。

他们征来几位城中大夫商讨了法子,打算在城外搭建一片临时住宿的帐篷区,但凡出现灾荒的地方,多半会伴随着瘟疫,逃难路上可能饮用不洁的水源,难民们排泄物可能引起感染,传染给城中百姓,到时候整个城镇要遭殃了。

所以不能让灾民入城,每日两顿粥食,等待一段时间确认没有瘟疫后,后续会借鉴前朝以工代赈的法子,征收部分灾民修建城墙、码头等等。

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抗疫经验的人,她安静听着这些安置策略,补充说:“可以撒生石灰粉消毒,饮用烧开的水,可以杀死水中的虫卵和病毒。后续可能还会有灾民陆续赶来,早到的这批与后来的这批混了也不行,得严格分开管理控制。另外排泄物也要集中起来销毁,不能污染附近的河水,容易传染,如果只靠依靠以工代赈,男子尚可修筑城墙、码头,剩下许多妇人和幼童可以帮忙熬粥代工,但这些用不了多少人手,或许可以联合城中的商户雇佣这批人,以雇佣的工钱抵扣商税,既可以帮助这群无家可归的人自食其力,未来有了希望,难民们能在这里安稳过日子,又能替府衙减轻负担。”

头顶星空黯淡。

他看向她。

宋荔在他眼里闪闪发光。

将食盒还回食肆,拿回押金。

送到小院门口,临走前,陆承的脚步不自觉想要靠近她,被她吸引,却又在迈出时,克制地收回:“你提的建议很好,回府衙后,我会同知府商量去办。”

宋荔最怕城内闹瘟疫,在医疗不发达的古代,这里的瘟疫可是大把大把死人的。

瘟疫之后,十室九空,不是闹着玩。

她惜命怕死,自己的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,还没来得及享福,突然噶了,谁能甘心?

她得想法子自救。

好在凤仙郡的官府有作为,肯实干,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免除一场灾难,更希望城外百姓们身体康健。

这样期盼着,她突然想起今日在莲花湖听到的传闻,告知对方。

陆承听完,轻轻颔首:“知道了,你回去好好睡一觉。”

敲响了院门,很快有人来开门,见宋荔进了院子,他往府衙的方向过去。

杨习清正跟书房的一位贵人商议公务,听到属下来报陆捕头回来了,立马让陆承过来一趟。

来到书房,见到这位朝廷派遣的钦差大臣,陆承并不陌生,说起来,大家还在一张桌子吃过饭。

见礼后,杨习清询问他吃过晚饭没有,招呼着落座。

陆承将城外安排搭建粥棚和帐篷的事情一一道来,同宋荔说的集合大夫们想出的法子,又将宋荔补充的一些建议单独提出来。

杨习清看向钦差大臣:“高大人以为如何?”

高文祥颔首:“以商税抵扣雇佣难民的工钱,这法子不错,可以帮助难民快速在这里安顿下来,不必四处奔波。同时城中还需加强巡逻,保护百姓们的治安,这个法子也可以在苏州和扬州推广。”

关于如何安置难民的细节补充,一直商议到亥时。

结束后,杨习清送走钦差大人,扭头对陆承说:“明早高大人要带着筹集的粮草前往苏州,明天还要送高大人,夜深了,你也回去歇息吧。”

晨光微熹,夏风裹挟着浓浓的朝露气。

巳时两刻出发,杨习清早早套上板正威严的官府,去到钦差大臣下榻的清幽小院。

路上,杨习清掀开车帘,发现与自己来时走的道路不一样:“咦,这条街道似乎是往北市过去?”

高文祥惜字如金:“我手下的人说,这条路也可以去城门口。”

杨习清点头如捣蒜:“想来是高大人手下不熟悉路况。这条路确实可以出城,只是往北市走的话,可能要多花费一刻钟。”

他打量身旁闭目养神的高大人,一派儒雅,不由得想起偶然听自家妹妹说过,她们和宋荔投资的绣坊,似乎也开设在北市。

打理绣坊的副掌柜,又是高大人的老熟人……

杨习清欲言又止,若是换作陆承,八成要被他刨根究底一番打趣,面前的高大人既是奉旨赈灾的钦差大臣,又是上级,三品大官,想到这里,立刻敛眉垂目。

马车缓慢行驶一段距离,直到道路两旁传来叫卖声,杨习清听见靠近高大人一处的车窗帘子被挑开的声音,他也偷偷瞄去一眼,见高大人环视一圈周围建筑,望向前方。

起先柔和打量着,马车在逼仄的道路缓慢前行……

忽地,高大人眸色渐渐冷凝如霜,双目凛凛:“停车。”

对方叫停马车,掀了帘子下去。

吓杨习清一跳,赶忙跟下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

一早,周万春从绣坊带来两名绣娘到小翠的糖水铺子做工。

早晨温度不冷不热,舒适宜人,周万春享受着这份惬意,哪知路上冒出个人,拦住她们的去路,非要送她家传的镯子。

进入春风楼前,周万春好歹也是富商家的女儿,也是阔绰过的,一眼看出这镯子絮白多,水头差,就是地摊上的便宜货色。

倒不是看不上便宜货,周万春单纯瞧不起孙三这个无赖:“我与你素不相识,让开,别碍着我的事。”

孙三笑得没皮没脸:“就是因为不认识,所以多接触接触,才能晓得男人的好处。”

周万春几欲作呕,想到自家是做小食铺子,不宜招惹这种泼皮,便一忍再忍,哪知竟叫对方变本加厉。

前些日子,宋荔忙着几家铺子轮轴转,周万春心疼女儿,便没有告知,叫女儿跟着操心。

如今见孙三行事越发张狂,似乎以为她们是好拿捏的软柿子,周万春想着今天吃晚饭,跟女儿说道说道。

宋荔跟陆捕头最近半年来往少了,倒是跟知府家的小姐关系密切,这也是尽管她们这对孤女寡母名下几间商铺子,没人敢来打主意的缘由。

哪知遇到孙三这种泼皮,周万春的敲打,对方油盐不进,依旧每日来路上堵自己,于是便借着知府的势,希望对方知难而退:“孙三,你打的什么主意,以为我不知道吗?让开,我告诉你,我闺女认识知府之妹,你敢对我无礼?”

孙三有点杵宋荔背后的势利,但又想到这几日也不见宋荔出手,财帛动人心,腆着脸继续说:“周副掌柜,我孙三对天发誓,我是真心待你,以后也会待你好,你看,我连我家祖传的玉镯都带来了,以表我求娶的决心。”

边上有围观的群众,男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,起哄道:“女人老了嫁不出去,没人要,越来越不值钱,能有男人肯娶你,赶紧嫁了吧!”

有妇人唾弃孙三,替周万春说话:“孙三这种喝酒赌钱的无赖,要嫁你自己嫁。周掌柜,你可别搭理这些人……”

妇人的公道话,被孙三一个眼刀子扔来,渐渐没了音。

谁敢招惹这种混不吝的二流子啊?

制止了旁人的议论,孙三朝周万春走来,小月咬咬牙,拦在前面:“副掌柜放心,我们不会让人欺负您。”

另一位绣娘见状,也上到前面拦着。

孙三不畏不惧,正要继续靠近,身后有人的手掌搭在自己的肩上:“哪个活腻了,敢打搅老子娶妻?”

孙三侧头,目光从自己肩上的这只干净修长的手掌,移至对方的脸,书卷文雅,纤瘦得跟个弱鸡似的,正想恐吓几声,等看清对方一身官服官帽,登时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:“官,官爷,我什么也没做,你们可不能随便冤枉人啊!”

高文祥的目光落到孙三一瞬,移至周万春身上,说出的话语宛若切冰碎玉:“什么都没做?冤枉?按大周律法,凡调奸妇女未成,致妇女羞忿自尽者,厥罪应绞。而有情实缓决之分,其手足勾引入情实,语言调戏者,入缓决。视情况裁定,若有动手或语言调戏,可杖刑三十到六十,最高可判处绞监候。①”

孙三听明白了,这绞监候是在狱中呆到秋后,经过审查核实,确定案情如实,即可判处绞刑。

想到小命不保,那些子动人心的财帛,通通不敢奢望了,只觉得脖子上的脑袋一凉,两股战战,双膝一软,跪在地上:“大老爷,我悔过了,我们目不识丁的升斗小民,哪里识得这些律法啊,我冤枉啊!”

等杨习清拨开围观的人群,见到孙三痛哭流涕地跪在地上求饶,凑耳听了一会儿,才知原来这无赖盯上周万春的商铺子,没脸没皮在大街上纠缠。

正听着几位妇人拍手叫好,夸赞这位钦差大人:“判得好,官爷如再世青天大老爷,这种调戏妇女的恶霸,就应该关进牢里,否则我们都不敢出门了。”

杨习清正听着这话,感受到身侧一道凌厉的目光,他扭头对上高大人,只听对方说:“这里是杨知府的管辖,这名恶徒,理应教给知府审决。”

待府衙的护卫将调戏妇人的孙三捉拿,高文祥的目光再次落到周万春身上,上上下下打量一圈,好胳膊好腿:“你有没有事?遇到这种情况,宋荔怎么不去府衙报官?”

听到对方诘问的语气,周万春心里不舒服,自然而然护着自个儿的女儿:“是我看她每天忙着做生意,不想让她操心,所以没告诉她。”

高文祥听出话里的不满之音,沉思了片刻:“抱歉,是我思虑不周,一时误解,口不择言了。”

周万春面上带着诧色。

少有身居高位的掌权者,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,更多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,知错改错不认错。

道了句谢,她领着两位绣娘匆匆往糖水铺子过去。

经过拐角,瞧见小翠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张望,见到她们:“副掌柜,你们终于来了。左等右等,没等到你们,还以为你们路上出了事,正打算让曾姐帮忙看着点铺子,去寻你们。”

小月道出来的路上遇到无赖汉的事,听得小翠一惊一乍,得知那人已被府衙的护卫捉拿,松了一口气。

转念又道:“原来咱们大周朝还有这样的律法,这下我晓得了。以后再遇到敢当街纠缠调戏的泼皮,咱们便去报官,叫官府来惩治这些坏人。”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