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吃货的摆摊日常(美食) > 第087章 酱油鸡

第087章 酱油鸡(1/2)

目录

第087章酱油鸡

做生意,抢的就是个先机。

随着近几天入伏,高温暑热了数日,郊外的棉花地陆续刚进入采收期,第一批少量流入市场。

各大布行掌柜抢占先机,大量收购棉花,按照府衙的纺棉技术,纺织出棉布,卖给城中富商们。

各大布行最新纺出来的棉布布匹,因为柔和亲肤、容易上色等优点,在上层圈子里流传来开,备受世族与富商员外们家眷的喜爱,这些人舍得花银子,五两一匹棉布,供不应求,卖到了七八两银子。

市场对棉布的强烈需求,让布商有利可图,加大对棉布的生产量。

城中各大布商对棉花需求量大,当需大于供,有些脑子灵活的布行掌柜派出手底下的人,在周边城镇放出高价收购棉花的消息,甚至派遣人员下乡挨家挨户问棉农收购,为了防着对手,尽可能给自己的东家囤积棉花,最后他们丧心病狂到,连地里的湿棉花也不放过。

等不了,根本等不到棉花晒干。

于是便出现了有棉农在地里正采收棉花,有贩子直接上地里问棉农收购……

瞧见有的布行掌柜派人下乡收购,其它几家棉花断供的布行掌柜见了,既然打不过,那便加入进去。

一时间,城里的布行掌柜们纷纷派手下人出动,薛记布行也是打不过加入,派人去棉花地里收购来一大批棉花,边收购,边雇人这批湿棉花晾晒干,去掉棉籽……

两斤半的湿棉花,才出一斤干棉花,去掉棉籽,只剩七两。

不提纺织棉布耗费的人工、物力,一匹棉布,有几种纺织方法,最常见的有平纹、斜纹和缎文,其中平纹用料最少,即便是用用料少当然平纹纺织出的棉布,一匹棉布最少需要耗费九斤左右的脱籽棉絮,不算人工,成本快要将近三两银子。

卖五两银子,略略有些赚头,当棉布价格被炒至七八两银子一匹时,布行掌柜名下租赁的几座仓库全部腾空,拿来囤积湿棉花。

湿棉花容易捂坏了,需要尽快晾晒干水分,等几座仓库囤满,他们忙着组织人手晾晒棉花和纺织棉纱棉布……

正值晚些栽种的棉农们的棉花迎来第一批采收期,一大批棉花上市,城中有名有望的布行储备的棉花足够一月的量,只有零星小的布行愿意收购,棉花的售价自然回落下来。

这日,方文静去了自家染坊,查看染色固色出来的棉布成品,等确认这一批布匹无误后,可以大批出货,为明天的布行开业做准备。

胡立跟着夫人转悠一圈,听方文静和染坊的管事讨论染布事宜,他又听不懂,便自个儿找了个荫凉的角落,打着哈欠。

等方文静商谈完,回过头来找他,见他双臂抱膝地蜷缩着睡觉,跟个小可怜似的。

她走上前,轻轻推了推。

胡立睁着惺忪的睡眼:“谈完了吗,可以回去了?”

方文静嗯了一声:“你要是觉得无聊的话,其实可以不用跟着我。”

听到终于可以离开,胡立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:“这些管事见你是女子欺软怕硬,毕竟你现在嫁给我,是我的媳妇,我得护着你。”

胡立走在前面,高高瘦瘦的背影,落进方文静的眼眸。

虽然她这个丈夫整天游手好闲,要么盼着公爹暴毙,不上进,说话做事挺气人,有时候也挺爷们,能护着她,遇到他自己不懂的,从来不指手画脚。

方文静可以自己当家做主,她已经适应了两人这样相处,也很喜欢现在的生活。

前头的胡立抱怨:“日头好晒人,薛老爷怎么还不死呢?”

方文静的脚步一顿,又恢复了平常状态。

当她掀开车帘子,钻入车室,听到里面安坐的人问:“咱们接下来去哪儿?”

方文静回:“去丹朱街的铺子,见宋荔。”

“见我妹妹啊,太好了。”

见胡立笑得跟个大傻子似的,方文静不忍直视,掀开车帘子,吩咐车夫一声。

车夫调转个方向,往丹朱街的方向过去。

抵达“一间茶饮”铺子,一进门,胡立环顾一圈,没看到宋荔的人影。

阿蒲去了东市铺子学习,张小花在二楼雅间,大堂里只剩下谭百合,她不认得胡立,正欲上前招待,听对方问:“你们宋掌柜人呢?”

见这人锦衣玉冠,气度不俗,谭百合不敢轻慢:“掌柜在账房午休,约莫一刻钟便会醒来,是有重要的事情吗,需要我去帮你问一问?”

胡立挥挥手:“不必了,等她睡醒再说。”

胡立带着方文静,在大堂吃了盏蜜桃冰粉。

“咦,这个桃子水水润润,好甜。”胡立吃着自己盏里的桃子,问:“你还要桃子吗?”

方文静以为他要添一份,顺道问问她要不要,于是摇摇头:“来的路上多吃了两块点心,吃不下了。”

尽管糖水桃子的味道不错,她饭量有限,实在吃不下。

闻言,胡立眼里一亮:“太好了,你吃不下,我帮你吃。”

说着,把她碗里的桃子肉都挑走了。

方文静:“……”

她决定收回他爷们的评价。

等两人吃得七七八八,宋荔伸着懒腰出了休息室,到后院洗了把脸,让自己看着精神点。

来到大堂,不等谭百合提醒,她率先望见哥哥嫂嫂,上前问候:“你们最近不是忙着布行开张的事,怎么有空过来?”

胡立接过话:“听说你铺子里又出了新品,我们自然要来尝尝。”

宋荔坐到方文静身边,看高足盏里的残渣:“你们吃的蜜桃冰粉啊,味道怎么样,合不合口味?”

方文静答:“冰冰凉凉的冰粉很好吃,解渴解暑,我在苏州从未见过这种冷饮,就是桃子没吃出味来。”

宋荔一头雾水:“桃子没味,不可能吧,难道是坏掉的?”

方文静喃喃道:“桃子很新鲜,没坏。至于为什么没味,可能要问问你哥了。”

宋荔望向胡立,对方一脸心虚,她便知道这人又在欺负他媳妇。

“不说这些了,我今日来,是告诉你明天薛记布行开张的事。”方文静从挎包里取出一沓请柬:“这些给你。”

宋荔接过请柬,会意说:“我会转交给合伙的几位贵女们,她们定是不会前往,不过可能会派身边的大丫鬟走一趟。”

方文静自是不敢奢想贵女们纡尊降贵,亲自前来:“能有大丫鬟走一趟,就很体面了。”

她们本也就是奔着这个来的,靠着这些势利震慑宵小。

前脚送走哥哥嫂嫂,后脚迎来杨安慧,一进门,便追问:“辣子油鸡丁是不是又卖完了?”

得到肯定答复,杨安慧拉长着脸,随即听宋荔提前薛记布行即将开业的事情,将没能买到辣子油鸡丁的不快,抛在脑后。

在铺子里点了些吃食和饮品,临走前,问宋荔要走了请柬:“我让青芝给沈家和施家送去。”

感情好,叫宋荔省事,省得自己亲自跑一趟。

打烊后,她和盼盼赶着驴车回家。

最近菜园子里的疏果爆发性的生长,以青瓜、茄子、丝瓜和豇豆为最,干娘摘来两菜篮子的豇豆,打算明天焯水,晒成干豇豆。

黄瓜茄子也摘来一篮子,拿到厨房,给宋荔安排。

南瓜藤上结出的南瓜逐渐膨大,目前已有脑袋大小。

隔壁的西瓜藤,也不遑多让,结出一大一小两只圆滚滚的西瓜。

周万春拿不住有没有熟,又怕熟过头,正好这时听见后院宋荔在拍门喊人,小翠跑过去开门。

等见到宋荔和盼盼牵着驴车回来,周万春唤来女儿,两人围着西瓜拍了拍,想听听声。

哪料咔嚓一声清脆,西瓜咧开一道口子,可以窥见里面一抹深红,宋荔惊喜:“干娘你看,熟了。”

两人将西瓜摘下,小心翼翼抱回厨房,宋荔找来干净抹布擦拭掉表面泥巴,从中劈开,一抹耀眼靓丽的鲜红,暴露在眼前,紧接着清甜的西瓜果香,扑鼻而来。

西瓜瓜果香气很浓,诱得人挪不开眼。

宋荔将西瓜分开,劈成几瓣,拿给干娘一瓣,自己也拿了瓣瓜,坐到厨房外的树荫下乘凉。

夏风习习,沙沙的瓜瓤,像是一颗颗蓄满甜水的水珠子,在口腔里爆炸。

啃了两口瓜,淌了一手的西瓜汁,她慨叹:“真甜啊!”

周万春啃着西瓜,格外有成就感:“是啊,真甜,还是自己家种的好吃。”

吃完一瓣瓜,解了渴,宋荔没吃过瘾,回厨房又去拿一瓣。

拿起时,看到瓜皮,叫她想起一道菜——炒西瓜皮。

在物资不丰饶的童年,为了哄她这个挑嘴的吃饭,每次家里买来个大西瓜,外婆会将西瓜瓤削下来,用西瓜皮炒菜。

记忆里的炒西瓜皮,是脆甜口,很香,很下饭。

这是长辈对晚辈朴素又平凡的爱。

她取来干净的粗瓷碗,见阿虫拿起瓣瓜,跟对方说:“给我一下。”

阿虫以为是自己饭量大,吃得多,让宋掌柜不满,顿时手足无措地递去西瓜,也不敢再拿了。

哪知宋荔递来一碗去皮的瓜瓤:“西瓜皮我有用,你吃这个。”

阿虫一呆,默默接过粗瓷碗。

小翠来拿西瓜时,不需宋荔开口,自己主动用菜刀削去瓜皮……

马上要吃晚饭,怕吃了西瓜,吃不下饭,大伙只吃了半颗西瓜。

宋荔将西瓜的绿皮削去,削得狠了,只保留脆嫩的白色瓜瓤,带着一抹微红。

改刀切成长条,沥干水分即可。

天热后,都爱吃点凉拌菜,宋荔也爱凉拌菜,今日不做拌黄瓜,拌个茄子。

菜园子里刚摘来的水灵茄子,洗净后,揪去茄子把,将茄子放入盘中,隔水上锅蒸熟。

既然要用到蒸笼屉,准备多蒸点食物,打三颗鸡蛋,加入少许食盐,搅拌成鸡蛋液,搅拌的过程中,添入大半碗清水。

将鸡蛋液送入蒸笼屉里,倒扣上一只盘子,这样蒸出来的鸡蛋羹,口感更嫩。

买来的整鸡,可以做成凉拌手撕酱油鸡。

往陶罐里放入几片姜,剥好的蒜子,劈成两半的鸡,浇淋入酱油,少许清水,盖上盖子,大火煮开,转小火继续焖煮。

趁着蒸茄子时,用切好的蒜末、酱油、米醋、食盐和白糖,调上一碗料汁,等待备用。

热锅冷油,葱姜蒜爆香,加一个小米椒,倒入西瓜条爆炒,炒至变色后,加入酱油、香油、食盐,少许米醋,一把葱花,立刻出锅。

炒西瓜皮出锅,茄子也蒸好了,取出放凉,可以撕成茄子条,或是刀切,加两个皮蛋,切成□□弹弹的皮蛋瓣,一起丢进去,倒入料汁搅拌均匀,撒上葱花,大功告成。

小翠按照宋荔的要求,给炉子上的酱油鸡翻个面,继续小火焖煮。

见宋掌柜正洗净铁锅,马上要用到猪肉馅,小翠指导着盼盼剁肉馅:“对,剁一下,用刀面把肉馅翻一翻,继续剁,防止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