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89章 葱油拌面(2/2)
中途往灶膛里添些干柴即可,不怎么费事。
蒸了一刻钟,中途宋荔打开木塞瞧了瞧,还没蒸透。
许是陶罐比现代玻璃罐厚,用陶罐装的糖水桃子量多的缘故,又蒸了一刻钟,确认桃子的情况达到理想程度,揭开锅盖,放走锅中全部热气,用后布包裹着陶罐,将它取出晾凉后,按照密封酒坛子的法子,盖上一小块粗布,用麻绳收紧,以黄泥和生石灰调制的泥水抹上,封口。
往木塞上盖一块粗布的原理,方便除掉密封的黄泥,同时起到不会污染木塞的作用。
密封后,将陶罐放到荫凉处。
一百斤桃子,才装了八只陶罐。
每只陶罐大概有两斤左右,忙完这些,明月爬上柳梢头。
宋荔伸着懒腰,活动筋骨,有些疲乏,又很有成就感。
想到冬日寒风肆虐,她们在温暖的屋子里烤着火盆,吃着糖水桃子,别提有多美了。
鉴于今日糖水桃子似乎很成功,宋荔还想做些黄桃罐头存放着。
自己吃,或是植物凋谢,蔬果匮乏的冬日,现在随处可见,吃腻了的桃子,到了冬季,可是尝鲜的抢手货。
奸商如宋荔,已经想着如何用桃子罐头,收割一波城中世族和富户。
*
方文静和知府夫人见面,不知道说了什么,次日,薛记布行的所有棉布从四两银子一匹,降价为三两银子一匹。
有便宜棉布,富人们有钱,但不是傻子,便宜一两银子,一时薛记布行的铺子生意爆满。
其它布行见状,只能纷纷调低售价。
因为棉布的热销,其它布行掌柜铆足了劲头,聘请的织娘每日赶工纺棉织布,却赶不上薛记的出货量。
瞧着薛记布行每日在售卖大量棉布之余,另给苏州的薛记绸缎庄供货,好似那织娘长了三双胳膊一般。
其它布行供不上货,只有薛记布行的棉布每日货量充足,将顾客全部抢走。
大伙的织纺织不出棉布匹,唯有薛记的棉布织得又密又快,质量还好,很难不让人怀疑薛记是不是有一些快速纺织棉布的诀窍?
直到有布行掌柜买通薛记的织娘,方才知晓了诀窍便是——三锭纺车。
能同时纺织出三条纱线,可不就是比他们织纺得更快更好。
据说这三锭纺车,是由府衙重金聘请的一众织娘们合力研究出来的宝物。
所有布行掌柜无一不眼馋三锭纺车,早知府衙有这样的宝物,当初他们真不该吝啬捐给棉农的补贴金,如今叫一个苏州来的外地布商得了天大的便宜。
本地布商们后悔得肠子都快青了,作为米粮商户的王福,此刻正翘着二郎腿,美滋滋的挖着蜜桃冰粉吃。
作为一个识时务的米粮商户,经人牵线后,得知钦差大臣募捐赈灾粮,王福二话不说,紧急调动名下铺子粮仓里的粮食,用来救灾赈灾。
这不,经有官府介绍了一笔大生意,叫王福大赚一笔,将前些日子捐赠的亏空填补的七七八八,得了个好名声,他们王记米粮铺的生意红火得很。
跟着府衙的政策走,有肉吃啊!
楼下的账房内,杨安慧递给宋荔一张请柬:“这是何家筹办的游船宴,何芸玉特意托我带份请柬给你。”
若是别的宴会,宋荔大概没有太大兴致,说到游湖,她可来了兴趣,接过请柬:“何家倒是会挑地方,这个天,赏湖最舒服了。只是我申时得回铺子里,怕来不及。”
杨安慧:“无妨,这一点何家早已考量好了,商船旁边备着几艘小船,供提前下船的宾客们自行离去。另外,何芸玉的意思是还想同你铺子预定些冰粉,用作宴客。”
宋荔这才放心:“好啊,预定冰粉的事情,何芸玉应该会来跟我谈,不过何家想得真是周到,能提前下船最好不过了。”
低头瞧了请柬上的日期,恰好是梅嫣订了船票,出发前往扬州的日子,就在后日。
现在天热,若是在湖中心,便是凉爽惬意,前年她与梅嫣在莲花湖乘船赏荷花,到了湖心,带着水汽的夏风吹来,周身凉意逼人,如置身在空调房里。
与账房一墙之隔的大堂,云缎锦衣的公子正品尝这座城池里的特产饮品,侧耳听着手下的仆役秉明:“公子,我们找到的林姑娘绣品,据说便是来自这城中的铺子。小的已经派
那公子敛着剑眉,面色阴沉如水:“杵在这里做什么,还不赶紧去找人。”
等仆役出了铺子,他垂下眼帘,满腔怒气,无处发泄,只等找到叫自己恨得牙根痒痒的人,恨不得将她饮血啖肉,才肯罢休。
宋荔和杨安慧聊完绣坊和薛记布行的事,出了账房,环顾一圈,今日来吃蜜桃冰粉的食客真多啊,大堂里座无虚席,休息区等候着十数位食客。
两人从旁经过,锦衣公子一眼认出杨安慧是知府之妹,想到过几日何家筹办的游船宴,自己也收到了请柬。
杨安慧,是所有世族最完美的联姻对象,他不是奔着对方来的,也无意求娶对方。
他理想的妻子,无需门第多么高贵,只要是正儿八经的官眷之女,贤惠大度些,最好能容忍小妾……
一直到申时,冰粉和其它冷饮品全部售竭,送走所有食客。
回到家,听小翠说白手套回来了,身上掉了毛,还有几道伤口,似乎被人揍了一顿。
说得惨兮兮,听得宋荔一颗心揪了起来。
来到白手套时常喜欢呆着的池塘,果然在东倒西歪的荷叶里找到它。
见了人,不躲不闪,老实了许多,宋荔扒拉开荷叶,果然发现它靠近腹部的毛发秃了几块。
仔细查看秃掉的地方,带有细长的伤口,不像是人为,像是打猫架,打出来的。
白手套喵喵两声,似是宣泄着委屈。
“活该,翻墙出门去打猫架。”宋荔嘴上说着,查看几道伤口红肿着,转身回屋子里拿来净布擦拭干净伤口,涂上药膏。
晚饭后,宋荔继续蒸桃子罐头,听干娘说道起今日林小春绣的四扇屏风交了货,拿到尾款。
说起绣坊一应的事宜,宋荔看干娘脸上容光焕发,有了神采,瞧着比以前更精神了。
宋荔也高兴。
干娘会刺绣,善刺绣,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,想着如何把绣坊经营得更好,有了精神寄托,精气神跟以前完全不一样。
夕阳还未落下,吃了晚饭,晚饭吃得早,一通忙活着蒸桃子罐头,等将这些罐子搬入荫凉的杂物间,查看土豆是否完好,安静的空间里,传来异常响亮地咕咕叫。
宋荔摸摸肚子,不能亏待了自己,当即决定搞点宵夜吃。
已知家中食材有鸡蛋、黄瓜、挂面、土豆和粳米等。
土豆需留至发芽播种,吃一个少一个,她舍不得。
只剩下鸡蛋、黄瓜和挂面可以做炒面,或是拌面吃。
正值大暑,夜风吹散了白天烈日炙烤的热息,还是拌个凉面时。
问了大家,只有梅嫣不吃,宋荔到菜园子摘来水灵灵的黄瓜,还有小葱。
洗净的小葱切成段,放入热油中小火慢炸。
想要品味葱油的独特魅力,急不得,快不得,如果以中火大火炸葱段,容易炸糊,啧葱油味发苦发焦。
必须得耐着性子,以小火慢熬,炸出葱段里的清冽的葱香,炸干葱段内的水分,将葱段干煸至微微焦黄,盛出炸好的葱油。
待葱油晾凉些,加入以酱油、陈醋、白糖,少许食盐,调好的料汁倒入葱油里。
将搅拌均匀的葱油料汁,重新倒回锅中,收干葱油酱汁,让它们各种料汁彼此熟悉融合,使得味道更添几分浓香。
煮熟的面条过冷水,浇淋上一勺浓稠的葱油料汁,一撮炸得焦黄的小葱段,切好的黄瓜细丝。
用筷子将葱油汁搅拌开来,让每一根面条充分裹满了油料汁。
随着筷子的搅拌,属于葱油的浓郁芳香分子,四处逃窜,萦绕在整个厨房。
裹着葱油的酱褐色面条,油光水亮,诱人极了。
闻见了这股飘香四溢的葱油拌面,梅嫣探头探脑的瞧着,馋得吞咽着口水。
宋荔见了:“要来一口吗?”
梅嫣抵抗不住诱惑,尝了一筷子:“好香,明明是用油拌的面,吃着一点不觉得油。”
宋荔:“还要再来一筷子吗?”
“尝个味就好了。”梅嫣摇摇头,不敢再多吃。
宋荔便不再管她,被这碗飘香拌面吸引了全部目光,看似其貌不扬的一碗拌面,竟是异香扑鼻。
添加各种料汁的葱油,带有一丝微弱辛辣,刺激着味蕾,诱得人口水哒哒,似乎更饿了。
她夹来一筷子面条,小口一嗦。
挂面十分爽滑,差了几分劲道,却也因为精心熬制的浓香葱油,掩盖了部分不足。
入口咸鲜,回味带着一丝微甜,层层递进的层次感分明。
一撮炸得焦焦的小葱段,更是鲜香无比。
炸干掉自身水分,使得小葱的口感焦焦脆脆,保留了部分葱香,又吸收了油脂,口感香酥干脆,一点不腻,比嗦面条还香。
可惜炸葱段太少,每人碗里被分到一小撮,不够解馋。
宋荔嗦面条,享受着美味带来的愉悦欢乐。
其他人更是狼吞虎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