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 火腿鲜笋(2/2)
来到“一间自助”铺子时,竟意外在门口撞见了木家一家人。
木父木氏领着一对儿女来用餐,不到前台柜子高度的孩童,只收半价用餐费,折合下来是六十文钱。
见了宋荔,木父木氏过来打招呼:“好巧,宋掌柜是来巡铺子的吗?今天我们家妹妹的生辰,姐姐让别在家做饭,到外面食肆搓一顿,最近你们“一间自助”铺子可火了,连我们家妹妹都知道,听到要上外面吃,便说要来这里。可惜湘湘在上工,来不了。”
说着,木父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尖,一方面因为女儿木玲玲听了巷子里其它孩童炫耀来“一间自助”吃过,另一方面经他们考量,这里实惠,食物种类多,可以吃个回本。
他们吃回本,宋掌柜不就亏了么?
宋荔不知道木父心中所想,弯腰摸了摸木玲玲的脑袋:“今天是我们玲玲的生辰啊,祝你平安喜乐,万事顺遂。”
她在小荷包里摸车两枚铜板递去,虽说直接给钱有些俗气,但宋荔就喜欢这样的礼。
木氏代女儿退却:“这怎么好意思呢?”
宋荔笑:“两个铜板而已,成双成对图个吉利,我也跟着沾沾喜气。”
两个铜板不多,木氏这才帮女儿收到口袋里揣着。
终于排到木家人,阿蒲收了用餐费和四人的押金后,让跑堂带领着入内。
宋荔坐旁边等待片刻,见阿蒲不忙后,同对方商量添加油条的事,至于分量么,让对方拿主意。
毕竟她请阿蒲来打理铺子,是替自己省心,如果事事让她操心,岂不是白白花钱雇人了?
除了油条,宋荔还让上一些羊杂、猪杂。
过些日子,小翠的糖水铺子里要开始售卖麻辣烫,羊杂和猪杂这些内脏下水价格低廉,世族们不屑吃这些廉价小食,却深受贩夫走卒们的喜爱。
内脏下水价格便宜,又能沾到荤腥,码头上几家专卖下水的铺子,可是日日火爆不已。
东市的“一点小食”铺子卖麻辣烫时,每日的鸡杂销售火爆,供不应求,一串鸡杂与素菜是一样的价格,自然更愿意买鸡杂更划算,好点沾点荤腥。
鸡杂腥味淡,用草木灰搓洗后,加葱姜焯水,撇去浮沫,基本吃不出怪味。
羊杂猪下水,想要处理得没有腥膻味,需要用到昂贵的香料,这些香料售价比食材还昂贵,真要添了太多香料,成本在这,价格便宜不了,到时底层卖力气的贩子们吃不起,上层世族不屑吃,两头不讨好,肯定不好卖。
不使用特定除腥香料,宋荔不擅处理羊杂、猪下水,这也是她最初在春风楼时没有选择做下水内脏声音,转而卖鱼片粥的缘故。
她不擅用处理,民间却能人辈出,“一间自助”铺子后厨雇佣的一名帮工极擅处理羊杂,仅用最平常便宜的香料,将羊杂处理得几乎吃不出腥气,猪杂几乎也是同理。
业绩与月奖挂钩,多做些羊杂猪下水售卖,帮工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。
没人能拒绝丰厚的月奖?
在这里只要肯付出,就能得到一定价值的收获,帮工自然千百个愿意,毕竟从前做工的铺子,自己帮着掌柜挣了钱,让掌柜买了大院子住,自己每月本应得到的工钱,却总被扒皮掌柜以五花八门的理由扣钱。
待铺子生意不好时,掌柜苦口婆心劝说她们降一半工钱,要她们跟铺子和掌柜一起共赴难关。
呸,有福不同享,有难凭什么要她们同担?
立马辞工走人,新找的这份活计一天只做半天,事少钱多,还清闲,节礼也丰厚,最重要的是掌柜不会天天在铺子里晃悠,跟看管犯人似的。
帮工建议道:“我听说宋掌柜在东市的铺子也有售卖麻辣烫,如果要做猪下水和羊杂串,不如两家铺子一起做。”
宋荔也考虑过这个问题,等上新后,羊杂串和猪杂串肯定不够卖:“可是你一个人顾着三家铺子,怕是忙不来,给你雇个人?”
帮工点头:“正好我有个合适人选,以前我上工的铺子认识的,专门给我打下手,省去双方磨合。”
宋荔:“感情好,你将人领来,工钱按市价开,回头我跟卢管事说道一声。”
上架羊杂串、猪杂串的事情敲定,宋荔出了厨房,余光往某处一扫,见到木玲玲端着堆得满满一盘子羊肉,还挺会吃,挑铺子里最贵的吃。
不管怎么吃,自助铺子总是亏不了的。
市场上的羊肉,市价能卖到五十文一斤左右,她们铺子拿货多,每日进货量大,收购价便宜,几乎不到四十文一斤,即便一个大胃王吃上三斤羊肉,也亏不了多少。
大胃王毕竟是少数,其它食客食量小,或是如王福那样虎了吧唧一口气炫两盘拍黄瓜的食客,这部分食客的利润极高。
用料粉腌制得瘦排和羊排价格更便宜,精瘦肉,几乎是拎着菜篮子的妇人们见了,纷纷蹙眉不喜的部位,普遍缺乏油水的人,更偏爱大肥猪肉。
问张铁柱批发采购的瓜果,价格普遍比市价便宜两到三成,怎么吃,都有得赚。
看似吃回了本,食客无比满意,感觉占到了便宜,下次还来。
实则铺子挣了钱,宋荔这个掌柜也很满意,阿蒲拿的月奖丰厚,更是每日傻乐。
宋荔跟阿蒲交代了声,新雇佣的墩子明日来上工。
“好。”阿蒲说着,拉她到角落里说话:“最近咱们这条街上新开了家食肆,生意挺不错,听人说这家食肆价格便宜,味道跟以前的东兴楼很像,另外她们掌柜是一位和离过的妇人。”
宋荔明白阿蒲的意思,是怕对方抢走她们铺子生意:“不必在意,我们两家铺子的食客群体可能重叠,经营方式不同,良性的竞争关系可以促进双方共同进步,咱们做好自己份内的事。”
“另外还有一件事,离咱们不远处,也开了一家打着自助用餐旗号的食肆,他学咱们?”阿蒲气恼得跺了跺脚。
宋荔平静回:“咱们能开,人家自然也能开,不要自乱阵脚,做好自己就行。”
阿蒲点头:“知道了。我觉得咱们铺子还需加强跑堂的个人素质,让食客们有回到家的感受,这样跑堂工作更繁多疲累,月奖也理应增加些。”
阿蒲知道自己是掌柜的心腹,更应该替掌柜节省成本,替掌柜争取利益,也深知光让牛干活,不给草吃,行不通。
宋荔投来赞许的目光:“回头你写份计划书给我。”
没想到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了,只是阿蒲眨着迷茫的眼:“计划书?”
宋荔解释说:“也可以说是建议条文,关于提升素质和服务,还有月奖的奖励制度等。”
送到门口,眼见宋掌柜和盼盼离开,阿蒲想着建议条文,对铺子的未来展望充满了信心。
金玉绣坊门口,驴车缓缓停下。
宋荔给毛驴子塞去颗刚才在自助铺子抓来的蜜枣,犒劳它,等盼盼将驴子拴在荫凉处,两人一同进入绣坊。
院里的凉亭子下,干娘手握银针,穿针引线,似乎绣着鞋面。
下手边的小马扎上,窝着个中年男子,正帮忙劈丝线……
宋荔远远瞧着,没有上前,带着盼盼蹑手蹑脚离开。
又七八日后,周万春递来一双绣花鞋。
宋荔:“给我的?不说说了让您以后少做这些活计,咱们家不差银钱,使点银子在外面买是一样的。”
周万春:“我做的,跟外头买的哪能一样,快穿上试试合不合脚?”
在盼盼和干娘的搀扶下,她低头换了些,走动几步,扬着嘴角:“嗳,合脚,怪舒服的。”
“自然舒服,里头用了棉布鞋垫,软和透气。”周万春颇有些自得,突然话题一转:“下月,我打算和高老爷成婚,你觉得怎么样?”
这么快?
宋荔怔住,慢吞吞回:“您自己拿主意就好。”
扬起的嘴角落下,脚上的绣鞋立马也不香了。
转念想到干娘成婚后仍会住在家里,一家人没有分开,家里多了个高老爷,以后多了一个人跟她一样对干娘好,心中的不舒服,顿时淡去许多。
日子一日日过去,周万春开始替自己置办嫁妆,宋荔自个儿就是愣头青,嫁妆啥的不懂,只能问了木湘湘的阿娘,替干娘查缺补漏。
时间紧,来不及替自己绣嫁衣,干娘在成衣铺子买来现成的,自己意思意思绣上几针。
哪知又一日后,钦差大臣带着赐婚的圣旨,引起的风波,打破了宋荔家置办备嫁。
高文祥递交的辞呈,并未获得陛下恩准,反而给高文祥和周万春赐婚。
干娘成了三品官员未过门的夫人。
一夜之间,宋荔家的门槛快要被人踏坏。
好巧不巧,传旨的钦差大臣,正是郡王谢祈安。
谢祈安围着她转了一圈:“宋掌柜,又见面了。上次你还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女商户,一年不见,做了三品京官的女儿,正儿八经的官眷,是不是很高兴?”
“关你屁事。郑明珠呢,她过得可好,你们成婚不久,怎么没带她一起回来?”宋荔谈不上高兴,也没有不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