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吃货的摆摊日常(美食) > 第110章 黄桃罐头

第110章 黄桃罐头(1/2)

目录

第110章黄桃罐头

施家订亲礼上,有宾客询问一道杏仁黄的方块新奇点心,得知是宋掌柜铺子里售卖,名为萨其马。

连带着翌日,一间茶饮铺子内食客爆满,大排长龙,队伍排到铺子门口,引得过往的行人驻足。

萨其马突然火爆,不够卖,根本不够卖。

为了理想的大宅子,宋荔现在也不午休了,午后得了闲,便开始做萨其马。

米花块的价格便宜,用料不如萨其马豪华,坚果多,销售要差一些,因为利润太少,后来干脆直接下架,只做萨其马售卖。

松软可口,连牙口不好的老人也能吃,可谓是老少皆宜。

食客们喜爱萨其马,宋荔也喜欢,这玩意制作工序不难,只要掌握炸面胚条的火候,炒糖液的火候即可,剩下的就是与坚果和蜜饯等搅拌均匀,晾凉,比烘焙点心方便省事许多。

铺子里排队的食客多,哪怕是世族,或是富商,也得老老实实派小厮或丫鬟排队购买。

杨安慧撚起一块品尝,昨日在施家订亲礼上吃了几块,蛋香味浓,带有浓浓的饴糖香甜,叫人吃下一块,忍不住又拿起一块往嘴里送。

等听到宋荔告知排队的食客,今天的萨其马售卖完,让明日早些来,杨安慧拿着咬了一半的萨其马,冲对方靠去:“上次从你这里运走的一筐土豆,被好生藏在地窖里,待到来年春暖后,开始分批播种,试验哪个季节播种产量最高。一开始我阿兄嫂嫂不敢信,土豆产量这么高,直到我带着他们看见一筐子土豆,事实摆在跟前,叫我好生看管着哪些土豆种。”

宋荔心道还好自己先按照网上的法子,尝试着播种出来,不然凭她空口白牙,谁会信,又道:“如果在郊外庄子播种的话,阳光雨露和肥料供给得当,说不定产量还会更高。”

听得杨安慧眼睛一眨一眨:“这样的话,太好了,以后不用闹饥荒。”

时间如白驹过隙,一眨眼来到本月下旬。

冬至这日,宋荔正畅想着打烊后,买来羊肉剁成馅,包羊肉饺子吃。

秋冬最适合贴秋膘,羊肉温补气血,不管是炖羊汤,或是做羊肉饺子吃,都很滋补人。

午后收到京都送来的家书,这是干娘寄来的第二封书信,信里说道她们近期的活动轨迹,租赁到一间合适的铺子,招到合适的厨子,帮工,按照宋荔给的配料方子,用带去的料粉腌制肉食等,又说铺子过几日开张,干娘要呆到铺子顺利开张,大概月底才会折返回凤仙郡。

宋荔回账房提笔写了封回信,给了银钱,托人送去京都。

进入冬季后,天色一天比一天黑得早。

未过申时,天边斜阳西坠,天色渐晚。

得知今日吃羊肉饺子,小翠用清水和面粉和了个面团,擀饺子皮。

宋荔则给羊肋排剔肉,剁成肉馅,调了佐味料,最后加上菜油给肉馅锁住水分。

家里做过炸货过滤出的菜油,炒菜,拌肉馅,吃着可香了。

经过厨艺熏陶,现在家里盼盼也会做些简单的帮厨,例如包饺子。

一开始包的不伦不类,逐渐掌握敲门后,包的饺子像模像样。

水蒸气推动着锅盖,揭开盖子,里头是沸腾的清水。

水开了,可以下饺子。

想要饺子不破皮,煮至沸腾后,浇淋上少许冷水,沸腾的饺子汤逐渐转为平静,

片刻后,饺子汤又开开咕嘟咕嘟冒泡,一只只白白胖胖的饺子羞答答,浮出水面。

一碗能舀上十几只,就着热乎劲儿,盼盼一口一个。

宋荔则咬开一角,先是嘬掉饺子皮里的羊汤肉汁,鲜得眉毛一跳。

吃牧草,饮泉水的小羊肉质肥美多汁,剁成饺子馅,油脂丰富,吃着不干不柴,一点都没有膻味啊!

好嫩,好香。

饺子皮薄馅大,肉馅里添了菜油锁住水分,煮出来的羊肉饺子肉嫩汁多,油汤汁水横流,她两口吃掉一个。

几只羊肉饺子下肚,胃里淌着一股暖流,少顷,鼻尖沁出细汗。

宋荔一口气吃掉十多个,又喝下半碗饺子汤,浑浊的汤水里,掺杂了饺子皮上的面粉颗粒,而味精则是从小麦里提取的谷氨酸钠,所以饺子汤喝着比寻常的白开水咸鲜,有一股鲜味,还有属于小麦的清香。

二九天过去,便是元旦、腊月。

一年之际,唯有腊月里最适合腌制腊货。

古代保鲜手段匮乏,不像现代可以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,即便天寒地冻,也能吃到绿油油的蔬菜。

古代天气寒冷时,食物有限,吃不到季节性的蔬果鱼肉,勤劳朴实的百姓们善于发掘和保存食物,于是有了腌菜、泡菜,以及腊货等储存手段。

直到到了科技手段发达的现代,即便有全国各地物流运来的新鲜蔬菜,也有人对美味的咸菜泡菜和腊货,情有独钟。

凤仙郡冬日湿冷,近十几年没有下过雪,湖面一般不结冰,只是冬日渔夫冒着寒风打渔,鱼虾价格自然水涨船高,比平时略贵上几文钱。

因此,凤仙郡也有做腊鱼的习俗。

这日铺子打烊后,宋荔带着盼盼到东市采买鱼肉,做腊鱼腊肉腊肠。

说起腊肉,宋荔气不打一处打:“去年做的腊肠腊肉好了,根本不够吃,后来还被老鼠给糟蹋了许多。今年咱们要多做些,家里有猫,放在家里应该不打紧。”

买鱼买肉,宋荔是论筐买。

上个月中旬,已攒够买大院子的一千两银子,若是有合心意的院子,稍微溢价些,也无妨。

她手上攥着几百两银子。

从前摆摊,总幻想着自己要是挣到几百两银子,不知道是个多么活波开朗的少女……

现在么,想到钱庄里只有几百两银子,让她心慌慌。

投资南市,花费三千两银子。

买院子,即将花去一千余两。

另有在京都开设的“一间自助”分店,也是一笔花销……

哎,挣得多,花得多,银钱真是不经花。

买了大院子后,宋荔还想购置一块田地庄子,最好能挨着山脉,一起买下几座山,届时可以去山里采菌子,或是捉野兔,种植果园,光是想一想,美得很。

为了美好的明天,还得努力搬砖。

不过眼下还是将两筐鱼肉搬上驴车,从后门进了院子,在菜园子炉瞧见个熟悉的身影,宋荔双目惊喜:“干娘,你什么回来的?”

“才到。”周万春看看自己辛苦耕种的菜园子,又看看女儿,心头一阵踏实。

扫见盼盼和小翠费力合擡一筐鲜鱼,周万春吃惊:“买这么多鱼肉,腌腊货啊?”

宋荔:“是啊,去年没吃够,今年多做些。”

想到美味的腊肉炒白菜苔,周万春也开始憧憬年后的春菜与腊货。

晚上一通忙活,将腊鱼腊肉腌制进大缸里,倒扣着只木盆,压了块青砖,之后腌制几日入味,暂时不用管它。

又两日,等干娘休整好了,母女俩到集市找牙婆,得知她们要添置一处宅院,心知是遇到了大主顾:“宋掌柜想要处什么样的院子,面积多大,对庭院可有要求?”

问了一通,宋荔将自己的要求一一列举,通过牙婆的关系网,两日后,她们看到一处还算满意的院子。

这处院子跟王福家住在同一条街,隔着七八户人家,附近居住的大多是商户。

在这之前,也有一处地段颇好的院子,周围都是官宦人家,地段好,价格贵了几百两银子,面积不如现在看的这处院子宽敞,最重要的是没有荷花池子,庭院栽种了名种绿植,没法子种菜。

她们这样的人家,硬凑过去卖弄风雅算什么?且那些官眷无利不起早,宋荔不耐烦应酬,还是种菜养鸡的日子接地气,过得舒心自在。

现在看的这处宅子,有荷花池、庭院宽敞,比现在住的院子面积大,多的是空地,可以规划区域种花、种菜、种果树,最妙的是,还有一座暗门地窖。

对于热衷囤积物资粮食的宋荔来说,在逛了一圈地窖后,对这处院子疯狂心动。

封建朝代动荡不安,如果遇到点什么天灾人祸,她们可以躲进地窖里,在地窖储存足够多的粮食,遇到危险,可以说是一个安全所。

没有人祸更好,遇到水灾旱灾,平时可以拿来储蓄粮食。

宋荔很喜欢,问了干娘的意思。

周万春住哪里都行,她觉得现在住的小院也挺好,唯一缺点便是面积小,卧房少,住太多人略感拥挤,且宋荔还打算买来马匹,自家有了马车,冬日不用顶着寒风出行。

又是马匹,又是驴子,还有她们五六口人,原来的住处,便有些不够住了。

见她们满意后,约见了这处院子的主人,双方砍价还价,最后以一千两出头的价格成交。

房子经过打扫,以及请匠人修缮,等她们搬进新院子时,已经过去半月。

腊八节后,她们正式搬进新的宅院。

她带着干娘、小翠和盼盼、阿虫一起入住:“家里卧室有十来间,以后你们每人单独住一间房。”

小翠惊得合不拢嘴:“单独住一间房啊!”

天,能住两人间,对小翠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日子,单独住一间,有自己的独立房间,以前想也不敢想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