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桂花酒酿汤圆(1/2)
第115章桂花酒酿汤圆
进了医馆,连大夫也面露不忍,包扎好后,嘱咐她们让伤者多养几日,养伤期间不能碰水等注意事项。
宋荔一一记下。
从医馆出来,阿黛没有安全感,一路紧随着她们,生怕一不小心被丢下,又进了那种腌臜地方。
回到熟悉的金玉绣坊,熟悉的绣娘姐们,见到了阿若,阿黛浑身的戒备终于放下,嚎啕大哭。
哭了一阵,被阿若搀扶着回后院休息养伤。
因着阿若、阿黛的身契又被宋荔用银子赎回,以后她们两人继续留在绣坊做工。
其他绣娘见了,顿时唏嘘不已。
前几日听阿若和阿黛说道结识了家中做买卖的一对堂兄弟,双方郎才女貌,一见倾心。
得知两人是奴籍,也不嫌弃她们地位卑贱,愿意花钱给他她们赎身,只等带回家见过长辈,便开始筹办婚事……
大伙都以为是戏曲里才子佳人的故事,勾得部分绣娘春心萌动,整日期盼着有位大英雄从天而降,拯救陷入困境的自己……
哪知那两名俊俏男子竟是风月楼的龟公,做着诱拐女子的勾当!
一朝梦碎,放弃了幻想,还是低头勤恳做工来得踏实,毕竟只有工钱是实实在在发放到大家手里的,只有银钱不会背叛人。
经历了阿若阿黛事件,绣坊里的绣娘们觉得努力做工攒钱,替自己赎身才是正道。
糖水铺子的小翠管事,前些日子替自己赎了身,现在已经是自由身,小翠做工一年,能攒到二十两银子左右,多打拼几年,便能攒到一笔不菲的银子,拿来做小买卖,或是当嫁妆……
她们也想像小翠一样。
之后几日,卢月琴发现绣娘们做工更卖力了。
又几日过去,收到小月从京都发来的账目册子,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类收支情况,账目清晰。
每日营收交由高大人存储进她们在京都的账户,前两月开业的盈利大概有一百三十八两。
宋荔翻看完,对营收还算满意,毕竟才开始起步,不亏损很不错了,能有这样的利润,全靠她们在凤仙郡积攒的口碑。
现在不止金玉绣坊有娘子军“代购”,她们“一间茶饮”铺子门口也有不少闲汉。
除了“黄牛代购”,从京都传来一种盛兴的职业——“闲汉。”
有些类似现代的外卖送餐员,靠着给食客取送钱物,送餐,获来一定的打赏。
元宵节后,宋荔的“一间茶饮”铺子门口,整天能瞧见些替人取餐的闲汉跑腿。
闲汉堆里,其中有个叫小石头的少年,因着手脚勤快,能哄人高兴,有不少老客专门点他送餐。
有位回头客又点了小石头跑腿送餐,他拿着食客安静排队等待……
王福不大理解这种送餐方式,他更喜欢自己上铺子里享用美食。
将自个儿后院的妾室遣散了一部分,省得每日斗来斗去,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。
今日王福带着小十一去米粮铺子考校一番,发现自家闺女除了算术不错,竟颇有经商天赋,比另几个每天一心扑在漂亮衣服和零嘴儿的闺女聪明伶俐,于是打算带在身边亲自教导。
从米粮铺出来,王福问女儿有没有想吃的东西?
小十一想到阿娘吃了萨其马,对其喜爱不已,于是想来丹朱街这间铺子,打包些萨其马回家。
父女俩回家,王福在小十一阿娘房里小坐后,留宿一夜。
比起王福后院里姹紫嫣红的各色美人,小十一的阿娘算不得美貌,概因当初病急乱投医,信了算命先生的话,与相合的八字女子结合,能生出贵嗣。
按照先生给的八字,这才找到小十一的阿娘。
直到生下小十一,见又是个女儿,王福便将小十一阿娘放在一边,从此不再信任算命先生的话,如今骤然想起,还待日后再说。
随着小十一受到父亲的看重了,连带她阿娘也跟着沾光,连管家也毕恭毕敬,后院的其它小妾也不敢出言嘲讽和欺辱,一心巴结王福,一心要抢在小十一阿娘前头生个男丁,重获宠爱。
*
晚饭后,宋荔和干娘到集市逛街。
送走元宵,天气忽冷忽热,偶尔寒冬冷风飕飕刮着,裹紧厚棉袄,缩着脖子保暖。偶尔艳阳高照,热得厚棉袄穿不住,一身热汗闷着,吹了风去,容易风寒着凉。
母女俩到成衣铺子裁几身轻薄些的春装,看好衣料样式,预付了定金,出门便撞见个熟人。
邱二牛领着个年轻小媳妇一起回凤仙郡,着一身绸缎面料,瞧着风光极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