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吃货的摆摊日常(美食) > 第128章 栗子一口酥

第128章 栗子一口酥(2/2)

目录

取出明黄的熟栗子仁,辗成栗子泥,过筛后,筛去部分栗子颗粒,吃着口感更细腻。

往栗子泥里添加蜜糖、黄油,手头没有牛奶,宋荔添了些清水,在炉子上文火慢熬,熬煮的过程中,不停用锅铲搅拌,让黄油蜜糖充分被栗子泥吸收,使得栗子泥口感更细腻。

等待将熬干水分的栗子泥放凉时,制作个酥皮。

填入栗子泥,卷成个长面胚子,切成两三公分的小段,放入提前加热的面包窑里。

才开始试验,厨房那边传来开饭了。

宋荔放置好更漏,转头进了厨房。

一桌菌子开会,另有一道稚鸡烧板栗,板栗附着一层琥珀色油光,鸡块呈现诱人的赤酱色。

小翠仿着成记食肆的鸡枞油,熬了三罐子菌子油,献宝似的拿给宋荔瞧:“宋掌柜,我看田管事送来的菌子太多了,咱们吃不完,放到明天老了,口感不好。于是我想到咱们吃的鸡枞油,学着做了这个,你看看,闻着可香了。”

宋荔凑鼻嗅了嗅:“是挺香的,看着就很有食欲。”

陶罐里,一汪蜜色的油脂,能闻见浓浓的菜籽油香,以及菌子的鲜味。

怕不能久放,小翠将菌杆撕得很细,熬干了菌子的水分,菌子内部的水分和鲜味被释放到油水里,神似晒干的豇豆条。

阿虫不在家,今日桌上菜肴太多,担心吃不完浪费,这三罐菌子油被放置一旁冷却,下次再吃。

被油脂浸润着,隔绝掉空气污染,里面菌丝的水分基本被熬干,这些菌子油可以存放很久。

熬干的菌子油,将浓鲜保存下来,饭桌上的新鲜菌子,水分很足,水灵灵,咬着梗啾啾。

稚鸡烧板栗的风味,丝毫不输这些吸收山野露水灵气的菌子,山里物资丰饶,养得稚鸡肥美,肉质紧实,比老母鸡还要鲜美。

稚鸡块入味,经过长时间炖煮的新鲜板栗仁,口感绵绵的,沙沙的,类似板栗薯的口感,回味甘甜。

在吃不到红薯的朝代,用板栗解解馋,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宋荔扒了几口米饭,干脆端着饭碗来到院子的面包窑查看。

试验两次,掌握了火候。

吃过饭,栗子一口酥也烘焙好了。

她端来盘一口酥,盼盼去洗碗,小翠尝了块:“好酥啊,栗子泥的绵密口感,宋掌柜是要在铺子里售卖这些点心吗?”

铺子里很久没上新品点心,宋荔有这方面心思:“我想着给成掌柜送一些,当做回礼。”

见宋荔和小翠一颗接一颗往嘴里送一口酥,梅嫣吞咽着口水,却是不敢再吃。

方才吃晚饭,她贪了口腹之欲,扒下两碗米饭,撑得胃里有些难受。

宋荔也吃了两碗米饭,有些撑,但还能吃一些,撚起颗一口酥往嘴里送,找来干净油纸,包上一口酥,四角对折,用麻绳给它扎起来。

洗完碗筷的盼盼回来了,抱怨说:“我看猫猫狗狗碗里的饭食都没吃完,要是阿虫在就好了,每次阿虫都能将饭桌扫光光,一点不浪费。”

小翠赞同点头:“是啊,也不知道阿虫什么时候回来?”

在春风楼里饥一顿饱一顿,作为一个曾经饿过的人,小翠看不得一丁点浪费。

说话间,宋荔从杂物间取来火培鱼,用油纸包裹好,听见她们念叨着阿虫,插了句嘴:“上次干娘说,要在京都呆个十天半月,等这个月过完,下个月中旬,阿虫就回来了。”

又说:“盼盼跟我一起去成记食肆,你们要一起吗,还是在家里呆着养膘?”

“养膘好啊,现在快要进入秋冬,正适合养膘,我就不出门了。”忙活一整天,回家又在灶台打转,小翠疲乏不堪,不想动弹。

一听养膘,梅嫣整个人都不好了:“我跟你一起去,顺便消消食。”

三人步行出门,小翠则在家跟葡萄玩耍

小翠将树枝扔去,葡萄将它叼来,我扔你捡的游戏,乐此不彼。

成记食肆门口,宋荔将两只油纸包递过去:“这个是稻花鱼做的鱼干,吃的时候用热水清洗一遍,下锅油煎着吃。这一包是我做的栗子一口酥,最近庄子上的栗子熟了,做了点,给成掌柜尝尝鲜。”

成掌柜邀她们进屋吃些茶,宋荔摆手:“不了,天色晚了,再说你家铺子里人来人往,自己也忙,我们不添麻烦了。”

从铺子出来,宋荔总觉得如芒在背,扭头跟盼盼和梅嫣说:“我怎么觉得,好像有人盯着我们?”

盼盼早已有所察觉:“东南方向,是昨日闹事的成掌柜的前夫。”

宋荔和梅嫣顺着方向望过去,果然看见东兴楼的少东家。

见了她们,对方面色一变,闪躲着跑开了。

昨日宋荔多管闲事,他本欲想法子报复,哪知一打听,发现自己被关押做苦役一年时间里,外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宋荔与几名巨贾合伙建设南市,是南市的话事人之一。

宋荔与施家、何家和杨知府家合伙的金玉绣坊,目前遍地开花,除了凤仙郡,在苏州和京都也开设了分店。

宋荔名下的“一间自助”铺子在苏州开了分店,目前在京都的分店也开始营业……

这些都不算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宋荔的干娘得了皇帝赐婚,嫁给三品大官,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现在宋荔可是正儿八经的高门贵女!

这还怎么玩?

现在他生怕惹了这位贵女,毕竟她的女护院将县令公子的胳膊卸了,也没受到任何惩罚,他一个普通百姓,难道比王县令家的公子还金贵?

见到宋荔,他扭头就跑,跟后面有豺狼虎豹在追似的。

又一日后,木湘湘传来好消息,临时工好找,就是两名住家的粗使婆子不太好找:“不如问牙婆买人,买来的比在外头找来的踏实可靠。”

宋荔一想,是这个理。

傍晚时分,将临时工削皮去核的黄桃装进陶罐,上锅蒸制。

趁着蒸黄桃的时间,她和盼盼到集市找牙婆买人,挑了一老一少,带回家。

曾婆子负责洒扫院子,马圈、鸡圈,小秋则是帮忙浣洗衣物和床单。

有了丫鬟婆子后,宋荔感觉生活质量直线上升,洗漱完,不用自个儿洗衣裳洗出一身热汗。

小翠也得了清闲,每日清早起床,要么是宋掌柜,要么她做早饭,下工后,在厨房做完一家子的饭菜,饭后什么都不用管,衣服也有人帮忙浆洗,发现自己过上了从前羡慕过花娘子的生活。

自己靠双手劳动,比任人欺辱的花娘子活得更有尊严。

这日洗漱完,宋荔背着手在地窖里转悠一圈,看着几面木架上堆放的黄桃罐头,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。

看过近几日的成果,她心满意足回房睡觉。

时间流逝,又是崭新的一月。

今早一场冷空气袭来,随之而来大雨哗啦啦落下。

天气骤降,卖不成冰粉,“一间茶饮”铺子的热茶饮,销售火爆。

才烘焙好的蛋挞、一口酥,因为这场大雨,受到影响。

平时新鲜出炉的新品,不到一刻钟就被抢光,今日直到快打烊,才全部售竭。

打烊后,雨势渐小。

室外,狂风怒吼。

室内,几人围着火炉子吃铁锅炖,炖得脱骨的精肋排,烀得烂乎的土豆,一抿即化,沙沙的质感在口腔里融化。

另有煮得十分入味的干豇豆条,经过三伏天烈日的晾晒,积蓄的阳光的气息,在秋冬日温暖了食客,满口自然晾晒的干货清香,细嚼慢咽后,齿颊生香。

吸收了酱肉油汁的花卷,蓬松似云层,舀些汤汁到碗中,用花卷蘸着汤汁,吃起来有滋有味,喷香喷香。

绝了。

宋荔几口干掉一只花卷。

每人两个花卷,根本不够吃。

吃到后面,汤汁被小火咕嘟干,略咸,需得添些清汤进去。

烟雾笼罩,水蒸气将人的头发衣裳浸入了味,热乎乎的食物,熨帖着肠胃。

吃饱喝足,她摸摸肚子,放下碗筷。

当晚,大伙纷纷取出柜子里的棉花被保暖。

天气忽冷,曾婆子与小秋没来及置办保暖工具,宋荔取来自己和小翠的旧衣,给她们御寒。

干娘的尺码,曾婆子穿不上,且干娘不在家,宋荔不好做主送干娘的衣裳,好在小翠有几身灰扑扑的衣裳,曾婆子与小翠的身量差不多,厚重的袄子往曾婆子身上一裹,仍是紧得扣不拢扣。

先将就几日,过两日,成衣铺子的袄子马上裁出来了。

晚上睡觉的盖被,宋荔舍不得给没用过的新被,拿了以前盖过等待旧被。

即便是旧被,也是蓬松暖和,比棉絮强了千百倍,曾婆子摸着柔软的盖被,晓得棉花被的好处。

现如今但凡家中能吃饱饭,有些余钱的人家,都会添置几床棉花被。

当晚,曾婆子和小秋底下垫着厚实稻草,一层棉花垫,上头盖着七八斤重的棉花盖被,暖得跟火炉子似的。

曾婆子被转手卖了几回,冬日都是以稻草柳絮保暖,头一次用到棉花被,摸着哪哪都稀罕。

翌日,雨势停下,狂风不歇。

一大早,从南市传来好消息,目前整体建筑完工,正在修建配套设施,大概月底能全面竣工。

抓点紧,或许能赶在年前投入使用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