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糖渍番茄(1/2)
第142章糖渍番茄
乔知行失魂落魄的离开,宋荔喊住对方的小厮,询问他们下榻的住所,稍后她派人将三百两银票送去。
收到三百两时,已近黄昏。
乔知行知晓宋荔现在不差这点银钱,迟疑片刻,终是收下,同小厮道:“明日一早,咱们启程回扬州老家。”
三年前,害怕这个不知轻重的儿媳败了孙儿的仕途,由乔老夫人做主,将儿媳送回老家。
听说自家的好儿子回老家探亲,乔夫人又抖擞起来,拉着乔知行一顿嘘寒问暖:“娘早就知道我的儿是个好的,心疼娘,这不才回京述职,立马来扬州看我,你是来接我回京都的吗?”
顿了顿,又道:“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人情世故,这时候你不该来扬州啊,该去凤仙郡,将芙儿带回来。”
乔知行以为自己的阿娘在老家悔过,终于改了性子,哪知他阿娘下一句道:“虽说她以前在腌臜地方呆过,名声不好,今时不同往日,阿芙现在是你座师的千金,冲着这点,咱们便不计较了。”
他讥嘲:“您不计较,人家可看不上我。”
乔夫人气得面红耳赤,数落着宋荔的不是:“凭她,她一个女商户抛头露面,也敢瞧不起我的儿?我儿生得一表人才,不嫌她是个破相的,她竟百般挑剔起来了,仗着她干娘嫁给高大人,这般看轻人。”
乔知行只觉得好笑:“当初您看不起阿芙一个丫鬟,不也是这般轻视她,怎么落到自己身上便受不了?”
又道: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,我本以为您在老家自省悔过。如今看来您跟以前一样,从未真的对阿芙有过悔意。阿娘,您好好在老家带着,儿子没法尽孝了。”
听到乔知行不是来接自己回京都享福,气得她顾不得演绎母子情深,破口大骂:“你个忤逆不孝的东西,只是发卖区区一个丫鬟罢了,你们一个个对我横眉冷对,为娘怀胎十月,竟是比不上一个臭丫头。作孽啊,早知今日,当初我不如将你掐死。”
乔知行一挥广袖,正欲拔足离开。
见硬的不行,乔夫人又立马哭天抹泪,示了软:“我的儿,阿娘错了,阿娘知错了,只要你带我离开老家,叫阿娘给阿芙赔礼道歉都可,做什么都行,只要不让我继续呆在这里被人嘲笑。”
这样的把戏,乔知行早已娴熟,激不起一丝多余的情绪:“祭完祖,明日我便回京都,阿娘好自为之。”
翌日,当乔知行乘坐商船返回京都,途径凤仙郡,麻木的心脏,传来密密麻麻的刺痛。
凤仙郡内,郑明珠在南市开设了间成衣铺子,今日正式开张。
她手头不差钱,开成衣铺子,一来因为自己爱穿爱打扮,二来给自己找点事做。
丈夫给她们娘俩留下的一大笔产业,若是无度挥霍,金山银山也有用完的一天,女子还是要自立起来。
从突闻噩耗,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浑浑噩噩,如行尸走肉般的茍活,再到如今郑明珠收拾好情绪,开成衣铺子,带着一家老小过日子……
她在凤仙郡没有太多朋友,开张这日,成衣铺子除了自己这个掌柜,买来的跑堂,再没有旁的人来光顾。
直到午后,宋荔带着三五好友来成衣铺子贺喜。
宋荔给自己和干娘各裁了两身衣裳,小燕和阿宁也裁了身。
杨安慧道:“郑掌柜眼光不俗,我瞧着这些衣料子都挺漂亮,一时犯了难,不如替我挑些。”
郑明珠将杨安慧打量一圈,见她衣着简单大方,挑来匹重莲绫:“这匹衣料丝细光润,又叫水丝,贴身舒适,杨小姐不妨瞧瞧。”
杨安慧上手摸了摸,瞧着喜欢:“好,就要这匹料子。”
这边杨安慧挑选好,另一边方文静就是做绸缎生意,对这些衣料如数家珍,瞧了一圈,没有太钟意的稀罕料子,倒是叫她看上了几只绣工不错的香包。
将香包送到鼻端嗅了嗅,方文静惊讶:“咦,这个香味好特别。”
郑明珠道:“这些香料都是我自己调配制成的,有安神助眠之效。旁边的那只香包,是驱除蚊虫的。”
方文静听了:“最近我睡眠不好,买只安神香包回去。”
说着,她又摘下旁边那只驱蚊香包。
邱雪琼逛了一圈,也挑选了些衣料子。
她是宋荔半路上遇到的,随口问了句,对方欣然应允,便一同前来。
湖广闹水灾时,邱雪琼的米粮铺子生意红火,不到半年,将开铺子投资的银钱全部回本,这些衣料子,她自己能负担得起。
她们挑衣料子时,吸引了不少来路人来铺子里光顾。
见铺子逐渐有了人气,宋荔和好友们打算离去。
分别前,她盯着方文静将安神香包系在腰上促狭道:“另一只香包,是送给阿兄的吗?”
方文静倒也不扭捏:“薛老爷将一半的铺子交给我们打理,过几日,我们要去县城巡视铺子,乡间蚊虫多,提前备着,有备无患。”
傍晚回到家,见干娘和阿虫又在地里拔草,抱怨着:“现在干旱,每隔三五日浇一次水,这些野草一茬茬冒出来,比番茄苗长得还旺盛。”
宋荔换好布鞋,也跟着下地拔草,又听干娘说起金粉楼倒闭的事。
“这是好事。”她面部舒展,想了想:“各大布行纺织棉布,给咱们城里的年轻女子和后宅妇人提供了挣钱的活计,自己能挣钱,女子在自家和夫家,自然也有了话语权,地位日益提升,从以前光明正大宣扬逛花楼乃风流韵事,到如今逛花楼的男子讨不到夫人,人人嫌恶。逛花楼的人少了,自然做不下去。”
宋荔能感受到这座城池一点点随着政策改变,风气越来越好。
余光瞄到一抹鲜亮的明黄,她指着一处:“干娘,咱们第二批播种的番茄,开花了呢!”
周万春顺着望过去,果然瞧见小花苞正盛放妍丽:“不错,等上月余,又能长出番茄了。”
与第二批播种的番茄苗毗邻而居,是第一批番茄苗,只有一棵独苗苗,是第二批苗苗的老母亲,如今第二批开花结出的果实,已经逐渐步入成熟。
眼见果实膨大,番茄由青转红的时候,赶紧罩上纱网。
昨日清早摘来两个,今天有五个。
除完草,三个洗净的番茄,被宋荔拿来切片,用蜜糖拌一拌,倒扣个碗,防止灰尘掉落。
另外四个,拿给小翠,做一道番茄鸡蛋汤。
饭后,每人被分到几片糖渍番茄。
周万春第一次吃,发现果然跟女儿说的一样,入口冰冰凉凉,得于经常人工浇水,番茄长势良好,个大饱满,水分很足。
番茄炒鸡蛋,酸香浓烈,拿来拌饭极香。
方才品尝的番茄鸡蛋汤,与番茄炒蛋有些相似,鸡蛋花柔嫩,炒出的番茄酸汁融入到清汤里,一汪鲜明的红汤。
橙黄的蛋花,瑰丽如红宝石的番茄果肉,红黄分明,一点点盐巴和葱花,酸味绵绵,拿来拌饭,味道稍显寡淡,只喝汤最佳。
较之或炒或煮,风味偏酸,糖渍番茄的口味则偏甜,如糖似蜜,八分甜,两分微酸。
经过蜜糖的侵入,番茄酸甜冰凉,很入味。
腌制后,番茄很出汁,宋荔咬着沙瓤的番茄块,软流沙的口感,像是无数水珠在口腔里爆开。
果房里似吸吸果冻般晶莹柔软的果籽,呼之欲出,被她一口嘬掉,酸甜的汁水流淌过喉咙,纵情享受着汁水充沛的酸甜番茄。
享受完美食,宋荔拉着干娘到一旁说话,说道起陆承要入赘的事。
周万春也算是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,听了这话,难得失色:“他同意了?那他家人也愿意?”
听说国公府只有这一个男丁,能愿意自家独苗苗入赘到她们家?
宋荔认真考虑过利弊,在她们不生娃,陆承入赘的前提下,她们俩成婚,能避免许多麻烦。
以后出门交际,省得那些官眷牵线保媒……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,只要她自己不愿意,没人能逼迫她。
最主要的,她承认,她有点馋陆承。
他露个腹肌,露片胸膛,只能过过眼瘾,不能吃,思想保守,除了亲亲抱抱,从未越过雷池。
在这些前提下,她不排斥跟陆承成婚。
一夜过去,清早,宋荔让人通过白晓晓,跟陆承约见。
午后,还未见到陆承,倒是见到徐老夫人和徐家小姐。
两人气势汹汹,顾忌着大堂来来往往的食客,她们这些自诩尊贵体面的人家,最是讲究颜面,不会叫外人看了笑话,只说在冯记冷水铺子的雅间等她一叙。
宋荔才不会送上门去给人嘲讽,又不是犯贱:“我与两位没什么话好说。”
徐老夫人威严的面容,皲裂出一丝缝隙:“叫我堂堂国公府世子入赘,区区一个三品官员之女,竟是好大的架子?”
室外蝉鸣不止,宋荔轻摇着只檀柄团扇:“什么柿子饼子的,我只知道我认识的是个官差小吏陆承,不知道你们口中的什么世子。”
她这副开水不怕死猪烫的无赖模样,给徐老夫人气得差点站不稳,幸得身旁的小女儿搀扶一把。
宋荔静静看着这对母女的表演,分明是她们想求着陆承回国公府继承爵位,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施舍的模样,半点不肯弯下脊背,靠着言语打压,想要唯一孙儿顺从跟她们回京都,保障她们荣华富贵的尊贵生活。
陆承在陆掌柜那里得到了真正的爱,不是因为他多么优秀,也不是因为他科举中第,仅仅只是因为陆掌柜是他的母亲,哪怕他只是个平庸之辈,陆掌柜也会疼爱他。
得到过真正的爱,因他带来名利,得到祖母和徐家人给予的有条件的爱,被摧毁腐朽。
“我乃当今太后的母亲,天子的外祖母,你敢对我不敬?”徐老夫人搬出权势压迫,徐家小姐擡着下巴,跟着高傲的小孔雀。
“这里不是京都,是凤仙郡,老夫人要耍微风,回你的京都去。”匆匆赶来的陆承,将宋荔护在身后。
“好哇,你这个白眼狼,徐家养育你十数载,如今连句祖母都不肯叫我了,难怪世人都说你忤逆不孝。”见到这个混不吝的孙儿,徐老夫人抚着胸口,差点气得晕厥。
陆承询问宋荔有没有事,待她摇头确认无事后,这才转过身:“从你们逼死我阿娘时,从你们徐家人人唾弃时,我就不是徐家子了,我姓陆。”
徐老夫人气急:“曾经你摇尾乞怜,讨好于我这个祖母,是我替你聘来大儒,教你识字读书,培养你成才,才有了后来的科举中榜,你竟自甘下贱要入赘到个女商户家,也不肯随我回京都?”
“假若我天资愚钝,怕是你这位祖母都不肯多看我一眼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