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盲眼大师他总勾搭我 > 洽谈

洽谈(2/2)

目录

翌日,一则消息在整个大月传开。

“话说当年,那敖汉真尚且年少,行走江湖,遇到一奇女子,此女便是当今北氏骠骑大将军北氏军统帅,辛不冉!二人相知相识,携手几乎走遍天下!”

看客道:“诶呦,后面那辛不冉因北氏败北而与兴国镇北侯颜宁凯和亲,有情人分离,敖汉真爱而不得,至今未娶。这故事大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?我等早就听腻了!来点儿新鲜的!”

“诶,这位客官,这是过去的版本。可如今,此事已有澄清。且听我细细道来!”大月国都一家模仿大兴制式的茶楼中的说书先生,与大兴说书先生一样一拍桌,扇子一开,“而今小老儿听了最新版本!原来啊,当初,辛不冉辛将军只是将敖汉真当作兄弟,并未对其有过任何男女之情。所谓两情相悦,不过是敖汉真自己传出来的。后来,辛不冉与颜宁凯联姻,敖汉真潜入和亲队伍欲要将辛不冉劫走,可是,却被辛不冉痛打一顿,滚出了使团!”

“放屁!”敖汉真的一些来此吃茶的门客骂道,眼看着就要去打人,被及时出现的巡逻官兵拦住。

后面,自然就是敖汉真为笼络人心,给自己捏造了一个深情专一的人设。至于他为什么终生未娶——

“敖汉真,是个阉人?”这间茶楼上房雅间内,一人发出惊叹。

萧廿抿了口茶水,道:“是,当初师父救下他的时候,他那处已经废了。”

“为何会废?”

“轻薄良家妇女,被人逮着了,两刀下去给废掉的。”萧廿云淡风轻地说着,“至于师父为何救了他,只是碰巧路过,路见不平罢了!后来,她知晓敖汉真的事情,又补了一刀,给人落个清静。”

颜宁北掩嘴咳了两声,萧廿差点站起来:“你伤势如何了?”

“大月皇宫送了那么多药过来,又养了这几日,好得差不多了。”颜宁北摆摆手,“只是,他们二人同行那么久,是怎么回事?”

“不过是敖汉真想去杀人报复而已。”萧廿放心不下还是拉过颜宁北的手探脉,“师父传讯,说横刀待会儿就会送回来,拿到了刀咱们就动身回大兴。”

“大月当真答应不出兵了?”颜宁北颇为惊奇,毕竟萧廿只在敖汉真府上与大月国主见过那么一次,竟然就解决了?

“来之前,皇兄给了我一些兵器锻造的技术。都是些浅薄的,对于大兴构不成威胁,但却是大月求之不得的。当然,只有这些肯定不够。大月国主一直为敖汉真这类门客众多的侠客头疼,我便出了个计谋帮他解决此事。毕竟,大兴只是让大月不出兵。但北氏,但凭一己之力自然不可能与大兴抗衡,所以,他们的要求是要大月出兵。两相权衡,你若是大月国主你怎么选?”

在确定颜宁北身上的伤已无大碍后,萧廿才松了手:“当然,得让他看到些好处才行。”

“所以,近日国都之中的流言,都是殿下的手笔?”

萧廿迟疑一下,还是点了头,道:“只要大月这边确定了不会出兵,坎瓦就不会轻举妄动。毕竟,那个国家重文轻武,军队都不怎么会打仗。”

“大月有勇无谋,也无法单打独斗。只要灭了北氏,北方三国就几乎稳定下来了!”颜宁北眼中带上些许光亮,但他又想到了什么,欲言又止。

“你是想问,师父的事情吧?”萧廿知晓他心系辛不冉,毕竟那是生身母亲,“我的剑法是师父教的,真到了那一天,于情于理,我都会尽力去保住她!”

“不行!”颜宁北坐直了一些,扯到了伤口,“你是五皇子,在边陲多年好不容易能够回去,若是牵扯进了这件事,于你不利!”

“不行个屁!再怎么说,我都是皇子。再者,你们镇北侯府树大招风的,去管这件事,就有利了?”萧廿神色也暗了一些,但无论如何,他都得尽力一试。但辛不冉的性子他是清楚一些的——宁愿站着死,不愿跪着生!

屋内就此陷入沉默,二人各有心事地听着楼下的动静。

即便有敖汉真的门客阻挠,流言还是传得很快,敖汉真的名声短短几日内,跌了又跌,近乎身败名裂。

很快,其余流言一并传出。大月皇室乃是完颜氏,而敖汉氏乃是北氏的。北方三国本为一体,后分而治之。大兴崛起,北氏为了更好地模仿大兴,干脆将自己原本的胡姓也改了。其中,皇族,便为郭姓。而敖汉氏,则起源于北氏。

敖汉真在家族中不受重视,故而出行远游,到了大月。大月人最讲义气,他靠着侠客之义,行沽名钓誉之事,迅速积攒了大量门客。此事,也在大月广为传播。

大月最大的侠客至此口碑崩裂,门客四散,往日光鲜亮丽的敖汉府,至此落寞。不久,大月国新任宰相推举革新变法,开设郡县,加强了各地与国都的联系。同时,更新律法,完善衙门,重启过往冤假错案。随着时间推移,大月境内的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事,日益减少。

当然,这都是后话了。

这日,辛不冉将重新铸造好的横刀送来后便独自离去,孑然一身。

再见面,便是在战场上了!

颜宁北握着手中新铸造好的横刀久久不语,萧廿道:“这次可得把刀好好护着了!”

他点点头,道:“走吧,回大兴。”

二人相携上了马车,因为此次是秘密入的大月,所以,大月这边只派了赤阳王一路护送人到了熊关。顺便,邀请五皇子共阅大月士兵。在五皇子的见证下,大月边关守军撤到了平时的数目。最后,他赤阳王自将人送出熊关。

回到函首关复命之时,恰好七日。

先前在大月这边的时候,大月国主确定绝不出兵后,便当着萧廿的面飞书给了坎瓦国主。

坎瓦本就兵弱,不善战,收到大月国传讯后,当机立断,也撤了军。

这边快当得多,所以,在萧廿二人抵达函首关的时候,元修年坞咏已经回来有几日了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