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锁(1/2)
门锁
春季多雨,这年阴云尤其眷顾雁城市。入春以后,街面时常覆盖一层水色,整个城区水光粼粼。
四月,藏在世邦路街角的祭祀用品店门前排起长队,行人打伞路过,偶尔会好奇地探头瞥一眼,但大多数人日常工作已经很忙碌,只隐约记得四月份有一个小小的短假,便匆匆离开。
长队里有一家人四口,由一对中年夫妻,一位七十老母和小男孩组成,他们前面排着一位壮汉。
店家主人是个佝偻背的老太,眼皮耷拉到颧骨,两颗眼睛跟豆子似的藏在老化的皮囊下,头也不擡地问:“去哪扫墓?”
“乡下老家咯。”客人说。
佝偻老太举起拐杖敲了敲地上的小架子版:“老家不在雁城的回老家买,老太我只卖雁城的。”
客人还不满,一看店主是个一脚能绊倒的小老太,发起横:“凭什么,我又不是不给你钱。”
老太擡起一张脸,没有表情地看着他,让人觉得瘆得慌。她也没有要生气的迹象,还是那副沙哑的嗓音道:“不够卖,今年新死的人多,供不上。”
壮汉还想说什么,心里却发突突,觉得这小老太有些神神叨叨的,他色厉内荏地嘀咕了句什么,转身就走。
后面那一家四口紧跟上,当中的中年男人听了一耳朵,率先说:“我爹在东区白桃山墓园,清明我们去扫墓。”
小老太眼皮动了下,枯枝似的手伸到桌子底下,边问:“怎么死的?”
做个买卖而已,她总是问的很多。偏偏人们会走这些流程的不敢不回答,哪怕是觉得被冒犯到,中年男人依然低声回应:“生病。”
好在小老太没有继续问了,她拿了一顶上封盖的竹篮递过去,撩开盖让中年男人看了眼:“八千。”
中年男人的妻子整个人都惊得抖了下:“这么一点东西要这么贵,你个老斋婆,是不是在坑骗我们?!”
他们就是普通家庭,八千占了家庭一个月的大头开支。她以为自己这声说完家里人会附和自己,谁知中年男人直接别开她的手,毫不犹豫地转了八千块过去。
他们没法自己挑选东西,小老太觉得他们需要什么就卖什么,小老太觉得他们需要给多少钱他们就付多少钱。
就这样,后边还排着这么长的一条队伍。
小老太一点反应也没有,好像被骂的人不是自己,她一点都不担心。
中年男人拎着篮子拽着家人走,他妻子不满,还想回头看,没想到小老太居然正看着他们。看到有人回头,就用她那把沙哑的嗓音慢悠悠地说:“今年降水大,不要等时间了,趁早扫完回家里躲起来吧。”
“你......”女人惊悚地拽住丈夫,没拽动,她才忽然发现丈夫好像没听见小老太说的什么话。
小老太最后垂下头去:“哦,还有,离山上发新芽的小树都远一点。”
女人打了个哆嗦,连计较也顾不上了,跟着家人迅速离开。
这一家人马不停歇地赶到墓园,他们家老头于去年冬季里一场风寒中去世,人离开不久,老屋里的物件都没有收拾干净,正是家里人最惦记的时候。
七十岁老母跪在墓前摆放祭品,头朝着地磕下去,嘴里念念叨叨,中年男人紧跟她的动作之后。
女人领着小孩在后头跟着祭拜,但女人突然想起小老太的话,忍不住朝四周看了圈。墓园建在山腰处,宣传语上打着风水好景色美等等宣传语,四周的自然景观自然是好的。
晴天看着暖洋洋的,正逢雨季,哗哗的树影便有些萧瑟。
女人战战兢兢地等到他们昨晚所有的事情,收拾好东西离开墓园,都没见有其他事情发生,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,还在心里骂小老太神神叨叨,她想起在店铺里花出去那笔消费,更觉得不值得,暗自决定回去就发避雷帖子,让雁城市的网友别到那家去做冤大头。
他们开了小车,正在下山的路上。
女人心里正想着,忽然瞥见公路底下的树影。
山上遍地青翠,枯死的树枝与落叶一起埋进泥土里,四处都是潮湿的泥土味。本就是春季,植物不发芽才奇怪,女人透过车窗正好看见路底下有几棵小树,小树底部树干缠绕在一起,像编制的网,顶上枝干的小岔上冒出一点绿芽。
她心里极其矛盾,一边不以为意,一边咯噔咯噔地犯怵。
这些树极小,比起旁边的大树来说尤其‘瘦弱’,枝干像人的手臂,形状极其古怪,而且盯得时间长了,女人总觉得不是风在吹着它们摇曳,是它们在拽着风舞动。
而且她视力其实不好,这么阴沉的雨天,到处都朦朦的,偏偏她久看清了这棵小树。
女人忽然有点害怕,她说不出别的,只说:“老张,你开快点。”
“急什么?”
“我感觉雨要下大了......”
车尾气飘进湿润的空气里,烟雨氤氲,小树挥舞着枝桠,无声地‘望’着它们离去。
雁城市坐落于龙脉下,群山环绕,白桃山连绵往外还有数座山。
人类在不同的山上做了许多标注,风景秀丽些的,收拾出来做景区,罕见的品种上会挂上牌子,介绍它们的品种,有些年龄过百的老树,周围还会装上护栏,单独保护起来。
总之山上处处有人类留下的标记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