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寒夜吹风(2/2)
下午时,风更紧了,卷着雪沫子打在窗上,噼啪作响。素味斋的炉火却越烧越旺,砂锅里的汤换了一锅又一锅,香气像团化不开的云,裹着整个小院。邢成义的头疼好了大半,他蹲在炉边添煤,看着火苗舔着锅底,心里琢磨着该给灶台加层砖,免得热量散太快。
陈露在案板上切山药,刀起落间,白生生的山药块滚落在竹篮里,她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在蓝色港湾摘的白菊,也是这么干净的白。“等开春了,咱在院里种点山药吧,“她对王店长说,“自己种的新鲜,熬汤更甜。“王店长点头:“再种点枸杞,红亮亮的,看着就喜庆。“
苏清沅抱着吉他坐在角落,手指不再冻得发僵,因为离炉近,指尖暖乎乎的,拨出的调子都带着暖意。她新写了首歌,叫《砂锅谣》,唱的是“炉火上的锅,汤里的甜,素味斋的冬天,暖得像春天“。徐涛坐在她旁边听,时不时给她添杯热水,眼里的笑像汤里的热气,满得要溢出来。
李萌萌在画今天的场景,她把挤满人的素味斋画了下来:周大爷捧着汤碗笑,张奶奶和王店长说着话,邢成义在门口记菜,陈露在厨房忙碌,苏清沅和徐涛端着汤穿梭其间。画的角落,她添了个冒着热气的砂锅,锅里的汤像条小河,弯弯曲曲地流进每个人的心里。
傍晚时,客人渐渐少了,陈露煮了锅面条,就着剩下的汤给大家做了汤面。八珍暖锅的汤煮面条,再撒把青菜,吃得每个人都满头大汗。邢成义呼噜呼噜吃着,说这面比砖窑厂的热汤面还香,引得大家都笑。张奶奶没走,坐在旁边看着他们吃,手里攥着陈露给的烤红薯,暖得直咂嘴。
“今儿卖了不少汤,“王店长数着钱笑,“够给大家添件新棉袄了。“邢成义赶紧摆手:“我这棉袄还能穿,给清沅添件吧,她的棉袄薄。“苏清沅脸红了,说自己的棉袄够厚,还是给萌萌买盒好墨吧,她的墨都冻住了。李萌萌笑着说不用,她的墨冻住了也能画,反而有种特别的味道。
正说着,门帘被掀开,进来个裹着军大衣的年轻人,是胡同口修车铺的小杨。他搓着手说:“王店长,给我来份八珍暖锅,打包。“陈露赶紧给他盛汤,小杨接过砂锅,叹了口气:“这天儿是真冷,刚才修自行车,扳手都冻在手里了。“王店长让他等会儿,从灶房端出个烤红薯塞给他:“拿着暖暖手,汤趁热喝。“
小杨走后,雪下了起来,起初是小颗粒,后来变成了大片的雪花,慢悠悠地从天上飘下来,落在素味斋的青瓦上,很快就积了层白。邢成义去关院门,看见院角的老梅被雪压弯了枝,花瓣上顶着层雪,像撒了把糖霜。“这梅花开得真精神,“他回头对屋里喊,“雪天里看着,比春天的花还好看。“
大家都跑到门口看梅,陈露的围裙上还沾着面粉,落在雪地上,像撒了把星星。苏清沅伸手接雪花,雪花落在她的手心里,转眼就化成了水,凉丝丝的,却不觉得冷。徐涛拿着相机给梅花拍照,想把这雪夜的梅留在镜头里。李萌萌靠在门框上,手里转着画笔,心里想着明天该画幅《雪梅图》。
回到屋里,王店长往炉里添了块大煤,火苗“噼啪“跳起来,映得每个人的脸都红扑扑的。陈露泡了壶菊花茶,用的是去年秋天收的白菊,茶汤黄澄澄的,带着股清冽的香。大家围坐在炉边,喝着茶,说着话,听着窗外的雪声,像听着一首温柔的歌。
“明儿得多备点食材,“王店长抿了口茶说,“看这雪势,明儿肯定更冷,来喝汤的人少不了。“邢成义点头:“我明儿早点起,去早市抢新鲜的山药。“陈露笑着说:“我把面发上,明早蒸点红糖馒头,配着汤吃正好。“
苏清沅忽然说:“我给汤谱再添首诗吧,就写砂锅暖了寒冬,素汤甜了岁月。“徐涛拍手叫好:“再配上萌萌的画,咱素味斋的汤谱就是艺术品了。“李萌萌红了脸,说她明天就把诗画上。
夜深时,雪还在下,素味斋的灯却亮着。灶房的砂锅里还温着汤,炉火映着锅沿,像圈跳动的金边。院角的老梅在雪夜里静静散发着香气,清冽里带着点甜,和屋里的汤香混在一起,在寒冷的冬夜里,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。
第二天清晨,邢成义推开院门,发现雪已经没了脚踝。胡同里静悄悄的,只有扫雪的竹扫帚划过雪地的声音,“咯吱咯吱“的,像首单调的歌。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早市走,棉鞋里灌满了雪,却不觉得冷,因为心里想着街坊们等着喝暖汤的样子,比炉火还暖。
陈露在厨房蒸馒头,面团发得像朵蓬松的云,按下去能弹回来,带着股微酸的麦香。她把馒头放进蒸笼时,看见窗外的雪停了,太阳从云里钻出来,照在雪地上,亮得让人睁不开眼。院角的老梅在阳光下泛着光,花瓣上的雪慢慢融化,顺着花瓣滴下来,像谁在悄悄流泪。
苏清沅和徐涛在贴新的汤谱,李萌萌昨晚画到深夜,把苏清沅的诗写在了画的旁边,字迹娟秀,和画里的砂锅相映成趣。路过的人都停下看,有个老太太指着画说:“这画里的砂锅,看着就暖和,比我家的煤炉还顶用。“
素味斋的门刚开,就有客人来了。周大爷带着老伴儿,老太太裹着件红棉袄,进门就说:“昨儿喝了你们的汤,我这咳嗽好多了,再来两碗。“陈露赶紧给他们盛汤,砂锅里的热气腾腾地冒出来,把老太太的眼镜都呵得雾蒙蒙的。
邢成义从早市回来了,竹篮里装满了新鲜的山药和枸杞,山药带着泥土的潮气,枸杞红得像小灯笼。他把食材往厨房送,路过堂屋时,看见大家都捧着汤碗,脸上带着笑,心里忽然觉得,这大寒天也没那么冷。
因为素味斋的汤是暖的,炉火是旺的,街坊们的笑声是热的,就像王店长说的,日子就像这砂锅,看着普普通通,却能把最平常的食材,熬出最暖心的滋味。
雪又开始下了,可素味斋里的香气却越来越浓,像团化不开的暖,裹着整个冬天,也裹着每个人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