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 现实线-科技融合(1/2)
夜风穿过程楠的指缝,吹得他手边的报告纸页轻轻翻动。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声音,偶尔传来一两声服务器运转的嗡鸣。
他已经很久没有真正合眼了。
“数据模型推演完成。”女娲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,“‘归墟’能量模拟精度达到87.6%,建议进行实机验证。”
程楠揉了揉太阳穴,盯着屏幕上那串复杂的波形图,像是某种未知生命的呼吸频率。
“安排实验。”他说。
b-3实验室的灯光泛着冷白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与消毒液的味道。实验员张明已经躺进了脑波采集舱,头部连接着数十根细如发丝的神经导线。他的眼神有些紧张,但依旧保持着克制。
“准备开始。”程楠站在控制台前,声音平稳。
女娲启动了“量子-生物接口”系统。张明的脑电波在屏幕上跳动起来,起初杂乱无章,随后逐渐稳定,最终与AI的计算节奏同步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精确度——70%以上。
“同步率达标。”陈星低声说道,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。
可下一秒,张明的脑波突然剧烈波动,像是被什么东西拉扯了一下,整个人猛地抽搐起来。
“切断输入!”程楠立刻喊道。
系统自动切换至低频共振模式,张明的波动渐渐平息。但他却睁开了眼睛,嘴里喃喃地说出了一串谁也听不懂的语言。
“记录这段音频。”程楠立刻调出录音模块,“分析它的频率特征。”
几分钟后,结果显示:这串语言的主频,竟与“归墟”能量波动完全一致。
没人说话。
只有仪器滴答作响。
会议室的投影幕布上,播放着一段未来城市的影像。那是程楠从穿越中带回的画面:残破的高楼、荒芜的街道、燃烧的天空。画面中的城市像是一座被时间遗忘的墓地。
“这就是我们不融合就会面对的世界。”程楠指着屏幕,“不是科幻小说,而是现实。”
赵敏坐在角落,手里握着一杯咖啡,眉头紧锁:“问题是,我们现在走得太快了。政策和伦理还没跟上,资本也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。”
“我理解你们的顾虑。”程楠环视一圈,“但如果我们现在停下,等来的不是喘息的机会,而是彻底的灭亡。”
这时,女娲的声音响起:“根据全球科技趋势预测模型,人工智能、神经交互、清洁能源的融合将成为21世纪下半叶的核心发展方向。拒绝融合,等于主动放弃未来。”
沉默在会议室内蔓延。
一名年轻高管终于开口:“你说这些是为了什么?”
程楠深吸一口气:“为了活下去。”
就在这时,实习生王璐误将一份加密文件投影到了主屏幕上。画面一闪而过,但所有人都看到了那几个字:
意识锚定技术
她连忙关掉投影,脸色苍白:“对不起……我不小心点错了。”
程楠却没有责怪她,反而盯着那消失的字眼沉思良久。
周卫国站在接待室的窗边,手里端着一杯茶,眼神若有所思。
“你知道吗?”他忽然开口,“我们最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。”
程楠放下手中的文件夹:“什么东西?”
“我们在一次例行反恐演习中,捕捉到了一种新型电磁信号。”周卫国转身面对他,“它……和你们正在研究的技术很像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