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(2/2)
“中侯王?”周勤冷笑,一把夺过李虎手里的水路图,展开时不小心扯破了边角,“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?张猛要出兵,王启年要通商,你们却给朕弄来个损兵折将!”他的目光落在图上标注的“永夏寨”三个字上,忽然狠狠将麻布摔在李虎脸上,“画这些有屁用!连自己的货物都护不住,还想靠着这破布去摸华夏朝的底?”
李虎额头被砸出血,却挺直脊背:“王爷!这水路图关系重大!末将请战!带五千精兵,按着图上的路线去荡平狼牙河道,夺回货物,再顺流而下直取永夏寨!华夏朝的防御虽强,但只要出其不意……”
“够了!”周勤打断他,胸口剧烈起伏,指着殿门,“李德全!把周文彬拖下去,杖责四十,贬为庶民!王浩禁足三年,罚没全部家产!李虎……”他盯着李虎的伤口,语气稍缓,“念你力战有功,还保住了水路图,暂且记下这桩罪过,去军医营养伤,伤好后到张猛麾下听令!”
三人领命谢恩,被侍卫拖下去时,王浩的哭声、周文彬的咳嗽声、李虎沉重的脚步声,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。周勤看着满地狼藉,忽然抓起那只琉璃杯,狠狠砸在盘龙柱上。杯子碎裂的脆响中,他低吼道:“周泰!一定是你!这笔账,朕记下了!”
“王爷息怒!”户部尚书王启年最先出列,花白的胡须因急喘而颤抖,“周文彬虽失职,但祥阳城防务本就吃紧;李虎能保住水路图与六艘货船,已是难得……眼下当务之急是查明劫匪来路,而非严惩下属啊!”
兵部尚书张猛却按剑上前,甲胄碰撞声铿锵有力:“王大人此言差矣!不严惩何以立威?狼牙河道乃商路咽喉,劫匪敢在此动手,分明是藐视王爷权威!依末将看,罚得轻了!”
殿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。吏部侍郎捏着朝珠,小声嘀咕:“周文彬毕竟是王爷的远房表亲,贬为庶民怕是……”话未说完就被刑部尚书瞪了回去:“国法面前无亲疏,此事若不严办,日后谁还敢替王爷卖命?”
周勤喘着粗气,目光扫过群臣,忽然指着刑部尚书袁刚:“袁刚!你带三队缇骑,立刻去祥阳城彻查!务必弄清‘虎牙帮’的底细,若真是周泰的人假扮,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出证据!”
“臣领命!”袁刚躬身应道,甲叶相撞发出脆响。
周勤又看向王启年:“剩下的六船货物,由你亲自督办销售。多换取粮草,务必在月内将账册呈上来,填补国库亏空!”
“老臣遵旨。”王启年捧着朝笏,眉头却锁得更紧——六船货物仅够填补三成亏空,想让国库充盈,还得靠与华夏朝的通商。
张猛见状,再次上前半步:“王爷!查案剿匪岂能少了军队?末将愿带五千精兵,随袁尚书同去祥阳城!先荡平狼牙河道的匪窝,定能夺回被抢货物,再顺流而上直逼永夏寨,顺带……”
“够了!”周勤猛地抬手打断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,“你当国库是金山银山?五千兵的粮草军械,要卖多少铜矿?眼下当务之急是卖货补库,而非穷兵黩武!”他盯着殿外的雨帘,声音陡然低沉,“剿匪之事,先让袁刚查清再说。”
张猛脖子涨得通红,却不敢再争——他清楚国库的窘境,去年冬天连边军的冬衣都拖了月余才发放,此刻确实无力支撑大战。
群臣散去时,雨势渐小。王启年路过张猛身边,低声劝道:“将军稍安勿躁,等国库充盈了,何愁没有用兵之时?”张猛“哼”了一声,甩袖而去,铁甲撞击声在长廊里格外刺耳。
太极殿内,周勤独自对着那幅染血的水路图发呆。李德全小心翼翼地收拾着地上的碎瓷片,忽听王爷喃喃自语:“华夏朝……永夏寨……”他抬头时,正见周勤指尖划过图上的河道,眼神复杂。
五日后,袁刚的密报送到:狼牙河道的“虎牙帮”确与中侯王周泰有牵连,劫匪中甚至有洛城驻军的身影。周勤将密报揉成一团,却终究没下令出兵——他看着王启年送来的售贷清单,仅够支撑三个月的军需,若此时与周泰开战,怕是连给华夏朝的铜矿都凑不齐。
张猛的请战书又递上来三次,均被周勤压在案下。他在批复中写道:“待售完货物,补足粮草,再议出兵。”这短短一行字,让南境与华夏朝的战事,悄然往后推迟了至少一年。
永夏寨的了望塔上,杨浩宇收到陈胜的密信,信中只写了一句话:“南境暂无异动,加紧烧制石灰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