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异世开荒称帝 > 第136章 两王论华夏

第136章 两王论华夏(1/2)

目录

荣城的北王府,铜炉里的龙涎香燃得正旺。周臻捏着密信的手指微微发颤,信纸边缘被炭火熏得发焦。信上“华夏朝现世”五个字,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眼底——永乐城那片土地,原是西王的根基,两年前被他与周泰、周勤合谋攻下。后来中南两王因分赃不均厮杀半年,只剩他的征西大将军黄大海在那儿独揽大权,这两年来,楼兰国商队在永乐城的贸易一直由陈三娃负责,与黄大海对接得熟门熟路,如今突然冒出个“华夏朝”,莫非就是楼兰国换了名号?

“来人。”周臻推开窗,冷冽的北风卷着雪沫子灌进来,吹得烛火剧烈摇晃,窗棂上悬挂的铁剑发出嗡鸣。“传赵忠来。”

侍卫领命而去时,周臻走到墙上悬挂的《北境舆图》前,指尖重重戳在“永乐城”三个字上。那城池被朱砂圈了三层,旁边批注着“黄大海驻守,守军三千”。两年前攻破城门时,黄大海一马当先,斩了西王的头颅挂在城楼上,如今在永乐城说一不二,连中南两王派去的税吏都被他剁了喂狗。可这华夏朝借南下探路现世,偏在此时与周勤交易,欲意何为?

片刻后,一身锦袍的赵忠走进书房,他是周臻最信任的亲卫统领,左额上留着一道箭疤——那是一次刺杀中,替周臻挡箭留下的。“属下赵忠,参见大王。”

周臻将密信扔在他面前:“你亲自去趟永乐城。告诉黄大海,南境冒出个华夏朝,借南下探路现世,与周勤王做了交易。让他查清楚这股势力的底细——记住,永乐城是咱们从西王手里夺来的,如今他黄大将军在那儿说一不二,别让中南两王的人钻了空子。”

赵忠捡起信纸,指腹摩挲着“华夏朝”三个字,眉头紧锁:“大王放心,属下这就启程。只是……”他顿了顿,声音压低,“永乐城的事,黄将军向来独断,上个月连您派去的监军都被他赶回荣城,属下带什么信物去才好?”

周臻从抽屉里掏出枚鎏金虎符,虎符背面刻着“征西”二字——那是当年赐给黄大海的信物,两年前就是凭这虎符调遣三路大军。“持这个去,他会信你。”

赵忠接过虎符,符身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永乐城的血。“属下三日内必带回消息。”

六日后的永乐城,积雪覆盖了夯土城墙,两年前西王留下的箭楼残垣仍立在北门,被黄大海改成了了望塔,塔上哨兵的铠甲在雪光中泛着冷光。征西大将军府的议事厅里,黄大海穿着亮银铠,腰间悬着当年斩西王的佩刀,刀鞘上镶嵌的红宝石其实是西王王冠上的饰物。听赵忠转述完周臻的指令,他指节在案上重重一叩,案角的青铜烛台被震得跳起:“华夏朝?”

他抬头对亲卫吩咐:“去请陈三娃来,就说我有笔新买卖要跟他谈。”亲卫领命而去时,黄大海对赵忠道:“陈三娃那老狐狸在永乐城做了一年多生意,跟我熟得很。是不是楼兰国换了名号,一问便知。”

半个时辰后,陈三娃穿着件藏青色绸袍,手里拎着两坛华夏朝的高粱酒,笑眯眯地走进议事厅:“黄大将军今日怎么有空想起我?莫非又要加购瓷器?”他与黄大海寒暄着,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赵忠——这人面生得很,腰间却挂着北王府的腰牌。

黄大海示意亲卫倒酒,酒液入杯时发出清脆的声响:“哈哈哈哈,老陈,又能喝到你的美酒了,话说你们楼兰国这美酒什么时候可以售卖啊,每次都只能在你这混喝两口。”

“快了快了”陈二娃笑着答道。

“咱们打交道快两年了,我也不绕弯子。南境传来消息,说有个华夏朝借南下探路现世,货物跟你们楼兰国的一模一样,这事你可知晓?”

陈三娃端杯的手顿了顿,想了个合理的理由随即笑道:“大将军消息灵通。不瞒你说,那华夏朝确实与我们楼兰国有关——这样说吧,我们楼兰国前段时间变更国号来,改名就叫华夏,只是一直没对外说,也不影响你们之间的交易,也就没告知你。如今借南下探路现世,也只是想多拓展些商路。”

“哦?”黄大海挑眉,指尖敲击着桌面,“既然是自家人,怎么换个名号不跟我说一声?害得北王那边疑神疑鬼,还以为是西王余孽冒出来了。”

“这不是怕麻烦嘛。”陈三娃放下酒杯,语气诚恳,“大将军也知道,中南两王一直盯着永乐城的贸易,若是早说华夏朝的事,怕是又要生出是非。再说……”他凑近了些低声说道,“咱们私下交易的铁矿,不也没让外人知道?”这话戳中了黄大海的软肋——他每年都会通过陈三娃,私下卖给华夏国不少铁矿,从中赚了大笔银子。

黄大海盯着陈三娃的眼睛,看了半晌忽然大笑:“好你个老狐狸!既然是自家人,我也不瞒你,北王让我查华夏朝的底细。你且放心,有我在永乐城一日,就保你们的商路畅通。”他顿了顿,话锋一转,“只是华夏朝的实力如何?别到时候惹了麻烦,连累到我。”

“大将军放心。”陈三娃从怀里掏出张图纸,上面画着永夏寨的城墙,“你看这城墙,用‘水泥’筑成,比永乐城的夯土墙结实十倍。至于兵力……”他笑了笑,“反正比西王当年的玄甲军强。”

黄大海看着图纸,手指在“水泥”二字上摩挲片刻:“我知道了。虽然不知道你所说的水泥为何物,但看这城墙就结实无比,上次你们前来护送商队的士兵佩戴的物器也挺精良的,我就不担心了,来,继续喝酒……”

“对了,听说你们在修建一条到永乐城的道路,可有这回事?”

“这不是为了方便咱们两方商贸来往嘛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