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两王论华夏(2/2)
“这倒是,来,别辜负了这美酒,改明儿你可得再给我送两坛来才行,哈哈哈哈。”
“行,没问题,喝!”
饭局结束,陈三娃起身告辞,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:“对了大将军,再两月就要年关了,从下个月的交易量就要加量了,忙完这一阵大家也好轻松过个好年不是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黄大海挥挥手,看着陈三娃的背影消失在风雪里,才对赵忠道:“听见了?是楼兰国换了名号。你回禀北王,就说华夏朝实力不弱,暂时动不得,先看看他们的动静再说。”
赵忠领命而去,快马加鞭返回荣城。当他把消息报给周臻时,北王府的晨雾还未散,檐角的冰棱正在滴落融雪,砸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“果然是楼兰国换了名号。”周臻展开陈三娃画的永夏寨图纸,指尖划过城墙线条,“这水泥倒是稀罕物,比夯土结实十倍……看来这华夏朝不简单。”
赵忠躬身道:“黄将军说,陈三娃承诺下个月加量供应货物,还说华夏国开年会出一些新的商品,愿意优先给咱们国家供货——只要北王别干涉他们与南境的交易。”
周臻点点头,忽然看向窗外:“备车,去朝堂。”
盐城的东王府,暖阁里的地龙烧得正旺,周昊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,手里把玩着那枚鸽卵大的珍珠。参军李修快步走进来,手里捧着一封火漆密信,火漆印是东境密探的专属标记——一只衔着海盐的海鸟。
“大王,咱们派去南境的密探传回消息了。”李修将密信呈上,额角还带着赶路的薄汗。
周昊懒洋洋地拆开信,目光扫过信纸,嘴角的笑意渐渐敛去。当看到“楼兰国更名华夏朝”“其精盐纯度远超东境海盐”等字眼时,他猛地坐直身体,珍珠从指尖滑落,滚到榻下。
“放屁!”周昊一脚踹翻面前的矮桌,果盘里的蜜饯撒了一地,“东境海盐天下第一,哪来的野路子敢抢本王的生意?咱们的密探是不是被周勤收买了,竟帮着外人说话!”
李修连忙捡起珍珠,小心翼翼地放回锦盒:“大王息怒,密探在信里说,他亲眼见过华夏朝的精盐,晶莹剔透能映出人影,还偷偷带了一小包样品,此刻正在府外候着。而且南境的盐商都已经开始在售卖了,听说是南王派人去永夏寨进的货。”
“样品?”周昊嗤笑一声,朝门外喊道:“把那包破盐拿进来!”
片刻后,一个穿着粗布衣的密探走进来,手里捧着个油纸包。他将油纸包放在案上,小心翼翼地打开,里面的精盐细如白雪,在烛火下泛着莹光。
周昊抓起一把东境海盐,粗粝的颗粒硌得手心发疼,再看看那包华夏精盐,脸色瞬间变得铁青:“这……这是怎么造出来的?”
密探躬身道:“属下不知,这是从南境盐商那购买的,还听说华夏国的精盐产量极高,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生产,不用靠天吃饭。”
“不用靠天吃饭?”周昊猛地一拍案,震得那包精盐都跳了起来。东境的盐场全靠日晒,一到雨季就减产,这华夏朝竟有如此本事?他比谁都清楚,海盐是东境立足的根基,若是被华夏朝的精盐比下去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大王,之前听说就有精盐在黑市售卖,会不会就是华夏朝的?”
“传我令,让水师提督张彪派十名密探,想办法前往华夏国!”周昊的声音带着狠戾,“不仅要查他们的造盐法子,更要摸清库房里有多少存货!若是能……”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,“动静干净点,别让人查到是咱们干的。”
密探心里一寒,躬身应道:“属下这就去办。”
暖阁里只剩下周昊一人。他望着盐场的方向,手指在窗棂上重重敲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