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其他小说 > 琅琊榜之局内人 > 第 26 章

第 26 章(2/2)

目录

卫敏儿发现自己怀上孩子的时候,犹豫过要不要将事情说出来,言豫瑾原本劝她打掉孩子,养几年,找个不在意的人嫁了。

卫敏儿思虑再三,还是选择将孩子生下来,她实在是想要一个流着林殊血脉的孩子,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,这竟然是林殊唯一的血脉。

赤焰案发后,卫敏儿选择撞墙而死,一是想和林殊做一对亡命鸳鸯,二就是希望梁帝哪天得知实情时,能留萧梅生一条命,一个女孩对朝局又起不了什么作用,梁帝就算知道她是林殊的孩子,极大可能会留她一条命,卫敏儿这么做,只是想为萧梅生加点筹码罢了。

言豫瑾知道卫敏儿的动机,萧梅生知道自己的身世后,言豫瑾就将卫敏儿的想法告诉了萧梅生,希望萧梅生能明白卫敏儿的想法,不要怨卫敏儿。

萧梅生其实对自己的生母没有什么怨恨,因为她有言豫瑾这个胜似生母的养母,只是她对静妃到底是怀恨在心了,要是没有她的插手,卫敏儿最多是嫁给别人为正妻,虽郁郁不得志,但不至于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,害的她从小就没了娘……

如果说萧梅生对静妃是怨恨的话,那么萧缙生对静妃更多的是无视,是的,无视。

三兄弟的父亲到底是谁,静妃心里是清楚的,理论上,静妃应该更喜欢自己的亲孙子缙生,可恰恰相反,静妃最忽视的就是萧缙生。

你说静妃不知道要对萧缙生好一点吗?怎么可能,作为双商拉满的人,她当然知道,那她为什么这么做呢?不过是有恃无恐罢了,觉得自己是长辈,萧缙生必须要讨好她。

可静妃选择性忽视了萧缙生背后站着言府,言阙不满梁帝,可他不会不支持自己的亲外孙。

萧缙生最差的前途也是个郡王,一个郡王能够给言家带来多少利益,言阙能不知道?怎么可能,所以言阙铁定支持萧缙生,你说萧瑶生,唔,这不是梁帝指定萧缙生是靖王世子吗?

再说了,言阙又不是静妃,他是一碗水端平的,三兄弟有的东西是一样的,他才不玩什么跷跷板呢,哪个外孙出息了都是好事。

萧缙生一向不喜欢做无用功,既然静妃不喜欢他,他也懒的讨好静妃,反正面子上过的去就行。

静妃啊,总要为自己的偏心付出代价的。

那么被偏心的萧庭生和萧瑶生是怎么想的呢?

萧庭生的想法比较复杂,他明面上是萧景琰的长子,都说皇帝爱长子,百姓爱幺儿,作为长子,被偏爱是理所当然的。

可当萧庭生知道静妃为什么偏爱他的那一瞬间,脑子里一片空白,他实在是搞不懂,静妃为什么偏爱祁王。

难道是因为静妃喜欢林燮吗?那么她当年为什么又要爬上梁帝的龙床,还要生下萧景琰呢?

那时候的宸妃本就是后宫独大,言皇后都难以抵挡,还有必要拉帮结派吗?

当然,要真是梁帝非要纳静妃,那萧庭生也没话可说,只是静妃已经有自己的儿子了,为了儿子有个前途,扒着宸妃也就算了,可为什么对祁王比对自己儿子好呢?因为祁王是林燮的外甥吗?

不只是萧庭生想不明白,萧景琰也想不明白静妃为什么会同意言阙的建议,给言豫瑾四人下药,言阙为了白月光,勉强还能理解,那静妃呢?

林殊已经和穆霓凰有了婚约,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不错,为什么非要塞一个卫敏儿呢?

静妃表示,她能说她一时昏头了吗?可这个理由别说萧景琰会相信,静妃自己都不相信,但这偏偏是事实……

那么头脑简单的萧瑶生对静妃的态度是什么呢?不满,是的,不满,无论是知道真相前还是知道真相后,萧瑶生的态度都没有变过,只是知道真相后,更加不满而已。

萧瑶生一直不满静妃的区别待遇,说实在的,萧梅生还是林燮的孙女呢,为什么静妃对萧梅生不好。

显然萧瑶生选择性忘记了静妃不知道萧梅生到底是不是林殊的孩子,毕竟当初张武跑出来承认萧梅生是自己的孩子,而且一直对萧梅生很好,这一看就是张武心虚啊,故而静妃实在把不准萧梅生到底是林殊的孩子还是张武的孩子。

也不知道静妃得知真相后会不会后悔自己这些年对萧梅生的忽视。

四个孩子除了萧庭生外,对静妃有意见的事情,萧景琰其实一直知道,只是他一直在自欺欺人罢了,现在被摆到明面上来了,他才算是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有意见。

就拿今天举例,言豫瑾和萧梅生、萧缙生一早就入宫了,静妃也没想着亲手做些什么,大家中午吃的都是御膳房的大锅菜。

等到萧景琰带着萧庭生和萧瑶生入宫,静妃第一时间端出了百合清酿让他们吃。

萧瑶生一贯是不喝的,他幼稚的想要表达自己和母亲以及姐姐弟弟站在同一立场。

以往萧庭生为了不拂静妃的面子,都是选择喝完的,今天却觉得难以下咽。

就连萧景琰也端着百合清酿在发呆,见状静妃伤心道:“这是怎么了,难道是我的手艺退步了?”

萧景琰见静妃不开心,心中想着今天是静妃的生辰,还是不要惹她生气了,赶紧喝了几口,浅笑道。

“没有的事,母亲的手艺越发好了,这道百合清酿,夏天吃来真是舒爽。儿臣在外领兵时,若遇粮草不济,自然要与士兵同苦,那时腹中饥饿了,就想想母亲做的药膳解馋。瑾儿怎么学都没有母亲做的好吃,若不是怕母亲辛苦,真想日日都能吃到。”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