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9 章(2/2)
“缙儿,言府之后就是柳府了,柳澄和柳暨两座国公府并立也是陛下故意为之,如今两人还活着,两座国公府还能亲如一家,待两人去后……”言豫瑾说到这里,不由摇了摇头,实在是有些兔死狐悲,但又有什么办法呢?
如今言府已经自生难保了,就算知道柳国公府即将被拆解又能怎么样呢?
萧缙生转移话题道:“为何那位苏先生不让爹拉拢高湛高公公呢?御前有人的话,对我们有不少好处。”
言豫瑾嗤笑道:“有一个简在帝心的蒙挚还不够吗?你想要树大招风到什么地步,再说了高湛是个聪明人,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,而且现在的靖王府给不起他想要的。”
萧缙生乖巧的没有继续询问高湛到底要什么,只是道:“那蒙挚可信吗?”
“无所谓,”言豫瑾淡淡道,“禁军副统领之一的柴静也是我们的人,就算蒙挚想要反水,我们也能提前得知,记住了,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”
萧缙生点头道:“儿子明白了。既然如此,在太子这件事情上,我们静观其变即可。”
“没错,约束好府中众人,万万不可对东宫不敬。”言豫瑾叮嘱道,“咱们敬的不是东宫,而是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。”
“是,儿子定会约束好众人的。”萧缙生恭敬道。
一时之间,靖王府和誉王府都安静了下来,唯有太子的人上蹿下跳,这加重了梁帝对太子一党的不满,可惜的是誉王没有安静多久就跳了起来。
言豫瑾用脚想都知道,肯定是秦般若在后面作妖了。
就连言皇后也借口太子幽闭,使得中秋家宴不好安排为由跑到梁帝面前去试探了,这搞的梁帝极为不满,都想将太子给放出来了,但想到太子的所作作为梁帝还是没有将他给放出来,最终还是走了那步,捧靖王对付誉王。
对此言豫瑾本该高兴才是,但言豫瑾表示自己很不开心,他萧景桓怎么蹦跶都可以,千不该万不该利用言皇后,为此言豫瑾又让寒濯断了秦般若一臂,秦般若老血都要吐出来了,她到底是得罪了谁!
之前秦般若想请隽娘去魅惑童路,隽娘没同意,秦般若只能让自己的徒弟妍娘去,结果妍娘学艺不精,非但没有魅惑到童路,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,林殊将计就计的让妍娘传回去不少错误消息,而秦般若得了错误消息还不自知。
另一边的静妃虽然拿到了《翔地记》,但因为萧缙生手欠的将林殊漏下的笔画给补了上去,导致静妃无从得知梅长苏就是林殊的事情。
这对林殊来说,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……
又过了些日子,梁帝看萧景琰的所作所为,发现是个能扶起来的,终于在九月初下圣旨,晋萧景琰为亲王。
之后几天,梁帝又接连下了几道圣旨,分别是:
一、封萧梅生为恭靖郡主,赐婚穆王爷穆青。
二、封皇八子萧景璘为安郡王,赐婚柳国公府的柳四姑娘为妻。
三、封纪王嫡长子萧景墨为纪王世子,赐婚吏部尚书史元清长女史氏为妻。
四、淮王世子萧明翎赐婚柳国公府的柳六姑娘。
五、赐柳国公府的五姑娘为誉王侧妃。
六、赐柳国公府的七姑娘为靖王侧妃。
接连七道旨意让众人看清了梁帝到底在想什么,这下太子是真的出局了,只是梁帝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而已。
萧景琰晋亲王,理所当然,大家都没有什么争议,倒是萧梅生和穆青的婚事让大家大跌眼镜,不过想想也合理,
就是萧梅生的这个封号,恭靖?是恭敬才对吧,看来梁帝还是不放心萧景琰,在这里敲打萧景琰呢。
柳国公府的四位姑娘分别被赐给了三位皇子一位皇孙,可以看出梁帝这是在逼柳澄中立,也是,柳澄可是中书令,一旦他下场支持哪位皇子,那么那位皇子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。
当然柳澄没有这么蠢,会这么早就下场站队,而且柳澄真要站队,一个孙女也改变不了,梁帝此举只是在警告柳澄罢了。
至于赐婚萧景墨和史元清的女儿,也是在暗示史元清中立,纪王一向游戏人间,对几个侄子都不亲近,纪王没死,萧景墨就不会改变政治立场,而吏部作为朝廷任免官员的最重要一环,梁帝是希望他中立的。
至于将淮王世子和安王拉出来,纯粹是梁帝想要搅一搅浑水,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支持誉王。
是的,现在支持誉王的人,不一定全心全意支持誉王,只是在太子和誉王并立的时候,那些不愿意太子登基的人,都站到誉王身后而已。
这会梁帝一下子放出了那么多的选项,那些因为没的选只能选誉王的,很快就会脱离誉王,站到别的队伍里去。
除了这些,梁帝还下令让萧景琰主持军改,萧景琰得令后找林殊商量去了,萧缙生来找言豫瑾商量侧妃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