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1 章(1/2)
第41章
萧景琰的柳侧妃一怀孕,似乎打开了皇室第三代的投胎热,除了她以外,宁王妃也怀上了,才一个多月就闹的沸沸扬扬的,满京城没人不知道她怀孕了。
依常人的想法,不满三个月是不会主动说出来自己怀孕的,但言豫瑾知道,她不过是怕两国交战影响到自己,才闹的人尽皆知。
不过梁帝虽然恼南楚背信弃义,但没想着迁怒宁王妃,这场战事又不是宁王妃挑起的,梁帝这点肚量还是有的。
所以宁王妃一爆出有孕,梁帝就大赏了她,宁王妃见梁帝的态度总算松了口气,虽然宁王的年纪能当她爹了,而且脚有疾,但宁王脾气很好,府上很干净,前面也没个一男半女的,将来宁王府的家私都是她的。
所以宁王妃对此还是很满意的,她可不想因为两国开战影响两夫妻的感情。
宁王也是个明事理的,并没有因为开战的事情影响夫妻感情,反而因为宁王妃怀孕的事情,对她更好了。
宁王府这蜜里调油,衬的誉王府剑拔弩张的。
誉王最近的日子不好过,因为誉王妃和言侧妃同时怀孕了,誉王妃的月份大点,有两个月了,言侧妃的稍小一点,大概一个半月。
原本誉王该开心才是,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怀孕激素变化大的原因,誉王妃变得十分易怒,言侧妃也因为怀孕的事情抖了起来,两个人就这样掐上了,最后倒霉的是柳侧妃。
因为誉王妃算是高龄怀孕,不得幸苦,这府中的事务都落到了柳侧妃的手里,这冬日里新鲜时蔬本就稀少,府上有两个大肚婆,自然得先供着她俩,誉王乃一家之主,他那也不能少。
还有誉王养的那些谋士们的吃食也不能少,这银钱瞬间就不凑手了,可因为以往誉王妃重来不拿这些事务去烦誉王,外加柳侧妃拉不下脸去和誉王说这事,所以誉王只会提要求,从没想过解决问题。
搞的柳侧妃只能用自己的嫁妆填补,这个管家管的吃力不讨好。
誉王妃因为和言侧妃前后脚怀上了,誉王的精力不可避免的分给了言侧妃而恼怒不已,又因为高龄怀孕,一时间害喜反应剧烈。
言侧妃见誉王关注自己的时间没誉王妃多,也闹了起来,誉王真是一个头两个大。
秦般若见誉王的精力都被后宅牵扯了,很是不满,想尽法子让誉王多关注前朝事务。
别人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,这誉王府四个女人不知道算几台戏,反正誉王是没时间给萧景琰使绊子了。
萧景琰抓紧在梁帝面前刷好感,一时之间,梁帝对萧景琰的好感大涨,誉王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。
淮王那边,淮王世子妃倒是没怀,但淮王的侍妾怀上了,献王那边一如既往的没有消息。
至于安王,他之前擡了四个通房中,有一个怀上了。
梁帝想了想,将那个怀上的通房擡举成了侍妾,顺手同意了安王夫妻和离,还做主,让惠妃收了安王妃为义女,封了渔阳县主。
柳家也见好就收,于腊月十三的时候,上安王府将安王妃,啊不,渔阳县主的嫁妆悄无声息的擡回了柳家,就此,两人顺利和离。
安王很生气,觉得自己一点面子都没有,可那又怎么样?梁帝一点都不想管他。
趁安王还在寺庙的时候,梁帝就找人在安王府建了一间佛堂,借口安王身体不好,需要长期静养,将安王给关在了安王府,反正吃喝少不了他,其他的,随他自生自灭罢。
陈德嫔知道的时候,眼泪差点哭干,哭着嚷着要找梁帝,言皇后那里会给她机会,有样学样也将陈德嫔给软禁了。
陈家不是没有为陈德嫔和安王出面,但是御史那边梁帝都打过招呼了,根本没人理陈家,陈家人也没个爵位,不能直接面见梁帝,这件事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说回萧景琰,今年除夕最出风头的除了他外,就是萧庭生和萧瑶生了,两兄弟跟着萧景琰上战场没少斩获,梁帝那是夸了又夸,除了给萧景琰升了两颗皇珠外,又封了萧庭生和萧瑶生公爵。
因着两兄弟过完除夕就15了,到了可以婚配的年纪,各府的夫人们纷纷往言豫瑾的身边凑。
言豫瑾将她们全都给打发了,先不说她已经看好了儿媳妇人选,单说这几年的朝局,就不适合那么早成亲。
萧景琰也支持晚婚,他自己都是18才成亲的,所以他一点都不觉得晚婚有啥不好的。
因着萧景琰是娶到自己喜欢的,他也希望孩子们能娶到自己喜欢的,至于萧梅生,这实在没办法,好在穆青对萧梅生不错,萧景琰的良心也能稍安一点。
但这一年,只要萧景琰在京,他就会找机会调教穆青,穆青也不知道被老丈人重视好呢,还是不重视好。
除夕宴上,大家见两夫妻都不着急找儿媳妇,也只能将自己的想法收了起来,毕竟女方太主动,容易被男方看不起,虽然大家都想攀高枝,但也急到那种地步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