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8 章(1/2)
第48章
言皇后是觉得萧瑶生都19岁了,该成亲了,贵太妃是首先觉得萧景琰子嗣太少,该进人了,其次觉得萧庭生19岁了,该成亲了。
言豫瑾倒是没反对,因为萧缙生也15岁了,这太子妃可以选起来了。
不过首当其冲的还是萧梅生的婚事,穆青今年都22了,妥妥的大龄青年,再不成亲,穆霓凰都要疯了,她穆家可就这最后一根独苗苗了,林家也就萧梅生一根独苗苗,别拖了!
然后苦逼的就是言豫瑾了,这亲蚕礼、选秀、萧梅生的婚事叠加到了一起,言豫瑾快忙废了。
萧景琰一看这不行,跑了趟慈安宫,请言太后出山负责选秀。
言太后心疼言豫瑾,二话不说就将事情接过来了,言豫瑾总算是松了口气。
农耕社会讲究男耕女织,皇家作为典范需要在每年正月的时候举办亲耕礼和亲蚕礼,前者由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亲自下地劳作,后者由皇后带着后妃祭拜蚕神,并亲自采摘桑叶喂蚕。
这两个仪式代表着国家重视农业和纺织业,对两业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,所以每年都要举行,多都躲不掉。
紧接着就是萧梅生的婚礼了,萧梅生作为萧景琰唯一的女儿,又是先皇赐婚,嫁的又是穆家,自然是要大办特办。
既然大办特办了,言豫瑾和礼部就逃不了,乖乖的忙吧。
言豫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萧梅生日后住哪里的问题,毕竟穆霓凰和萧梅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,如果没有赤焰案的话,那穆霓凰既是萧梅生的继母又是萧梅生的大姑姐……言豫瑾愁啊,要是穆霓凰将林殊死后要和卫敏儿合葬一事怪到萧梅生头上怎么办。
萧景琰劝言豫瑾别愁,穆霓凰不是那种人。
可感情的事情真的很难说清楚,穆霓凰也知道自己最不该怪的就是萧梅生,可她就是忍不住,所以穆霓凰决定和穆青分开住。
穆青在南境,穆霓凰就在金陵,穆青在金陵,穆霓凰就回南境去。
穆青自幼和姐姐相依为命,自然不愿意和姐姐分离,但穆霓凰执意如此,穆青也没有办法。
萧梅生的婚礼,卫敏儿是没有办法参加了,言豫瑾原本以为林殊回来,但林殊只是让人送来了这些年他给萧梅生准备的嫁妆,本人没有来参加。
萧景琰对此有了不好的预感,但来送礼的黎纲却说林殊现下身体还行,就是不能长途跋涉,所以才没有来。
萧梅生对此倒是不怎么在意,于她而言萧景琰才是她爹,林殊什么的,不熟。
六月十五,萧梅生和穆青的盛大婚礼结束后半个月,两人就回南境了,穆霓凰如之前所说的留在了金陵。
萧梅生走后,言豫瑾伤心了没几天,就被言太后抓去忙大选的事。
如今萧瑶生过继给了言太后的亲儿子,言太后自然关心萧瑶生的婚事,言豫瑾作为萧瑶生的亲娘,外加言太后的侄女,自然就被抓壮丁了。
言豫瑾仔细研究了这次的选秀名单,最后还是看上了蒙挚的二闺女,蒙氏身为武将家的姑娘,性格率真,为人大方,和萧瑶生那个脑子简单的挺般配的。
言太后刚开始觉得蒙氏身份太高了,萧景琰可能不会同意,但在和蒙氏相处过后,还是松口了,因为蒙氏实在和她的胃口,言太后和萧瑶生本就是半路祖孙,要是有一个斤斤计较,小心思多的孙媳妇,言太后准要和萧瑶生离心,而这是言太后最不想看到的。
所以在了解蒙氏的为人后,言太后立即就同意了言豫瑾的选择,不出意外的话,萧瑶生的婚事就这样定下了。
你说萧景琰的意见,他没有意见,谁都可能带坏萧瑶生,唯独蒙挚不可能。
至于萧庭生,言豫瑾和贵太妃各有各的想法。
对言豫瑾来说,就萧庭生的这个身份,最好是娶个文官家的姑娘,以后走文官路线,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。
所以言豫瑾选择了沈追长女沈氏,沈氏出生高贵,亲爹沈追又得萧景琰的重用,且沈氏脾性温和,正对贵太妃的胃口。
但贵太妃却看上了平阳长公主的二女儿张明舒,在贵太妃看来,张明舒有个长公主娘,又有个悬镜司首尊的爹,未来萧庭生要是真的犯到了萧缙生的手上,也有人帮他。
贵太妃唯一忽视的就是,万一将来萧庭生起了和萧缙生争抢的心怎么办?
当然,萧瑶生也面临这样的可能性,可蒙挚是什么人,张武又是什么人?萧景琰敢信任蒙挚,可他不敢信任张武啊!
张武也有自知之明,一听说贵太妃看上了自己的闺女,就跑去和史元清商量了,他们两个作为长公主夫婿,又是朝中重臣,想要获得萧景琰的信任,最好的办法就是置身事外,不和萧景琰的子嗣结亲。
虽然萧庭生和萧瑶生已经被过继出去了,但在有些野心家眼中,这根本就不是事,只要萧缙生和萧瑞年没有了,萧景琰还能选谁?可不是只有萧庭生和萧瑶生可选了么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