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55 章(1/2)
第55章
金日悬空,像灭不掉的烈火,烧得人大汗淋漓,黏在背上身上。
府上省的米很快吃完了,王武出发去米铺买米。
刚走到常去的米铺门前,就见那处围了好些人。
走近了,听到他们骂骂咧咧说:“又涨了!这米价天天涨,还怎么吃得起饭!”
“原先六十文一斗已经不算便宜了,眼下可好,翻了个番,竟涨到了一百二十文,让不让人活了!”
“就是就是,不仅这云记,早上去宋记,也涨了!价钱就跟这一模一样,该不是他们商量好的吧!”
“让让,劳烦让让。”王武嘴里一边道着抱歉,一边从人群中费力挤进去,看见米铺门口木板上书着今日的米价。
果真是惊人的一百二十文。
王武倒吸口凉气,不禁摸上腰间的荷包,带来的钱远远不够。
他退出来,挤得满头大汗,边用袖子拭汗边往外走,打算去另外一家米店瞧瞧。
他心想:总不能都涨到一百二十文了吧,明明昨日还是八十文。
结果出人意料,令王武大吃了一惊。
他在镇里各大米铺跑了一圈,就快跑断腿,惊讶地发现无一例外,米价通通上涨。
恰好是一百二十文。
眉头一皱,哪里还敢再在外头耽搁,立刻跑回了府上。
进院时,崩溃喊道:“老爷!老爷!不好了,这这这—”
迈过门槛的瞬间,一眼瞅见木轩下对坐的二人。
暑热难抵,每每清晨开始,王武就要把轩外的竹帘挑起,以此来让四面通风,稍缓热气。
平时老爷就喜欢坐在那处,要么喝茶要么看书。
耀眼的光洒下,包裹住人,显得祥和平静,心也跟着静了,丝毫不觉着热。
一直都是老爷一个人坐在那里,故而王武没想到今日会看到别人。
谢梓清闻声送去目光,平声应,“怎么?”
王武瞟到他对面之人,慌忙低下头行礼,磕巴了下,“小人无礼,见过金大人。”
“无妨。”金顺昌毫不在意,执杯呡茶。
他今日未着官服,除却眼下乌黑,脸色差点,俨然一副平常百姓的模样。
寻常人该是认不出的,但王武消息灵通,见的人又多,自然是一眼就认了出来。
突然一个大官出现在家里,难免被吓到,王武吞吞口水,紧张回着谢梓清的话,“回老爷、金大人,小人要说的是今日的……米价。”
他停顿一息,有些紧张地缩了缩手,毕竟事关景和镇,而且还是在管理此镇的人面前说,着实心慌。
谢梓清看出他神色间的犹豫,安抚道:“无事,如实说即可。”
得了这话,王武就跟吃了颗定心丸似的,把刚才种种据实讲述一番,“……就是这样了。”
谢梓清敛下清淡的眸,“知道了,你去再拿些钱买米吧。”
“好!”王武如蒙大赦,脚尖赶着脚跟,快步走了。
堂下陷入死寂,一丝风也无,唯滚滚热浪不休。
金顺昌放下杯盏,杯底磕在桌上,“叮”一声,打破了安静,“这就是你的解法?”
平平的话音暗藏质问。
谢梓清没回应,端坐着,如青竹一般,长指执起壶柄,给自己斟了杯茶。
滴滴答答,茶声清泠,金顺昌的话蕴在其中更显凉薄刺人,“你说不要开粮仓赈灾,又让我下令不许镇中商户施粥,断了饥民的活路不说,还让那些富商勾结在一起,联合起来擡高米价。这几日,米价已经翻了一番,再这么下去,是要我镇中百姓都活生生饿死!”
手掌重拍桌面,震得茶汤激荡,谢梓清的杯盏也受到牵连,晃出几滴茶来,洇湿桌面。
他像是没有感受到对面人的愤怒,慢条斯理放下青瓷茶壶,慢声道:“我要明府以一百五十文的价格向镇中粮商收购粮食。”
“什么?!”金顺昌像是没有理解他的话,瞪大了双眼,青黑更加明显,彻底盖住整块眼下的肌肤。
谢梓清稳声重复,“明府没有听错,以衙门的名义高价收购这些粮食。”
“你难不成是疯了!”金顺昌胸腔剧烈起伏,不可置信,又愤怒,“我就不该相信你会有什么好的方法,你这是要害死百姓,更要陷我于不仁不义。”手指猛指对面的男子,气到发抖,“你!居心叵测!”
“从最开始我就跟明府说过,我的方法是大逆不道之举,明府选择信我,不就是因为你已经迫在眉睫,没有路可走了吗?”倏然擡眼,双眸淡而坚定,看一眼就可止了无数慌乱。
“既如此,明府何不听我一言,试上一试。”
金顺昌仍是没松口,谢梓清反而弯了唇,轻笑道:“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,死马当活马医。该怎么做,该不该信我,全凭明府定夺。”
“你—”他猛地看向对面人,一副云淡风轻,从容不迫的模样,话音顿时滞住。
桌上茶汤在桌上晕开大片深色,金顺昌手指蜷缩,握成拳重锤桌面,跟着起了身。
“罢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