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喜相逢 > 第 81 章

第 81 章(1/2)

目录

第81章

一场新雨,铺了满地红湿。

文华殿前,又见海棠花开,枝头粉绿摇曳,煞是动人。顾青云撑伞行过,鸦青朝服上沾了晨露与花瓣,挥袖间,拂去一阵花香。

踏上大理石阶,巍峨宫殿出现在眼前,顾青云将伞收好,交由宫人。东宫侍卫前来相迎,朝他略略颔首:“几位殿下正在里头叙话,烦请顾大人稍等片刻。”

顾青云拱手见礼,口称不敢。侍卫重新站回原位,两人一时无话。

殿内人语阵阵,不时传出几声朗笑。顾青云放眼望去,园中海棠密密匝匝,清风徐来,花瓣翩然而下,像极了游街那日,廊台落花之景。

顾青云勾动唇角,清冷疏离的面容,恰如春风拂面,泛起一抹温柔笑意。

千峰正默默计算殿下会客的时间,偶然瞥见这幕,忍不住出声问道:“顾大人因何生笑?”

顾青云回身看他,眸光清冽:“下官见园内海棠热烈,此花素有富贵长寿之意,开在东宫,必定是个好意头。”

千峰面色柔和些许,双眸微亮:“顾大人此言当真?”

他乃习武之人,从不耐烦听那些文绉绉的话,眼下却欢喜得紧。原来不是他听不懂,而是那些读书人不会说。

“殿下身体康健,乃是王朝之幸,”顾青云面不改色,语气坚定,“更是天下人之福。上天有好生之德,必不忍叫你我失望。”

千峰古井无波的面容,彻底融化。顾翰林这番话,可谓是说到了他心坎里,怨不得对方能做探花郎,这话说得多动听啊!

他看向对方俊美无俦的脸庞,眼中微带鼓励——

既会说,不如多说点?

吱呀一声,殿门缓缓开启,从内走出几人,谈笑风生,举止好不亲热。俱是年轻面容,意气风发的天潢贵胄,相约前来探望兄长。

顾青云早已退居一旁,揖手作礼,口称拜见。

诸皇子似有若无地投去一瞥,面上仍是说笑。只一位略微年长,相貌儒雅之人,温和挥袖:“免礼,劳顾大人久等,快进去罢。”

顾青云并未擡眸,弓了弓背,只道不敢。

端王并不在意,和众兄弟并肩离开。怀王落在最后,他是陛下第五子,性情桀骜,行事作风让天子颇为头疼。

天子赐封号“怀”,望他能够改改脾性,虚怀若谷。可惜,这番慈父心肠,并未得到当事人的体谅。

在戚彦宇看来,父皇只给四哥以封地赐号,还是仅次太子之下的晋王。而其余儿子,只选了些吉祥词,什么端王、瑞王、怀王,是生怕旁人瞧不出他意图么?

父皇那颗心,可真是偏得没边了。从前是太子,如今轮到四弟了么?

怀王踱至顾青云身侧,挑起眉梢,斜眼刺他,口中冷哼:“顾翰林架子可真大,也忒难请了些。”

他话中所指,正是顾青云回乡探亲之前,推拒所有请帖之事。

怀王本对他颇感兴趣,想瞧瞧这位探花郎,究竟有何过人之处。谁知对方如此不识趣,丝毫不将自己放在眼里。

顾青云已站直了,鸦青长袍随风飘动,衣下背脊挺如劲竹。他坦然迎上怀王视线,态度不卑不亢:“王爷言重,彼时回乡在即,恕下官失礼,只能出此下策。”

“哼,别以为攀上太子,便可高枕无忧。世事如何,且看后头!”

怀王冷声轻嗤,放下狠话,怒气冲冲地甩袖离开。

“顾大人,殿下正在里面等着您呢。”千峰见怀王离去,上前轻声提醒。

顾青云理了理朝服,扶正冕冠,施施然进了文华殿。

殿内灯火通明,虽是雨天,却无一丝潮气。正中设有一张朱漆方台,方台后立有一把交椅,上面铺了绵软的蚕丝褥,是太子素日办公之处。

此时,戚彦麟离了交椅,正歪在软塌上。他以手支头,一手拿了折子看,神情倦怠。听见动静,懒懒擡起眼帘。

“顾大人来了,”太子唇角露出一抹笑,放下折子,略微坐正,“无需行礼,快坐下罢。”

顾青云只道礼不可废,仍是完完整整地行完跪拜之礼。

“罢了,你这板正的性子,也就孤不嫌弃,”太子略带调侃,冲殿外扬声,“来人,看茶。”

方才访客散尽,他嫌殿内吵闹,将宫人一并赶了出去。此刻,殿内只剩下他二人,甚是清静。

太子话音刚落,殿外有人推门而进,顾青云定睛看去,却是门外搭话的冷面侍卫。

上茶后,千峰并未离开,而是转至太子身侧,寸步不离。

戚彦麟无奈一笑,端起茶盏啜饮几口,润了润嗓子:“你此番回南浔,太傅大人如何?身体可还硬朗?”

陈子邺上书致仕前,担任过一年太子太傅,对这位历经三朝的内阁元老,一向敬重有加。

提及老师,顾青云会心一笑,眼中露出孺慕:“夫子如今担任山长,每日虽忙,却也乐得自在。”

太子深深看了他一眼,神情耐人寻味:“你倒是胆大,什么话都敢说。”如今逍遥自在,那么从前便是桎梏?

顾青云端起杯盏,轻刮浮沫,从容应道:“这话,下官也只敢在殿

太子轻笑一声,笑声充满愉悦。千峰立在身后,听面前二人语带机锋,你来我往几个回合,直听得他昏昏欲睡。

茶过三盏,太子面色一肃,终于切入正题。

“绥之刚回京,想必也听说了最近发生的事情,可有什么高见?”

顾青云直视太子,神情亦变得严峻,沉吟片刻方道:“朝廷早已颁发旨意,各处灾民均已安置妥当,唯有湖州,仿若一潭死水,至今不曾有动静,着实古怪。”

“若只是安顿灾民,事情倒容易解决,”太子不由转动扳指,语调发沉,“三日前,孤派去京郊的人手,传来消息,湖州灾民中有两人身患怪病,不治而亡。”

戚彦麟微微阖上眼帘,掩去眸中沉重:“孤派太医前去探查,太医却诊不出病因,只道十有八九——”

太子声音轻忽,却无法掩盖真相的残忍:“是疫症。”

顾青云瞳孔骤缩,袖中双手不自觉握紧。灾荒本就可怕,若再赶上瘟疫,后果只怕不堪设想。

“确定是疫病么?太医院可有法子?”

太子摇了摇头,眼中闪过一丝迷惑:“此病很是奇怪,症状不似以往。患病之人,先是呕吐不止,而后头发大量掉落,高烧不退,最后死于抽搐。”

“唯一的好消息是,这种疫病似乎并不会传染。”

“殿下这话何以见得?”顾青云紧盯着太子,想要确保消息是否属实。

“孤的人手未有折损,同死者接触过的灾民,亦平安无事。自然,”太子话锋一转,眉心微蹙,“也有可能是此病尚在潜伏,未到爆发之际。”

只是,据他观察,那些人至今毫发无损,不曾有过任何不适。想来,应是不会传染。

顾青云略微宽心,擡眸看向太子:“殿下今日召见,是想派下官去湖州查探此事?”

戚彦麟垂眸看他,眼底平静似水,瞧不出深浅:“如今朝中正在争议,派谁去湖州。那些大臣推三阻四,都不想出头。”

毕竟,一着不慎,没准有命去,无命回。

顾青云饮尽茶水,拂袖而起:“殿下有令,绥之莫敢不从。”

“你可想好了,”太子静静看着他,眼底藏着审视,“这个钦差,可不好当。”

顾青云掀了掀唇,望过来的眼神里,噙着势在必行的决心。

“巧了,下官最爱啃硬骨头。”

*****

京都最繁华的街道,当属朱雀街。每日来往行人,不计其数,而国师府,正坐落在这条街最为热闹的地段。

天子原想取僻静之处,却被国师拒绝。殷思婺自陈想要留在闹市之中,以尽行医救人之本分。

陛下听了十分感动,干脆大手一挥,将朱雀街一半街道,都用来修建国师府与医馆。

此时,郁郁葱葱的国师府中,殷思婺拨开花丛,朝正中幽深水洼踱去。虫豸飞舞,蛇蚁横行,整座花园,仿佛沦为这些生物的巢xue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