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《旅途》(1/2)
第17章《旅途》
天空多么蔚蓝阳光如此灿烂
前方无尽的是路的终点
哪里是下一站心中没有答案
爱或许就在未知的遥远
————水木年华·《旅途》
这天晚上俩人一直开着语音通话,聊了很多,后来是谁先睡着的不知道,几点睡的也搞不清,反正天快亮了。第二天醒得早的那位是中午12点才睁眼,而另一位直接睡过了午饭,醒来时已经下午两点了。没办法,闻人一诺平常太累了。
后来回想,俩人一晚上什么正经的事也没聊,就连仝湖没听懂的清算和股权稀释都没提。他不想听,这是真的。一说起这个他就满脑门子官司,烦,所以不想提。之前说让闻人一诺给他解释,那确实是在找借口约下一次做补偿。
不过闻人一诺后来那段话仝湖全听懂了,非常明确。其实仝湖倒也不是讨好型人格,他就是敏感度高。
人是环境的产物,在社会这个大丛林中,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有的人是变温动物,外界什么温度自己就什么温度;而有的人是恒温动物,体内自带温度调节功能,只要机体生理活动正常,就能保持稳定的温度。无论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,在自然界里都能存活,各有各的方式,各有各的活法,没有对错。但高进化等级的人类,在高度发展的社会中衍生出一类中间态,甚至中间态成为了大多数。
他们内核稳定,完全可以自给自足,但却仍然会做一个变温动物,随着环境调整自己。他们能准确捕捉到相交往的人需求什么样的社交边界,然后恰到好处地做到让对方舒服。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讨好,因为这种人往往反而是上位者,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获得回报。不同于讨好型人格,他们能说出口拒绝,能坦然发出请求,也从来不贬低自己,实际上是非常有界限底线的人。他们只是敏感,敏感但不脆弱。
仝湖是,闻人一诺也是。两个人在为人处事上很像,这是好事,可俩人互相有好感,是在了解磨合,往亲密关系的路上试行,这种时候还拿出社交营业状态,就显得生疏了,而且也没办法真的做到了解。
闻人一诺这两年经历的事情多了,在有意识的放下自己的敏感度,有些时候他感知到了对方的状态,但却依旧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。其实这并不难,而且对方也不会因此就觉得有什么问题。但仝湖现在还没走到这一步,所以闻人一诺看着他,就总有种看见了以前的自己的感觉。他感受得到仝湖的敏感,也看到了仝湖为着这敏感做出的许多没必要的反应,尤其是在自己面前,所以闻人一诺心疼。
不过也就过了两天,仝湖就完全没有那天的那种状态了。事情已经发生,重要的是接下来如何面对。他下定了决心跟过去一刀两断,那就一定会做到。跟贺文嘉签订了代理合同,又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,仔细说了细节之后,仝湖就准备出差了。其实也算不上工作,之前帮一个音乐人做了张EP,发行之后挺受欢迎,音乐人受邀参加了音乐节,就把仝湖一起叫去玩,差旅费全报。正好是个没去过的城市,仝湖挺有兴趣,就答应了。
闻人一诺依旧忙,暑假好几个城市都有漫展,有跟宜歌合作的,有平台签约主播会参加的,有两场跟宜歌签了现场直播,直播中心得有人跟去盯着。当然这种细碎的工作用不着闻人一诺亲力亲为,不过他还兼着内容部的工作,大小事情他都得知情,得了解,才能做决策。
这天内容部组会结束之后,闻人一诺去茶水间做咖啡,听见了员工在聊天。闻人一诺跟下属的关系处的还不错,公司整体风格又很轻松,没有那种他一进茶水间所有人都跑的场景。
两个员工都是直播中心内容部的,聊的也都是主播的事情,闻人一诺进去的时候正好听见其中一人提到了斯宁。原本是准备直接喝速溶的,听见这个,闻人一诺转身就去操作咖啡机了。等咖啡的时间,他主动开口询问:“斯宁怎么了?”
这问的并不突兀,斯宁是个大IP,之前闻人一诺对斯宁的事情就在意。回话的是之前仝湖提过的,跟他对接的,瓶子。
瓶子告诉闻人一诺,从六月份开始就联系不上斯宁了。五月底的时候斯宁给她留过言,说毕业之后就是彻底告别,不会重启账号,联系方式也会依次注销,只留宜歌的账号给粉丝作为怀念。当时瓶子以为最起码联络用的□□号会留着,结果并没有。从六月开始她发给斯宁的消息都石沉大海,真的就跟“死”了一样。
“已经毕业了,还找他干什么?”闻人一诺问。
“不是我找啊!是人家找到我了!”瓶子说,“斯宁去年捐了一所学校,现在学校落成了,开学典礼校长想请斯宁去参加揭牌。一直没联系上他,公关部转到我这里,我跟校长解释了说这个主播形式是不会以真人出现的,人家后来又说请我们去。咱一分钱没花,凭什么去啊?可人家真的是盛情邀请,恨不得来这边亲自请,说是一定要让孩子们记住。可现在谁也联系不到他,这事不好弄啊。”
“在哪捐的学校?”闻人一诺问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