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(1/2)
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
最终,宫务部、教育部、行政部联合出台的《宫廷教育管理条例》草案被条例草拟委员会全票通过,主要援用了宫务部的方案,在媒体上向公众公示。
新草案一出,立刻引起轰动。
这份新条例当中,最引人瞩目的不是公主那串长长的新课单,而是一项全新的王储选拔制度——
宫务部将联合上议院,推出公主殿下之后,符合条件的五名王位顺位继承人作为王储候选,六人共同接受新的宫廷教育,至年纪最小的一位候选人成年。
如果公主最后的考核成绩不能超过其他五个人选,王储的头衔将会落到其他五人当中最优秀的一位头上。
考核由全体皇家顾问共同出题,内阁除宫务部、首相办公室、上下两院领袖办公室、联盟事务部以外的其他各部高级文官负责试题审核。考核内容仅限有标准答案的笔试客观题,不允许出现有争议,或者评分带有主观性质的题目。
注意,有权审核并通过试题的,仅限各部文官,担任各部大臣的议员无权参与考核。
当然,公主之后的王位候选人里,不乏白发苍苍的年长贵族,让公主跟这些老家伙竞争,未免太为难公主。
因此,五名王储候选有条件限制:
必须跟当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性别一致,跟公主的年龄差距不能大于两年,必须身体健康,智力正常,单身未婚——订了婚也不行,有犯罪前科也不行。
总之,要成为王储候选人,条件非常苛刻,大半的周氏宗亲都被排除在外。候选人被选中之后,还有拒绝成为王储候选的权力,即使最后考过了公主,也仍然可以拒绝王储头衔。
没能脱颖而出的候选人,可以在新国王或者女王加冕后,申请到一个上议院的席位,条件可谓优厚。
在此条件之下,周芸正好入选,成为王储候选人中的第五人。
这还是周芸自己报名的。
原本谢小池想把候选人跟公主的年龄差限制成一年,把大公主两年的周芸排除在外。但周芸对这个王储候选的位置很感兴趣。
皆因她最近被父母的催婚弄得焦头烂额,有家都不敢回了。因为一旦入选,她的父母就会在她入宫学习期间暂停催婚,佟家这段时间也不敢轻易为难他们家。
事实上佟家一看新条例,就乐开了花。
这回是真的天上掉馅饼,中大奖了,他们的投资可能真的就要成功了!
周芸还是他们帮着送进梅娜徳公学深造的。梅娜徳公学A班尖子生,考过公主不是擡擡手指就能做到的吗?在他们眼里,周芸已经是未来女王了,他们很快也会变成另一个楚家,成为皇商。
佟家不知道,周芸即使考过了公主,也会拒绝成为王储。
她志不在此,成为候选人只是为了躲催婚,顺便帮跟她关系很好的周绮茵挤掉一个竞争者的名额罢了。
本来,这项规定放在王位继承法的相关条例里更为合适,条例草案委员会通过一项新的王位选拔制度,有些越界了。
但架不住各方都无法拒绝这项新制度。
比如上议院,比如文官。
委员会议事的时候,卢菡一把自己的议案拿出来,两名贵族大法官瞌睡都不打了,好像突然产生了自我意识,对着新提案一阵猛夸。
哪怕这一代王位,他们家里没有可以竞争的小辈,但条例施行就会固定成公国惯例,自家后辈好歹有个盼头了呀,以后想要王位继承权,不需要非得熬死前面那堆继承人了呀。
就算无缘王位,能赚一个上议院的议席,也不亏。上议院议员虽说都是橡皮图章,但他们有高收入高津贴,还是终身职位,在内阁没点人脉的都别想进去。
所以他们做好了被这届内阁赶出上议院的心理准备,投了卢菡那份草案的赞成票。
从形式上讲,卢菡方案得票占优,委员会就应该按程序采纳卢菡的提案。但谁都知道两名大法官只是打酱油的,另外三个人还可以投票把他们换掉。
教育部和行政部的两名政务次官表示需要回去请示自家大臣,对这一天的投票结果未置可否。
回到部里,一汇报,他们就傻眼了。
教育大臣跟行政大臣是不想赞同新提案,但教育总长跟司法总长想。
文官有权决定王储选拔的内容,是文官权力的重大突破。以后文官就能参与到王位更替当中。不说挑选自己喜欢的王储吧,至少如果出现不能接受的人选,文官有把这个人选排除在外的操作空间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