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魔法 > 沽酒娘子(美食) > 寂空寺与什锦面

寂空寺与什锦面(1/2)

目录

寂空寺与什锦面

一夜大雪,北风刮得门窗噼啪作响,但叶蓁蓁喝多了酒睡的很熟。

天刚放亮她便从帘子后面露出了小脑袋,见四下无人连外袍都没穿就兴奋地跑了出去。

站在沿廊往外看,地上雪堆得有厚厚一层,窗柩上也铺了些许。再看园子里的腊梅翠竹也盖上了“被子”。仰头一望屋檐亦是积雪未消。

外头有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,夹杂着沙沙的声响。难怪屋里无人,都在外头扫雪开径。

虽无晴空日光,雪光照的四周还算亮堂。只是天还未大亮,有些灰扑扑半明半暗的。

寒风吹来,她才有些冷意,还有点渴,哈了口气打算回屋。

奶娘急忙忙地冲过来,喊着:“我的小祖宗!穿件单衣就出来了,仔细得风寒!快进屋!”叶蓁蓁被她的气势唬住了,连忙听话进屋。

“有热茶嘛?什么时辰了?”

“卯时末,天才微亮呢!这么早就出门?柳依依呢?主子起来了她不伺候着跑哪野去了?”说着便往外头喊人。

依依是她女儿,她总觉得这个女儿不大靠谱。若不是靠着她这层裙带关系,决计混不到大丫环的位置。

“什么?已经卯时末了?要来不及了,衣衫呢?”一听时辰叶蓁蓁急了,“算了,不上妆了,备水。”

叶蓁蓁着急忙慌洗漱完,柳依依才进来给她绾了个简单的发髻。

外衫随手拎了件烟白的套上,又拿了件大红绸内里白野鸭毛斗篷,由丫环伺候着穿上羊皮小靴,扒拉了几口菜根粥便出了门。

府外早早套好了马车,一问才知柳依依不在屋里是去忙活马车的事儿了。

“去沈园接人!”

沈园门口苏幕正来回踱步,见到叶府马车忙迎了上去。

“我还以为你跟沈银似的起不来,她昨夜喝多了今早叫她怎么都不肯起,我打发了丫头去叶府问呢。现下还没回来。顾不得那么多了,咱们先走吧!”

“还有一会子才到呢!眯会儿,到了正好去寂空寺吃素斋,我念着它那的什锦面。“叶蓁蓁老馋那口面了。

“我就知道你呀!不单是为了赏雪……”

雪天路滑,马车行的极慢,原本一个时辰的路竟走了快两个时辰,总算到了柯山。

从马车下来目之所及处有一尊巨大的弥勒石佛,相传是隋代时开凿的。

一行人在石佛的注视下虔诚的三拜后往山径走去,这尊石佛法相柔和慈祥,有种普渡众生的悲悯之感。

叶蓁蓁默默地在心里祷告着母亲身体康健,父亲在外平安。

“你们就在柯山鉴湖亭子那里等我们。”叶蓁蓁吩咐着跟来的两个驾马车的家丁。

去往寂空寺的山径并不长,但下了雪湿滑难走。雪看上去松软的模样,踩上去才知道全是冰渣,又硬又滑,沙沙作响。

山路本就崎岖不平,三人只能捡一旁的枯枝当拄拐探路。

寂空寺坐落在一大块岩石的平坦处,若从下往上看大概在石壁半山腰。

它背靠着石壁,平滑处开凿着一排排洞窟,里面雕刻着一尊尊佛像,姿态各异俯瞰红尘万千,有些空白处还雕刻着经文。

柯山这个地方曾是采石场,因此留下了许多石壁石窟,并建了寺庙。

整个柯山并不止寂空寺一座寺庙,再往上走还有座禅寺,别的山头也有寺庙,但这里的红梅是一绝,素斋也是一绝。

禅寺则是桂花林出名些,秋天的时候叶蓁蓁也来过一趟,在禅院吃了桂花糕。

寂空寺的山门要靠香气才能寻到,不见其寺,先闻其香。

山路的尽头被两棵并排而立的古松挡了视线,若不注意拐弯便会走到另一条路,另一座寺庙。

梅花的香气若有若无,还混杂着松针的清香,那是一种冬日山林的味道。叶蓁蓁贪婪地猛吸了几口,她尤其喜欢这种天然的清香。

三人从古松底下穿过,眼前豁然开朗。寺外就有一株红梅料峭而开,仿佛在迎接远道而来的香客。

人静山空,叶蓁蓁在寺里转头四顾,天与地与山与寺上下皆白,并无二色,像是被装在晶莹剔透的琉璃盒子里,登阁远眺才望见青松香林。

寺庙墙体一般刷的是黄漆,而寂空寺却是用的灰砖,一下雪白茫茫覆盖一片。若非有这红梅,怕是连寺庙都要隐于山中了。

美景虽美,却不抗饿。到了午时,肚子叫了一路,叶蓁蓁决定先安抚自己的五脏庙,便去了斋堂。

她们去的有些迟,斋堂门口已排了一行人等素什锦。

寂空寺的素什锦是浇头,香客自己选面或是饭,还有粥,都只要五文钱一份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