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5章 第75章(1/2)
第075章第75章
眼睁睁看着方桃转身回了酒楼,萧怀戬却愣在了原地。
他一时没有琢磨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,便没有再追上去。
许知县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。
方才御史大人突然从县衙离开,没叫人跟着,也没骑马坐轿,他紧赶慢赶,好不容易才追上。
许知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,喘了半天,气都没喘匀。
“御史大人,您这是......”
萧怀戬沉默许久,道:“本官刚才在县衙看到个女子,长得与故人有几分相似。”
县衙里的女子,许知县忽然想了起来,“大人说得是方夫人吧?先前方夫人防灾有功,下官特意请她到县衙来,为她请授旌表。方夫人可是大人的旧识?”
萧怀戬沉默片刻,道:“并非。”
原来是御史大人认错了人,许知县笑了笑,正想要请御史移步另一家酒楼时,却突然听到他说:“方夫人的旌表书,本官能否一看?”
回到县衙,许知县忙捧了旌表书过来。
其上不禁详细记录着方桃防水护堤、她父母因洪灾救人身亡的事迹,还有她生于何地,年岁多大,过往经历。
萧怀戬垂眸认真地看着。
旌表书上有方桃的署名,那落笔的字迹,是她无疑。
萧怀戬突然想到,那个方字她总是写不好,被他用戒尺狠狠抽了几回手心,她才勉强写得工整了些。
只是那横折钩的一笔,她总是倔强而僵直地写下,显得突兀且不堪入目。
长指轻轻摩挲几番方桃的名字,旌表书翻到记录方桃身世的那一页。
萧怀戬的唇角僵直地抿成一条直线。
原来方桃出生在清水镇的桃花村。
她应该对他说过吧?可他竟从不记得。
原来她十三岁那年,家里遭了洪灾,父母不在人世,她被叔父婶母收养了三年。
他记得,她似乎曾经说过,叔父婶母想把她嫁给一个员外家的傻儿子,她便骑驴离开了乐安县,去投奔她的姑母表哥。
经历记录到她去青阳镇的路上,却戛然而止,萧怀戬急急翻过这一页,却没有找到她遇见他之后的任何记述。
“方夫人曾对下官说,这中间的一段记忆,她实在记不起来了。”
看到御史大人面色肃穆,许知县不由有些忐忑。
他是觉得方桃应该能得到朝廷旌表的。
不过,这中间的记录缺了一段,不知会不会对她申请表彰的事有影响,毕竟若要得授匾额,必得过往清白,无作奸犯科的罪行,无德行有亏的地方才行。
“御史大人若是觉得不妥,下官再请方夫人过来一趟,当面细问她一番,可好?”为了万无一失,许知县请教道。
萧怀戬默然深吸口气,面色沉冷如霜。
“不必了。本官只有一个疑问,方夫人回到桃花村,是何时嫁人生子的?”
婚姻情况,上面没有记述,许知县解释道:“大人有所不知,方夫人是个寡妇,回到桃花村,她没再嫁人。据方夫人所说,因她失去了过往一段记忆,许多事都记不清了,下官也没好细问,至于她的孩子,方夫人则提了一句,说是她丈夫的遗腹子。”
萧怀戬缓缓擡起眸子,意味莫名地盯着许知县。
迎着对方沉甸甸的视线,许知县满头雾水,心里直犯嘀咕。
这位御史大人的神情十分古怪,方才还沉冷肃然,如阴云罩顶,一会儿竟又云开雾散,神色轻松了起来。
不过,他的唇畔虽是挂着一抹笑意,可眉头又紧紧拧着,实在让人难以琢磨他此时的心情到底如何。
~~~
秋雨停下后,是个天气晴爽的日子,桃花村的小院中,响起清脆的读书声。
大郎在房内读着书,方桃却有些发愁。
她会读书认字,但不多,只能教教大郎读《千字文》。
桃花村哪里都好,就是没有读书的书院,县里倒是有一家书院,可是离家太远了,一来一回就有二十多里路,大郎还小,这样来回奔波,他的身体根本吃不消。
刘娘子在厨房里做着大郎爱吃的酿鸡腿,一边忙活着一边说:“我听说县里那些大户人家,有请先生到家里教书的,不如咱也多花些银子,给大郎请个教书先生。”
虽说当朝推举科举入仕已有三年,可读书的人还是极少的,那些有学问的教书先生更是难求,这不是花银子就能解决的事。
“先碰碰运气吧,若是有合适的教书先生,便请到家里来,若实在寻不到,明年就在书院附近置一所宅子,让大郎到县里读书。”方桃道。
说到去县里的事,方桃忽地想起了昨天在酒楼外见到的那个奇怪男人。
虽说当时她觉得对方是认错了人,但回来细细想了想,又模糊觉得,好像有一点点印象。
她揉了揉额角用力想着,只是想了一会儿后,脑袋便开始一阵一阵地抽疼。
看见方桃脸色突然变得发白,刘娘子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,给她沏了一碗安神的参茶喝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